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预设性回指”理论

Van der Sandt(1992)在DRT理论框架内,把预设当成一种回指现象分析。作者不认为一个句子的预设就是“该句名词性成分所指示的客观事物都存在”,如果真是那样,所指事物不存在则全句没有真值。但事实上,名词所指事物即使不存在,全句也可以有真值。例如:

<10>John has children and his children are bald.

<11>Either John does not have any children,or his children are bald.

<12>If John has children,his children are bald.

以上句子中,如果John 的孩子不存在,即“John没有孩子”成立,则例<10>假,例<11>真,例<12>真假不定。例<13>中,“his children”没有具体所指,但全句是真的。

<13>If a man gets angry,his children get frightened.

笔者认为,预设也不是建立在真值和蕴涵基础上的语义推理。预设通常定义为:如果p→q,并且┐p→q,那么p预设q,这其实是把预设当成一种特殊的蕴涵。如果把预设当成特殊的蕴涵,按照蕴涵的单调性,在复杂句应该不会被取消,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以下句子前两句预设“Harry有孩子”,后两句不预设。

<14>It is possible that Harry’s child is on holiday.

<15>It is not possible that Harry’s child is on holiday.

<16>It is possible that Harry does not have a child,but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Harry’s child is on holiday.

<17>Harry does not have a child,So Harry’s child cannot be on holiday.

例<16><17>预设消失,说明在真值和蕴涵基础上解释预设现象注定失败。

Van der Sandt认为,预设也不能归到语用学里面被看作一种依赖于语境的纯语用现象,因为语用和语义很难截然分开。Van der Sandt把预设当成一种回指现象,认为可以用处理指代词的机制来处理预设性回指现象,如篇章中出现“the man”,就预设其先行成分“a man”存在,只不过与代词相比,“预设性回指成分”具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语义内容,这使它即使在上下文没有出现先行成分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语境设立一个先行成分。比如,当听到外面有响声,房子主人解释说“我家的狗在挠门呢”,即使听话人以前不知道房子主人有狗,也会补充出(accommodate)一个预设:“主人家里有狗”。

Van der Sandt认为,预设之所以能够被投射,其实是“预设性回指成分”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在篇章结构层面被补充出来,从而可以在篇章中建立其相应的先行成分;投射可以看作即使在篇章没有提供合适先行成分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补充先行成分来建立起回指关系的一种补救策略,所以预设投射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补充”(accommodation)[1],预设不能够被投射,可能是因为回指成分被篇章内的先行成分所绑定,或者预设信息不能在篇章结构的最高层面被补充出来。文章在DRT理论的框架内研究预设投射现象,给出了处理预设性回指和“补充”操作(accommodation)的原则和具体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