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讨:符号与空间:灵力的政治经济学

“符号与空间:灵力的政治经济学”专题主持人语

杨德睿[1]

宗教人类学究竟想解答什么问题?在“宗教”一词的意义早已被极度分歧的所指给稀释到几乎破产的今日,或许最简单直白的答案就是,“不同于一般物理力的灵力(efficacy或spiritual power)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如何周流运动的?它造成了什么影响或后果?”这三个问题。不论是真实还是类比,从方法论上来讲,灵力确实可以被构想为一种力、一种资源、一种价值,所以上述的三个问题所追问的,其实就是这种特殊的“力”或“资源”或“价值”的生产、流通、消费和这整套运行过程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效果——也就是灵力的政治经济学。

本期主题研讨部分的五篇文章都是在2014年4月25~2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与日本东亚人类学会联合主办、日本文化人类学会东亚公共人类学恳亲会协办,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召开的“宗教与文化”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发表的会议论文,它们分别展示了灵力的政治经济的生产面与流通面。

纳日碧力戈教授的《名字与神灵》是其中最集中探讨灵力的产生过程的一篇,他以吉林九台市小韩村满族石姓家族的“神抓萨满”仪式为例,聚焦阐释了通过呼唤神名来结合“精神”与“形物”这套法术为轴心的灵力生产过程。相较于纳日教授对于语言的施为之力的情有独钟,安琪的《阿嵯耶观音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一文则阐发了图像在灵力生产方面的类似潜力。她以南诏国王隆舜(877~903年)运用阿嵯耶观音形象来使自身神圣化及他所代表的王朝为例,清晰地证明了:在最受纳日教授重视的命名、呼名程序(改年号为嵯耶、改自称为转轮王“摩诃罗嵯耶”)以外,图像也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灵力的重要机制——比如隆舜亲自粉墨登场演出“淋盆”仪式并要画工描绘此一情景,而使其成为《南诏图传》第七化“帝王礼佛”和《梵像卷》第55开,然后,在隆舜与阿嵯耶观音的“佛王同体”已经“有图为证”的基础上,再大造阿嵯耶观音金像,“散诸里巷,俾各敬之”,他借由图像与神明通过建立起的联结而博得的灵力扩大再生产。当然,隆舜的灵力生产并不能仅靠操作称名和图像,这些操演是建立在他的祖上劝丰佑等诸先王下令编纂的历史/神话叙事以及对南印度金刚乘经典范式/规制的袭用之上的,而这两种培养灵力的铺垫手段,正好也是山东长岛天后宫案例的核心。在《官之祭典与民之俗信》一文中,马惠娟描绘了长岛的民众如何通过“编纂神话历史叙事”持续地再生产显应宫的灵力,使得这个灵力的种子得以挺过20世纪的多次灭顶之灾而保存至今,然后在21世纪通过袭用明清祀典、台湾民间信仰惯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经典范式/规制”来扩大其灵力的生产。

与着重言语、图像等符号的灵力生产效果的前三篇不同,石汉(Hans Steinmüller)的《民间儒教的窘境生成——论中国农村家屋的空间与道德中心》和川濑由高的《日本关于汉人农村的“共同体”论与“祭祀圈”论》聚焦于空间与灵力生产和流通的关联。石汉引用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对中国风水实践的“中心化”“连接”与“集中”三种仪态论,分析了湖北恩施巴山地区农村民众如何通过对家屋的建筑、装饰和仪式场合(婚、丧、祭、宴客)的空间设置,生产出具有或者代表灵力的神圣空间中心。尽管他的论述重点在于神龛与毛主席画像的摆放位置如何造成了当地人的“窘态”,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出:在巴山人民的文化逻辑里,灵力生产的关键在于空间(space)的设置和运用而不是装置物(神龛或毛像)本身的属性,然而,被赋予了灵力的装置物,其本身属性/形态却有可能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构成地方意识的基础(石汉称之为“文化的私密性”),从而有助于“地方”(place)的生产。可是,灵力在流通中的体现形态真的能生产出“地方”来吗?这正好是川濑由高论文的核心问题。这篇论文详细地梳理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宗教与地方社会的各种重要论点,通过这番回顾,我们可以概略地看出灵力在中国民间流通、散布的轨迹并不足以构成“共同体”的实在基础,但是它确实能通过“中心化”的实践影响民众主观的地理学。站在这一点上回看前三篇文章,我们将能清楚地看出它们对灵力之空间意义的暗示或企图,比如纳日教授在结尾处提到“排神”时再现的神圣地理学,安琪针对阿嵯耶观音崇拜的描述反映了南诏“去唐化”并融入东南亚文化圈的意图的论断以及马惠娟对长岛显应宫积极加入以闽台为中心的妈祖文化圈的描述,这些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灵力的生产和流通网幅员的设定或想象所具有的高度政治意涵。

总结上述,这五篇文章具体而微地展示了中国的灵力政治经济学的复杂性,一方面涵盖了从称名、图像、神话历史到经典范式/规制等各种生产灵力的机制,另一方面罗列了从家户、自然村到东南亚文化圈、妈祖文化圈等种种大小不一的灵力流通疆域。这五篇文章或许能帮助读者很快地意识到中国宗教人类学这一领域的宽度。

(责任编辑:杨渝东)


[1] 杨德睿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yangdr@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