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基于传统农区的实践
- 耿明斋
- 2015字
- 2020-12-10 18:29:13
序言
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或结构调整是经济运行的两个侧面。总量增长意味着某一种或若干种既存产品产量的增加,结构变动或结构调整实际上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既存产品的过剩产能向新的生产领域转移的过程。如果一切顺利,随着技术进步和既存产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既存产品的过剩产能就会持续转移到新的生产领域,产业链条会不断延长,产品种类会不断增多,人们的消费品种清单不断丰富,消费层次不断增加。这就是说,增长一方面表现为既存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和产能不断扩张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既存产品剩余产能的转移,以及伴随这种转移而发生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消费清单不断拉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增长与结构变动或结构调整又是完全统一的过程。
很显然,经济体系顺畅运行的前提是既存产品或产业因技术进步而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能够及时通过向新生产领域转移或市场拓展被吸收,否则,就会呈现为既存产品生产过剩状态。这种过剩状态往往是从某一或某些特定产品开始,然后产生连锁反应,传导到所有其他既存产品,结果是整个社会所有产品生产增长的停止甚至萎缩,这就是经济理论中所描述的危机状态。既存产品过剩产能向新领域转移受阻的原因十分复杂,在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经济体中也表现各异。但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脱节的缘故。不仅是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结构与需求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结构错位,更主要的是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错位,即既存产品的产能超过了社会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新的需求因财富占有结构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支付能力结构问题而不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不管是马克思消费增长赶不上生产能力增长的理论解释,还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解释,说的都是这个问题。经验描述也能证实这一点。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事实上也暴露了中国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问题。那就是由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使得产能不断扩大,国内消费则不断被压缩,需求能力和供给能力严重失衡,为了避免这种无法及时为国内消费所吸收的既存产品的产能影响到继续增长,就向国际市场出口,将大量国内的过剩产能输出到国际市场,这显然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国际金融危机一来,国际市场大幅收缩,国内产能过剩立即凸显出来,经济萎缩随之到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一个大国来说,首先还是要解决国内的平衡问题,因此就有了扩大内需、提升消费比重等一系列具有共识的宏观调控方向。
就一个大国内部的不同地区来说,由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这种由外部市场收缩的压力与内部转型及增长速度放慢的压力所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作为早已将对象锁定在中西部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领域的研究者,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在关注此类地区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其结构问题,并进行了系列探索,形成了相应的论文、会议发言稿、研究报告或规划报告等。本书就由上述各类文稿汇集而成,并根据文稿类型,分成了两大部分,即理论与对策篇和案例篇。
理论与对策篇包括《把调整结构纳入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布局中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为河南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后危机时代河南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及出路》等9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或研究报告。核心议题是认识总量波动和增长乏力背后的结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二:一是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到来时普遍存在的乐观情绪,提出了对于以能源原材料采掘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导的结构,金融危机的影响注定会呈现来得迟、影响深、走得慢的特点;二是针对此类地区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为何依然乏力的疑问,提出了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和资源消耗能力迅速膨胀所导致的负效应制约了经济复苏步伐的观点。理论与对策篇也在相关的研究报告中讨论了诸如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科学发展载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群发展等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紧密联系的问题。
案例篇包含《新密市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安阳市影响的调研报告》《中原大化发展战略规划咨询研究报告》等6个独立的调研或规划报告。分别就相关区域或企业的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
上述研究、规划或调查大多是以河南省为区域范围的(也有少数研究报告是以中西部为区域范围的),但其分析方法及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认识以资源采掘及其初级加工业为主导、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同类区域也具有普遍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收入的文章及调查和研究报告除了我独著的作品外,另一些是在我主持下集体完成的,也收入了2篇他人的成果。凡属于集体完成的研究及调查报告或他人的文章,都以题下注的形式作了说明。
我的硕士研究生王一鸣在本书资料的汇集整理和校对编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的博士研究生刘涛也承担了出版方面大量事务性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此外,也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邓泳红主任和责任编辑桂芳女士,她们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保证了本书的出版质量。
耿明斋
201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