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4年卷)
- 曲金良主编
- 15639字
- 2024-04-09 16:36:59
综合报告
2014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一 2014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形势的总体分析
2014年的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和高度。前所未有的热度,即海洋文化发展在意识、理念、意志、行动层面,都呈现出全国性的普遍的热切局面;前所未有的高度,即海洋文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意识、国家理念、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其主要表现,可概括为10个方面,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10大景观”。
(1)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幅员最为辽阔、涉海生活人口量最大、海洋文化最为灿烂丰富的海洋大国,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普及、提升和强化。海洋,无论是全球、全人类意义上的海洋,还是中国国家的、全中国人民的意义上的海洋,都从来没有在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据像今天这样重要的分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生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卫国家海洋安全和国家整体安全,由“海洋大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2)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意志开始付诸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海洋强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理念、意志、决策到战略设计、规划布局的过程,2014年开始付诸为国家、地方和民间社会,尤其是沿海地方和民间社会的全面行动。作为国家决策和国家行动,表现出的是国家意志的宣示、国家政策的制定、国家相关政策上的投入。作为地方尤其是沿海地方的行动,主要表现为沿海地方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也就是说,已经实现了沿海地方规划进入“国家战略”的“全覆盖”。而非沿海的地方,也争先恐后地与沿海“接轨”,表现出强烈的依托海洋拓展空间与能量的发展意识。在社会、民间层面,包括学界和媒体层面,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研讨分析、对策建议成为一大热点、亮点,一方面阐释了“海洋强国”基于理论、基于理念、基于历史的既有和应有内涵;另一方面为国家基于现实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参考。宣传、教育、相关公益事业机构强化了全社会的“海洋强国”国民意识的提升。海洋经济、涉海经济的相关企业也纷纷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海洋强国”战略规划与布局对接,积极为“海洋强国”做贡献。
(3)传统“丝绸之路精神”“丝绸之路文化”得到强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海上部分”,已经由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宣示,并迅速成为国家的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和具体安排,并得到了沿线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设计规划中的“一带一路”之“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在于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设计规划中的“一带一路”之“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建设“一带一路”,是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意在发挥彼此合作的巨大潜力与空间,合作重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大内容。为此而做出的具体措施安排,包括“国家丝绸之路基金”、“亚洲投资银行”、泛亚铁路网基础上的互联互通布局,等等。无疑,“一带一路”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历史上中外“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绵延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及其“丝路文化”,其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互联互通的和平、友好精神内涵,被人们概括为“丝路精神”。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国上下,从北京到各地,“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相关学术研讨会纷纷举办,国家海洋部门、系统和沿海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相关研讨活动更是频繁,一时期成为政府和学界热点。当然,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国际社会包括沿线各国最为关注的,还主要在于“一带一路”的经济层面。今后需要强化、倡导和体现的,无疑是全面意义上的“丝路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4)海洋权益维护成为国家宣示、全民关注的热点。海洋权益包括国家领海、主权岛屿、管辖海域和相关国际海域等的主权、管辖权、开发利用等权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我国海洋安全的国家意志日益强化,国民呼声日益高涨。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海洋竞争,目的、目标在海洋资源、海洋通道、海洋地缘政治、海洋战略控制空间的占有,因此,这是西方霸权主义主导下西方海洋大国在后殖民时代控制全球海洋引发的全球性控制与反控制、占领与反占领、争夺与反争夺的国际海洋竞争——一般表现为非武力的,但无不以武力为后盾。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安全即国家安全存在的问题、障碍和危险,东海、南海都有。可以说在环中国海,美、日等国利用自身和环中国海周边的国家、地区因对中国的海洋岛屿与相关海域的争夺、争议所产生的矛盾,扩大事态,妖魔化中国,联合对华采取舆论的、实际的蚕食行动,在针对中国的海洋发展、海洋强国建设问题上,已经构成了一个限华、遏华、制华乃至反华的包围圈。如何应对,如何“突破重围”,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军方、学界、媒体、民间社会层面普遍关注、普遍热议、普遍建言献策的热点、焦点问题。
