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在于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或政策利率,使之接近中介目标,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影响经济变量,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同(到底是货币供应量目标还是利率目标)是区分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之一。

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情况类似,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创新不断加速,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与实体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明显弱化,数量型变量的可控程度明显下降。马骏等估算表明,1990—2006年,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相关性(滞后一年)为0.43,2007—2015年该相关系数下降至0.29;1990—2006年,M2增速与CPI增速的相关性(滞后一年)为0.75,而2007—2015年间该相关性降低为0.06。这些相关性的下降,使得M2继续作为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受到挑战(马骏、纪敏,2016)。从国际经验来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都逐渐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中国现阶段是否能放弃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完全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从而实现价格型调控方式?这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市场利率及银行存贷款利率,包括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在内的利率整体变化会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在这个环节中,如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影响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变化不能影响投融资决策,那么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可能也是无效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就出现了利率传导失效的现象,包括从短期利率到长期利率的传导受阻,和从金融市场利率到信贷市场利率受阻。从中国现实情况看,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变,面临许多制约条件。不仅是企业,金融机构也存在着一定软约束问题,对利率反应并不是完全敏感。若贸然全面放弃数量型调控框架,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控”的问题。为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深入探索利率传导,分析判断引起传导效率降低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地进行改革,为货币政策最终向利率调控转型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