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法结构对成语表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 张煜
- 2420字
- 2024-12-20 23:43:09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前人所做的成语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的国内文献较少提到成语表征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也缺乏采用行为实验考察成语理解机制的实证研究。本书将以我国浙江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被试对成语表征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将对成语表征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匹配后选出来的成语用作实验关键材料。实验通过正序、逆序成语定义判断,短语成语对错判断等反应时实验,考察整词与词素表征关系,字面义与比喻义表征关系,语法与语义表征关系。
一 成语与习语定义
对于习语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从广义上讲,习语涵盖谚语、程式语、甚至是复合词(Katz,1973;Fraser,1970)。从狭义上讲,习语仅是一种多词组合的表达方式(Weinreich,1969;Makkai,1972;Fernado & Flavell,1981;Strassler,1982)。后来对习语的研究基本限于狭义范围。习语不同于惯用语、谚语、词语搭配、程式语、陈词滥调等。习语的可分解连续体、制度化、灵活度、固定形态等特点,决定了习语与明喻、隐喻、转喻、拟人、夸张等修辞相关。对习语划分较为清晰的定义是习语是句子以下的单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创新出来的、带有非字面意义、旨在取得特殊的语音和语义效果的词组(Jaeger,1999)。Cooper(1999)认为习语往往是一种从其组构成分中不能直接读取字面义的词组。但是诸多对于习语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很难全面综合概括出习语的定义。
在英文中习语称为idiom,本书研究的是习语中的一种:汉语成语,在英文中称为Chinese idiom,quadra-syllabic idiomatic expressions,four-character idioms或Chengyu。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一般都有出处。温端政(2005)认为,成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不等同于“词”。成语可以被看作“语”。叙述性是“语”的共同特征,是“语”区别于“词”的最重要的特征。叙述性分为三种类型:(1)描述语描述事物的形象、性质或状态;(2)表述语表达某种推理或判断;(3)引述语专指歇后语。成语是“二二相承的描述语和表述语”,它有三个基本特性:(1)习用性(2)语义整体性(3)结构固定性。绝大多数成语是四字格。周荐(1997)对《中国成语大词典》(1987)统计表明,95.57%的成语是四字格。因此,本文研究的是四字格成语。
二 成语与习语特点
习语虽然难以有统一而简单的定义,但其特点确是显而易见的。Fernando(1996)指出习语是复合词组,其语义不透明,表达制度化。但是俚语、谚语、明喻、隐喻和客套话也有这样的特点。一些学者试图将习语与它们区分开。根据朗文当代英汉词典,谚语是用简短的、众所周知的、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明确含义的语言。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它包含一些符合潮流的、不礼貌的用词和意义,通常适用于某一特定人群,不会在严肃的讲话和写作中出现。这表明谚语在内容上,俚语在使用范围上与习语不一致。Irujo(1986a)发现习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这有别于其他比喻词组。如,英语母语者很快明白I was pulling your leg是I was teasing you的意思,而他们要花时间推断I was greasing your mind的意思。
Nunberg、Sag和Wasow(1994)对习语的定义使之具有一些典型特点。其中习语的必要特点是习语的约定俗成性:基于各自不同的习俗,习语的组成结构是不同的,并且是孤立出现的,因此习语的意义是不能被预测的,至少不能被完全预测。习语具有可分解连续体(decomposable continuum)、可分解性(compositionality)、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灵活度(flexibility)、定形(configuration)等特点。总而言之,习语是一个多词组合结构,它最主要的特点是灵活性、模糊性和制度化。
成语作为习语的一种,有其自身的特点。四字格成语比起其他习语更被长期使用,通常具有简单而固定的结构和整体的意义。成语的结构不能够随意地替换、补充、删减。最重要的是,成语通常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成语的字面义,二是成语的比喻义。汉语成语除了不具有灵活度,具有以上概括的英语习语的所有特点。
汉语熟语指语言中已经定型的固定词组,只能整体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部分,并且不能按照通常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扬名立万”“拍马屁”“八九不离十”等。汉语惯用语指口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多为三个音节,并且多用其比喻义,如“吹牛皮”“卖关子”等。汉语谚语指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语言简练、通俗、含义深刻,是群众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如“放长线钓大鱼”“众人拾柴火焰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汉语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结构固定、意义完整而又简洁精辟的词组或短句,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当代汉语词典,201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成语在形式上固定,在语义上具备习语、熟语、惯用语的特点,即有明喻、隐喻、转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效果。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本文中,当设计到西方文献时,研究者会用“习语”这一术语,而谈及国内文献时,研究者多用“成语”。但是由于语言认知的共通性,国内对习语、熟语、惯用语、以及双字词或汉语合成词的认知对汉语成语的认知表征模式也有启发作用,本书对相关文献也做了梳理和归纳。
三 成语的语法
根据现代汉语句法,汉语成语有补充式、主谓式、联合式、复句式、紧缩式、连动式、偏正式、动宾式、兼语式、复合式、单纯词、主语式、复杂式、后补式、动补式等。其中联合式、主谓式、偏正式、动宾式和连动式占到了成语总数的90.05%(中华成语全功能词典,2009)。偏正式成语指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素与在它们前起修饰作用的词或词素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词素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或词素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或词素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如:以微知著、中庸之道、娓娓而谈)。主谓式成语是指字面由主语加谓语(可带状语或宾语)的形式构成的成语(如:金玉满堂、襟怀坦白、欲壑难填)。动宾式成语是指动词加宾语构成的成语(如:约法三章、饱经忧患、义结金兰)。连动式成语是指结构由前后两个词组成,表示两个动作先后发生(如:解甲归田、仗义疏财、量入为出)。联合式成语是指成语中前两个字的结构关系是并列关系的成语(如:画梁雕栋、礼贤下士、事半功倍)。其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和偏正式成语是联合式成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