(5)海洋旅游越来越成为国民的选择。海洋旅游是以海洋为旅游场所,以观光、探险、娱乐、运动、疗养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形式,是以当地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海洋娱乐、海洋运动、海鲜饮食和拓展海洋知识等形式来完成的旅游方式,海洋旅游本身既是海洋经济活动,更是海洋文化活动,因为活动的主体——人,是以审美鉴赏和休闲愉悦为主要身心诉求的精神活动。我国环大陆海域辽阔,北有渤海、黄海,东有东海,南有南海,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有73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滨海及海岛风光各不相同,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滨海旅游景点达1500多处,目前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仅有350处,大约占全部可开发景点的23.5%,还有更多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海洋景观未被开发。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专节部署了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科学规划和开发滨海、海岛度假区等建设。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滨海黄金旅游带。”沿海地方通过举办开渔节、妈祖文化旅游节、海洋文化节、渔盐文化节、沙滩文化节、沙滩帐篷节、沙雕文化节等各种海洋文化活动,促进了海洋旅游业发展。2013年是“中国海洋旅游年”,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851亿元,其中,以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湾滨海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2498亿元,占全国海洋旅游业的31.8%;以上海、连云港、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滨海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2747亿元,占全国海洋旅游业的35.0%;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滨海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496亿元,占全国海洋旅游业的19.1%;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的海峡西岸滨海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903亿元,占全国海洋旅游业的11.5%;以海口、三亚为中心的海南滨海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占全国海洋旅游业的2.0%。[1]2014年,“滨海旅游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迅速。全年实现增加值8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滨海旅游的增加值,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额的35.3%,即超过1/3,是全国最大的“海洋产业”,远超第二位的“海洋交通运输”(22.1%)13个百分点还多,是第三位“海洋渔业”(17.1%)的两倍有余,比其余所有海洋产业(海洋工程建筑8.4%、海洋油气6.1%、海洋船舶工业5.5%、海洋化工3.6%、海洋生物医药业1.0%、海洋电力业0.4%、海洋盐业0.2%、海洋矿业0.2%、海水利用业0.1%)的总和还多10%。[3]全国总人口13亿,如果以老、小、病、忙不能旅游人口占一半计,则全国一半人口每人平均对海洋旅游的消费贡献约1500元。当然基于我国人口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实际能够到滨海旅游的人口包括低消费率的人口也不会超过1/4,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即使1/4的人口也远超美国的全部人口。美国大约每年有海洋旅游人口1亿,海洋旅游收入为250~300亿美元,占其全国旅游收入的48%~50%。[4]中国人口约是美国的5倍,且近半人口聚居在沿海地区。仅一个天津滨海新区,“以往零散的景点目前正被‘串点成线’,滨海风情游、滨海工业游、历史文化游、渔乡风情游、新区风貌游等五大精品旅游产品特色日渐清晰”,2014年接待游客即达2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5]我国的海洋旅游人口,目前无疑已是一个新的“中国之最”,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欣赏到了自己的海洋景观,感受到了自己的海洋风情。
(6)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全民共识。保护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家不得不面对、国民尤其是沿海社会日益感受强烈、要求迫切的问题。一方面出于“海洋强国”的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国家和地方资本要大力开发利用海洋;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我国的海洋已经不堪开发利用重负的环境与资源濒危现状。这是一对矛盾,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观导向和不同的思想意识,都在试图影响国家的战略和决策,包括决策者的意识、观念、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尽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宣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6]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是“基本稳定”,“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280平方公里、41140平方公里和57360平方公里。