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海洋文化底蕴最为丰厚,海洋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海洋大国。在当今全球海洋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正在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全民族关注海洋,心系海洋,热爱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建设海洋社会和谐生活,传承和创新发展海洋文化,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强国”的意识和热情,从来没有这样高涨。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何为“海洋强国”?我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举国上下,人们纷纷热议,较多强调的是“海洋强国”的经济层面、科技层面、军事层面等“硬实力”的“强大”,这些无疑都十分重要;但对于“海洋强国”的文化层面,人们还强调得较少,似乎与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文化”太“软”有关。而事实上“文化”是更应该强调、突出的层面,因为这是很重要的层面。文化层面就是意识和意志、理念和精神、思想和信仰、审美和情感、智慧和制度层面。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是这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上的强,经济、科技、军事等是强不了的,即使一时逞强,也是长久不了的;即使增量再大,也是“肥大”“虚胖”,而非强大。海洋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军事发展只是实现“海洋强国”的“手段”和“工具”,而不能决定、规定“海洋强国”的内涵和性质,不能回答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海洋强国”、建设这样的“海洋强国”干什么的“终极追问”。因此,正确阐明和确立“海洋强国”建设应有的价值观导向,应有的目的、目标追求,应有的发展道路抉择,以更好地实现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等“手段”和“工具”的“合目的发展”和“合目的利用”,无疑是“海洋强国”文化层面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因而是摆在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国家之需,时代重任。

本研究报告作为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系列之一,自立项之日起,就承载着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之文化层面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使命。基于2013年度报告业已研究报告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性理论问题和主要领域发展的基本状况,自本年度起,本研究报告将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之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与前沿问题,及时追踪传统海洋文化继承和现代海洋文化创新、海洋文化事业和海洋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繁荣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重点热点问题,及时确立研究课题,发布研究报告。

本年度报告确立的内容构架,是对当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文化内涵建设这一中心,和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决策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经验与历史智慧的对接、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海洋社会主体文化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这五个重点领域的现状、问题、对策的分析报告所构成,是为“一个中心”“五个重点”。

“一个中心”,即集中研究报告了对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国家战略急需清晰界定、明确阐明的“海洋强国”建设理念、指导思想、道路抉择、目标指向等具有支撑与引领作用的文化内涵建设这一中心问题的分析思考,以此为“综合报告”。

“五个重点”,是五个分主题报告。

一是“海洋和平与‘新丝路’国家战略”,重点研究报告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海洋和平文化内涵和新时代条件下如何传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借鉴数千年历史上我国与海外世界共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和传统智慧问题。包括六个专题,分别研究报告了2014年国家、地方、学界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新坐标意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基础即我国古代与海外世界共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录;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四海一家”的和平观念以及我国在当代国际海洋舞台上的话语权建设问题。

二是“海洋社会文化发展”,重点研究报告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如何“练好内功”,如何发挥国家、地方、民间社会的海洋文化主体作用,建设好、发展好海洋和谐社会及其民生民俗文化问题。包括三个专题,分别研究报告了我国海洋文化主体构成;我国海洋社会文明建设中严重的“三渔问题”;作为我国传统海洋文化主要内容和载体的海洋民俗节会的传承与裂变问题。

三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研究报告了面对我国海洋环境日益恶化、海洋资源日益濒危的发展瓶颈所亟须研究解决的文化问题,包括我国海洋自然-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岛屿文化与开发建设、岛屿生态保护立法、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价值与开发条件的评估评价体系建构等四个专题。

四是“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研究报告了我国古代“海上文化线路”包括东中国海、南中国海“海上文化线路”亦即“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现状与保护,我国海洋考古(主要是水下考古)及相关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作为岸上“巨型”海洋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滨海长城”——“万里海塘”遗产的“家底”现状与保护利用等亟须关注的四个专题。

五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研究报告了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主体产业”的海洋文化产业(近几年来每年仅“滨海旅游产业”产值,已约占甚至超过我国海洋产业总值的1/3)的统计指标体系建构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战略布局、海滨沙滩休闲文化的现状与前景等三个专题。

2014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方案》,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中、小学教育领域积极行动,活动频繁,影响广泛。本报告附列2014年全国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主要信息一览,以供参考。

以上,凡1篇综合报告;5个分主题报告包括20篇专题报告;1个附录。

各篇的执笔人,均于篇末注明。我忝为主编,对各位执笔同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因经统编,各篇表达的观点,或未达执笔人本意,由我负责。

各篇执笔人大多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和基地重大项目的在研主持人和参加者。本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大多是这些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反映。这些在研项目,大致有:曲金良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海洋强国战略的文化建构”、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机制创新研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世界‘文化线路遗产’视野下的我国‘海上文化线路遗产’及其跨国保护与利用研究”;王琪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平崛起视阈下的中国海洋软实力研究”;修斌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琉球群岛地位问题综合研究”;赵成国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渤黄海区域无居民海岛的史地研究”;同春芬主持的“我国海洋渔业社会转型的运行机制研究”;等等。如此多的海洋文化相关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的资助,足见全国学界对海洋文化问题的广泛重视程度。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方兴未艾,全民海洋意识空前高涨,海洋文化事业发展正劲。一如学界和相关各界所期,《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正当其时。也一如2013年度报告“前言”所示,我们借助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系列平台,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国家哲学社科创新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担当,定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感谢教育部社科司对本发展报告的立项支持,感谢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的高度重视,感谢中国海洋大学于志刚校长、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盖广生主任的关心指导,感谢编委会诸位同人的精诚合作,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的大力相协,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暨人文分社张晓莉副总编、刘丹责编的高度热忱、精心出版和因缘情谊。感谢大家。

恳请各有关方面继续支持、批评与帮助。

曲金良

2014年12月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