河流排海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率仅为52%。监测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赤潮和绿潮灾害影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大。局部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程度加大,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中,受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影响,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71%和10%”;“海湾生态系统多数呈亚健康状态,锦州湾和杭州湾生态系统呈不健康状态。多数海湾生态系统海水中营养盐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呈富营养化状态;部分海湾生物体内镉、铅和石油烃残留水平较高。”[7]“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出多年,呼声之所以越来越高,说明人们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越来越高,共识度越来越高,而海洋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对海洋生态的少干预、少破坏,所谓“保护”,所谓“修复”,是基于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基于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资本化理念的海洋经济发展、生产方式本身就是对自然生态破坏的非自然、非平衡、非和谐、非生态的发展、生产方式,要真正实现“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实现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必须实现对传统海洋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保护”与“修复”,任何工业化、现代化的海洋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必须限定在其对海洋生态的少干预、少破坏,限定在海洋生态能够自我修复的“阈限”之内。这需要的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意识的“转型升级”。
(7)海洋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海洋教育包括学校海洋类专业教育和社会海洋素质教育。学校海洋类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最为突出的是不少高校尤其是沿海高校增设或强化海洋科学、技术、工程类学科,扩大本科和硕、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高校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则主要是研究机构纷纷设置硕、博士人才培养。海洋素质社会教育,突出表现为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在中小学大力推进“海洋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三进”工作,海洋知识、海洋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得以普遍开展,一批中小学成为特色“海洋学校”或“海洋教育基地”。国家海洋局等举办的全国的“海洋日”活动,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共青团中央、相关高校、相关媒体等大力推进的全国性、地方性的大中小学综合性、专题性海洋知识、海洋文化竞赛活动十分活跃,新闻媒体也将之作为报道、调研的热点,大大提升了全社会海洋知识、素质教育的水平。
(8)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受到重视。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是对物质的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与展示;另一方面是对非物质的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主要归功于相关学界、文化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相关学界、文化界推动了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执行。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重视、保护、展示和传承,同样是基于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资本化理念的海洋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海洋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破坏,亦即对传统海洋文化遗产的破坏。因而同样地,要真正实现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实现对传统海洋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保护”与“修复”,将一切工业化、现代化的海洋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限定在其对海洋文化遗产的少干预、少破坏,限定在与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相协调的“阈限”之内。这需要文化遗产相关政府部门对传统文化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一直以来,沿海各地包括海滨海岸、岛屿及水下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往往在地方政府、社会相关机构的“市场”意识、趋利观念下遭遇扭曲、变型、变性和变态,“文化产业”,变成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摇钱树,一些不良文人也为其推波助澜,或出谋划策,使大量海洋文化遗产面目全非,名存实亡。今后的一大艰巨任务,是对这种现象及其恶果的制止、矫正和补救。海洋文化多样性、丰富性和传统传承是海洋文化发展的生命。一切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9)海洋文化产业遍地开花。推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和沿海地方政府部门、文化产业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之一,各地尤其是沿海各地以海洋为主题、以海洋为元素、以海洋为内涵的文化企业纷纷抢滩,数量上遍地开花。对海洋文化产业,国家海洋局重视有加,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为此支持建设了多个研究基地和示范基地,不少高校和地方开展了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4年5月,我国第一部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2010~2013)》在广东省湛江市发布。这本蓝皮书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组织指导、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承担编制,采用跨年度分析模式对2010~2013年粤桂琼地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该书认为,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强势增长,呈现出滨海旅游业担当主力、节庆会展强势增长、广电传媒优势凸显、图书出版海味浓郁、滨海休闲异彩纷呈、特色演艺蓄势待发、动漫产业潜力巨大等特点。《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还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需要在加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粤桂琼三省区地处南海之滨,海洋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未来几年南海沿海省份海洋文化产业将呈现滨海旅游业、新闻出版业、广电影视业、休闲文化产业、庆典会展业等共同竞进的局面,0“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也为有地利之便的粤桂琼三省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8]海洋文化产业领域众多的大中小型企业,以滨海旅游文化业、海洋节庆会展业为主,也大多活跃于沿海地区;广电传媒与图书报刊出版等行业,则多以专营海洋文化内容的广电传媒为龙头。2013年,海洋国际文化艺术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由文化部直属“国家旗舰级”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控股,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最大的二级单位。公司依托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这一平台,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国际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海洋文化为目标,以文化兴国为宗旨,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集聚优秀人才组成国际化、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从事文化产业投资,进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及大型文化项目的策划、规划与建设,直接参与国家、地方重大文化项目的管理和运营,举办大型艺术展览、影视节目制作、歌舞戏剧演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及大型国际会议,为艺术家提供交流平台等。这是以海洋文化为理念的大型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同时也在沿海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其经营范围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业务内容十分广泛。如在福建,该公司与工商银行合作在平潭、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建设运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并对配套的项目施工单位或合作单位、入驻项目内的企业提供多种形式金融服务。2014年9月,由该公司暨其母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全程开发、管理和建设运营的“中国海洋文化中心”大型文化综合体建设项目落户福建平潭,项目投资30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海洋文化为主体的特大型、综合性、多功能、国家级文化产业文化综合体。项目选址用地面积175.63亩,规划建设四大内容,即大型演艺会展中心、国际艺术品交流中心、总部基地大厦和艺术家住宅中心,总体建设面积约33万平方米。根据协议,公司与平潭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平潭岛文化项目建设,提升平潭国际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把平潭打造为海峡两岸文化创作、交流、合作、产业发展的基地与中心,以及艺术品的国际集散地。[9]
(10)海洋文化学术研究呈现出繁荣局面。这主要体现在国家重视、学者踊跃、领域广泛、成果众多等几个喜人方面。国家重视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社科规划办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年度基金项目选题;教育部设立的社科重大攻关课题、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年度项目选题,以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规划重点图书选题,都分别有立项,涉及理论、历史、遗产、战略、管理等多个方面,显示了我国主流学界对海洋文化研究的高度关注,也使人文科学、高校相关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海洋文化研究。除了教育部立项的本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按年度出版发布外,国家海洋局立项的《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出版,《中国海洋文化丛书》(沿海各省区市卷)即将面世。沿海省区市各地社科规划、教育、文化文物等部门,也都针对各省市区的海洋文化发展设立课题项目,大大增加了对海洋文化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领域广泛、主题丰富的大中小型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各地纷纷举办,促进了海洋文化学术的发展。同时,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中国海洋文化学界的中国声音、中国意识、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国际海洋文化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二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海洋强国”文化内涵的思考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景观,可以说都是“海洋强国”国家战略的有机内涵。“海洋强国”建设,体现的是国家意志、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也表现为国民意识、社会响应和文化行动。因此,“海洋强国”文化内涵的明晰确立至关重要,这成为海洋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对此,我们在2013年卷报告中已经作出了初步分析,这里,基于目前这一重要问题、关键和核心问题的发展态势,我们将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幅员最为辽阔的海洋大国之一,首次向全国、全世界宣示我国已将“海洋强国”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的政治意志和国家安排,迅速得到了全国上下普遍的热烈响应。2013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为此进行了专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强国”建设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对“海洋强国”的内涵做出了全面阐释。他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建设海洋强国,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设海洋强国,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10]2014年的全国“两会”,“海洋强国”建设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措施,也成为关注、热议和强调的热点之一,同时也引起了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相关国家的关注。面对全球范围内海洋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沿海国家都对如何在21世纪这一“海洋世纪”中扮演海洋大国、强国角色充满期待并雄心勃勃。我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海洋大国,一方面,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主权和管辖权益不断受到挑战和威胁,传统海洋安全和海域空间、海洋资源利用权益不断受到侵袭;另一方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沿海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发展对海洋的依赖度越来越大。由此,如何将我国由一个海洋大国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显然,什么是“海洋强国”,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中国怎么样才能建成“海洋强国”,中国作为“海洋强国”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一系列全局性、整体性、关键性也是基本性、根本性的国家理论与国家实践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海洋大国如何发展自身、如何影响世界的国家文化理念、制度理念、道路理念、目标理念问题,可见“海洋强国”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概念,是中国这样一个“海洋国家”的“大文化”。任何一个方面的强调,都不应该突破、扭曲、改变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文化概念及其内涵的整体框架。理念、概念决定理论、制度和道路。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而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尽管人们已经普遍关注,但至今尚未形成高度共识。我们看到,目前全国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各有关地方争先恐后制定出来的,大多是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部门化、行业化、地方化实施方案;而我们这个“海洋强国”与别的“海洋强国”的异同又在哪里,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来主导我们的“海洋强国”建设,要使它成为一个什么样子,要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目的,实现什么样的最终目标,要让它在世界上树立、展示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应该如此,等等,这些基本的也是根本的文化问题,还缺少全面系统的宣示和阐释。这方面,我们的宣传机关,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界,文化部门,还有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做;已经做的,尚远不到位,力度缺乏。面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周围国家的误读、误判甚至故意曲解、妖魔化挑战,我国的宣示和阐释也是必要的,而且是亟须的。
什么是“海洋强国”?什么样的国家算得上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都包括哪些要素,哪些内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价值观念和评价尺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或一些海洋国家,包括海洋大国,是不是“海洋强国”,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文化理念,就有不同的“海洋强国”观,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海洋强国”界定。事实上世界上的“海洋强国”有不同的类型,其各自“强”在哪些方面、应该不应该这样一个“强”法、这样的“强”法可不可以复制,这样的“强”法对人类整体有没有好处,出于不同的立场、角度、价值观和世界观,人们的认知、评价会大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
我们认为,“海洋强国”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应包括七点内容。
(1)“海洋大国”的概念一般而言具有“海洋强国”的义涵。若只“大”不“强”,“大”则不能持久,旋即就会变“小”。只有真正的“海洋强国”才会是真正的“海洋大国”。
(2)“海洋小国”不能真正成为“海洋强国”;“海洋小国”如果要做“海洋大国”,一定是扩张侵略型的;而这,也是不可持续、不能长久的,即一定是短命的。
(3)世界上的“海洋强国”不应该只是海洋经济、军事的“强国”,而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文化的强国。
(4)世界上的“海洋强国”不应该是竞争性的、对他国威胁的、倚强凌弱的霸权性“强国”,而应该是对世界海洋和谐、和平起到示范性、引领性的强国。
(5)自近代以来在世界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西方竞争性、侵略性、霸权性的“海洋强国”,其自身在古代历史上相互之间的竞争、侵略、吞并和短命,其自19世纪中叶东侵以来导致世界的不得安宁和其自身的开始衰落,都充分证明了其自身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6)在世界竞争格局下的“丛林法则”中,“海洋大国”或“超级海洋大国”只能有一国或少数几国,别的海洋国家若也要成为“海洋强国”,大多是不可能的,能够靠军事扩张、侵略冒险、直接向“海洋强国”宣战并将其打败“取而代之”的,只有少数的一个或几个。这种“丛林法则”的实质就是武力拼杀。这样的“海洋强国”道路是非人性、非人道、非正义的,这样的海洋强国观念不应取法。
(7)世界上的“海洋强国”并非“千篇一律”的同一种模式、同一种类型。英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武力拼杀、侵略扩张的“海洋强国”模式是一种类型;如果将中国古代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东亚环中国海地区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海洋交流与中国主导下的和平发展视为另一种“海洋强国”类型,则“海洋强国”的内涵、其各自坚守的海洋发展理念、所走的海洋发展道路、对内对外所产生的影响各有不同的路向。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性、国际化海洋竞争的“海洋时代”,世界海洋竞争发展之路应该怎样走、朝哪里走?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需要和能够为世界、为人类的“海洋时代”贡献些什么智慧、什么力量?中国需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海洋强国”?其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应该怎样?这是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并将之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首先需要给予回答并认真解决好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
显然,走西方的路,此路不通,因而不能走。
其一,建设西方式的“海洋强国”,必然导致成为西方观念、理论和势力的附庸,即西方“海洋强国”的附庸。这种“海洋强国”努力因会构成对西方“海洋强国”的挑战而受到西方“海洋强国”的打压,这就会愈发刺激西方“海洋强国”的东山再起、四处争霸;随之而来的,必将就会引发新一轮的否定自我,新一轮的“洋务运动”,新一轮对“洋人”的投怀送抱,新一轮的引狼入室,导致国家四分五裂,民生倒悬。近代的洋务运动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其彻底失败并加重了中国的灾难,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其二,主导当今世界海洋发展应有的现代海洋观、“海洋强国”观,不应该仍然是西方的以海洋军事霸权为主要内涵的海洋观、“海洋强国”观。因为这样的海洋观、“海洋强国”观不仅在历史上已经给世界上的多元文明带来了极大破坏,而且在当今时代也导致了海洋竞争日益激化、“海洋强国”多极军备竞赛、国际争端此起彼伏、小规模乃至大规模的海洋战争的危险无时不在。这样的“海洋强国”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这样的海洋观亟须摈弃,这样的历史教训应该汲取,代之而立的,应该是对内和谐、对外和平的海洋发展观、“海洋强国”观和“海洋强国”发展模式。因为这是合乎人类文明、正义道义的,因而是正确的。这样的海洋观、“海洋强国”观和“海洋强国”发展模式,在中国海洋发展传统中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并且中华民族至今一直坚守着这样的海洋发展理念。因此,中国应该、也有能力有条件倡导和建立这样的现代海洋观、“海洋强国”观。中国在海洋上的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应该是、也必然是、而且必须是致力于海洋社会和谐、海洋世界和平的“海洋强国”。
其三,中国要建设这样的海洋发展观、“海洋强国”观,必须有中国的海洋发展和“海洋强国”话语,并大力打造中国自己的话语权。近代以来,西方话语、西方话语权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话语社会,尤其是在知识精英阶层,人们看事情、思考问题,使用的理论、观念、方法乃至思维方式往往都来自西方,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海洋发展的目标建构成诸如“船坚炮利”“富国强兵”等西方话语理论,几乎西方的一切都成了人们比附的标准。而这样做的结果,海防崩坏,海权丧尽,不仅藩属地纷纷丢失,而且内地海疆也不断被割让、被租借、被占领殖民。新中国的成立,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那样,标志着“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11]。在全球性海洋竞争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海洋大国,要建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强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不同于西方“海洋强国”的话语,必须用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做“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中国“海洋强国”的话语表达给世界。而且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要达到海洋和平发展的目的,实现海洋和平发展的目标,还必须将自己的“话语”变成“话语权”,用于影响、引领和主导这个海洋竞争四起并日益激烈的世界。“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12]因此,打造中国“海洋强国”的话语权,就成为了建构中国“海洋强国”理论模式、实现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关键。
无疑,中国要建设的“海洋强国”,应该是中国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按照中国的需要,建设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即符合中国人海洋发展理想的“海洋强国”。因为中国文化是讲求“天下一家”“天下大同”“求同存异”“和谐和平”“互利共赢”的,因此中国的“海洋强国”的建设,是必然地既有利于中国,又利于世界的。这就是中国能够为世界、为人类的“海洋时代”做出的贡献。
海洋文化是海洋发展的灵魂。海洋发展不但需要硬实力,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导向和引领。世界“海洋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繁荣作好“表率”;而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繁荣,需要有中国的系统的海洋文化理论建构和引领。这不仅是为中国,也是为世界、为人类寻求和引领一条走向真正的“海洋文明”道路的时代使命。
在如何认知、如何评价中国的海洋文化传统和当代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时候,中国人实在用不着妄自菲薄、自惭形秽,拿西方海洋文化及其“大国崛起”作为“样板”和“尺子”来衡量我们自己是不是合乎他们西方的“尺寸”,“拿来主义”、拾人牙慧大谈什么“蓝色文明”“海洋强国”——先树立西方某国——无非是美国、英国、日本,或再加一个俄罗斯等——是“海洋强国”的“样板”,然后就是论证中国有哪些“差距”、应该如何如何去“追”。十分显然,这样的西方模式的“海洋强国”之路,对于中国来说,显然是既不能走,也走不通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海洋大国,全面、完善地认知和感受海洋,和平、和谐地开发和利用海洋,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并在数千年中一直影响和惠及东亚世界并长期影响和惠及西方世界的优秀的海洋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创造、传承、发展的海洋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形态灿烂,成就辉煌。因此,当代中国的海洋文化有必要、也有条件实现复兴和发展繁荣,也有传统、有资格“走出去”——影响和惠及世界。
中国人需要的海洋文化、海洋强国理论,应该是中国立场、中国话语、中国风格、具有中国人自豪感、自信心的完整、系统的理论——既惠及中国,又惠及世界的理论。中国要建设的“海洋强国”,不但是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权益维护等“硬实力”的“强”,而且更是海洋政治影响力、海洋文化感召力等“软实力”的“强”。事实上,海洋政治影响力、海洋文化感召力是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令天下折服而归心的,这哪里是“软实力”?这样的“实力”,是比“硬实力”还“硬”的。这样的“强”,才是真正的强,才是中国需要,世界需要的“合目的”的强。
不少论者对于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仍然强调的是如何大力发展海洋军事、海洋科技、海洋经济等这些“硬实力”。这自然是对的,很需要。但这还远远不够。人们大多忽略了国家和民族的海洋发展意识、意志、指导思想、发展理念等精神层面的“海洋强国”建设内涵。
事实上,单纯的海洋军事、海洋科技、海洋经济等“海洋硬实力”的发展强大,像西方那些即兴即衰的新、老“海洋强国”那样,是不能长久的,这已经为西方一些新、老“海洋强国”大多“其兴也勃焉,亡也匆焉”即生即灭的兴衰历史所证明;同时,这样的“海洋强国”,更是非道德、非正义的,也不符合中国的海洋发展理念。按照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这样的“海洋强国”根本就算不上“海洋强国”。其一时之“强”靠的是海上武力打拼、侵略占领,虽能得势一时却不能长久;其海洋科技、海洋经济的动力机制仍然是为了海上武力、为了对别人或公共资源财富的侵夺占有,其争强争霸的发展逻辑只是物欲竞争、适者生存的物竞天择,毫无道德、文明可言,中国人对此嗤之不屑。中国中国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做这样的“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的“硬实力”并不是单向度发展起来的,而是与海洋强国的发展理念、意志、模式、目标、路径选择等“软实力”相统一、相匹配的;同样,我国也必须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统一、相匹配,才能建设真正的海洋强国。“软实力”决定海洋强国建设的目的、方向和性质,“硬实力”是实现其目的、体现其方向和性质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问题,说到底,就是选择确立什么样的“海洋文明”模式亦即道路、方向和目标的问题。
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就要有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我们这样一个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涉及方方面面,作为国家战略行动,如果缺少全局性、整体性、关键性也是基本性、根本性的统一的理论指导,就会顾此失彼,支离破碎,甚至走向歧途。因此,系统构建中国“海洋强国”的理论模式,全面回答什么是“海洋强国”,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中国怎样才能建成“海洋强国”,中国作为“海洋强国”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一系列全局性、整体性、关键性也是基本性、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并研究提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方案,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实践的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走海洋和谐、和平、海洋文化繁荣之路,海洋强国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必须是海洋和谐、和平、繁荣,海洋强国的要素内涵既包括对国内而言海洋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区域社会生活文化的可持续繁荣,又包括对国际而言海洋和平政治机制的建立、国家海洋权益的安全、国家在世界海洋事务中不仅有发言权,而且有主导权。这就意味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实现途径,需要的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技、文化各要素有机协调;国家目标明确、制度建设和法规政策到位;国民海洋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对内的海洋和谐、对外的海洋和平;国家对外宣传并倡导海洋和平理念和国际合作机制,同时在当代条件下,有足以震慑敌对势力的海洋军事力量。
中国本身就是历史上长达数千年领先世界的海洋大国、强国,以其和谐、和平的“天下”(世界)理念和秩序建构维持、维护了长达数千年中原王朝统辖天下、海外世界藩属朝贡的海洋和谐、和平历史,足以证明中国海洋发展模式的适应性、合理性和顽强生命力。但中国古代海洋发展的大国、强国模式,也有其致命伤:一旦遇到中央政权统辖之外强大的敌对势力的海上侵袭,海防不固,必然国门洞开,因此真正的“海洋强国”,海洋军事必然强大,并敢于、善于消灭一切海上来侵之敌,这是必备的保障性要素。
中国对内致力于社会海洋和谐、对外致力于世界海洋和平的现代海洋观、“海洋强国”观,其建立和推广需要根据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不断、及时加以发展完善,既包括发展完善其时代内涵,也包括发展完善其实现条件。这包括国内、国外两个基本面向。
对国内,在致力于社会海洋和谐上,需要两手:一手是从制度建设上彻底改变(可以是逐步的)受西方发展模式影响导致的海洋环境、资源开发权使用权的私有化竞争发展模式,改变国民内部间对海洋环境、资源的无序竞争和侵夺贪占所形成的破坏局面,改变这种自己与自己竞争、自家人打自家人、挤压自家人、剥削自家人的海洋发展模式,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共有共享”、全面组织起来合作生产生活,包括开发与保护,从根本制度上既保障海洋生态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保障涉海社会避免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和谐发展;另一手是从发展方式建设上彻底改变(可以是逐步的)海洋开发利用的“现代化”模式和手段,严格禁止对海洋环境资源“断子绝孙”式的开发利用,鼓励、引导形成海洋社会生态自然、不破坏环境、不破坏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国外,在致力于世界海洋和平上,“和平海洋”的“海洋强国”发展观其建立和推广需要根据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不断加以发展完善,既包括发展完善其时代内涵,也包括发展完善其实现条件。在对外致力于世界海洋和平的战略对策上,需要两手:一手是用中国的文化观念包括海洋发展观念影响世界并逐步引导世界;另一手是必须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不是为了对外进行海洋争夺和侵略扩张,而是为了遏制、抵抗乃至消灭那些“不和平”的海上力量,以维护和保障世界海洋和平。
这,就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应有理念、内涵和目标指向,也是中国“海洋强国”实现的根本途径。
[1] 王宏:《海洋旅游业是海洋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中国旅游报》2014年7月25日第9版。
[2] 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http://www.coi.gov.cn/gongbao/jingji。
[3] 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http://www.coi.gov.cn/gongbao/jingji。
[4] 《舟山市“十二五”海洋旅游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舟山市旅游委员会、上海远见旅游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5月,http://www.zstour.gov.cn/doc/舟山市十二五海洋旅游业发展规划.doc。
[5] 《去年2200万人次逛滨海,游客人数同比增加近三成》,今晚网-渤海早报2015-1-8,http://news.jwb.com.cn/art/2015/1/8/art_181_5250776.html。
[6] 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9月7日。
[7] 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http://www.coi.gov.cn/gongbao/huanjing/。
[8] 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我国首次发布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http://www.pecsoa.gov.cn/docs/gzdt/2014-05-16/1400207822524.html。
[9] 《中国海洋文化中心来岚安家》,http://www.hygjwh.com/_d276705390.htm,2014-09-04。
[10] 《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新华网北京2013年7月31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31/c_116762285.htm。
[11]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巴黎2014年3月27日电。
[12]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巴黎2014年3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