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
- 赵小平 陶传进
- 2382字
- 2020-12-10 17:23:36
二 重新解读社会声望
1.一个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的“声望”机制
声望机制的研究伴随着印象分等的研究而进行。如此的机制使得社会监督变成了自觉自愿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行为。由此机制而使直接的互惠变成了间接的互惠,促使更具效率的交换关系的成形,这不仅可以解决集体行动难题,而且,还可以令人升出一种希望:利他性的社会、道德化的社会,都可以据此机制建构起来。
在这一机制中,只要对他人行动“感兴趣”的人足够多,这种对他人的行动给出评价的人足够多,就可以通过声望的力量促使他人遵循社会规范,产生利他行为,尤其是去帮助那些社会声望本来就高的人。
如此的一个通过计算机模型产生的精致机制,本来是为生物世界进行研究的精致机制,最终和社会秩序的架构、社会道德的建构联系起来,使得我们对其充满了向往。
2.声望机制的重新解读
然而,需要对声望机制重新解读。解读的结果是,声望机制将使一个人在关系网之外,更全面地受制于他人的制约:与互惠对人际的友好的扭曲相对应,社会声望则将人的自由发展与自主精神给扭曲了。
社会声望的确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但是,对此进行的第一个疑问就是:在服从于纷繁复杂的等级制以及相应的人的伦理礼仪时,一个人的发展与增能是否也被抵押上去了?声望机制越发达,它背后的礼仪以及等级制度就越严格。最终我们人的尊严、人的能量感、人的发展让位于社会的秩序、社会的规范,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社会的治理。
在过去,这样一套利益规则还以道德和教养的面目出现,每一个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都被规定以不同的行为规范。比如师生关系,在相处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都被严格地制约着,老师有师德,学生也有学生的礼仪,最终每一个人都受制于外在的礼节、规范和道德的制约,这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外在制约的社会。
其次,一个人的行为标准,为什么非要掌握在他人的门下、出于他人的口中呢?如此的文化,将造成每一个人都去注重他人的说辞,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价值标准,导致每一个人都需要承受来自他人的巨大压力。甚至作这样一种比喻也不为过: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都牵着无数根线,每一根线的终点都是一个他人。我们的手轻轻一抖,他人就会跟着做出不同的舞蹈,如同木偶一般。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牵线人,又是被牵者。限制他人的自由,并不能换取自己的自由。
如果声望背后的道德规范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功能性目的的话,那么,这样的人际压力可就更加可怕了。其原因在于,一个良好的、厚重的道德体系,它背后需要有一种非常明确的、合理的、人性化的倡导爱的价值内容。如果这种声望仅仅依据治理功能的需求,最多再加上家庭与个人发展的功能,那么社区里的治理功能等纯粹无形的内容,将具有优先于人性本身的地位。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的本身的发展,就这样可以被他人界定了。因而在这里,社会声望完全可以退化为一个简单的口碑,也就是说,大家异口同声来表达某种颂扬或者歧视,另外一个人将被这样一个异口同声所彻底地制约,他没有翻身之机。而其背后的依据只不过是这样做“有利于乡村社会的治理”,而不是“人的自由”“人性的解放”“人自己的权利”。
严格说来,在这里每一个人的每一份行动都会获得他人的评语,在他人那里与整个社会那里获得了一个特定的分数,因而一个人永远镶嵌在他人和社会的评价之中,镶嵌在他人和社会的制约之中。人的自我的失去和他所服务的对象仅仅是治理这样一种公共事务提供的功能,人性本身被牺牲掉了。
3.甚至出现声望机制被扭曲的现象
扭曲,是指人们不再只是将维护社区规范当作声望的来源,那些能够炫耀自己的成分,都有可能成为声望的来源。
黄光国、胡先缙等(2004)的文章中称:
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许多人用情境背景、服装仪容和举止动作来炫耀他的财富、学问、身份、美貌等等权力象征;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人用类似的“前台行为”来显示他的人际关系。
譬如在客厅里悬挂名人字画,身上佩戴要人送的装饰品,或声称他和某要人的关系如何如何等等,均是其中之例。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所谓的“面子工夫”。
由于面子不仅牵涉到个人在其关系网中的地位高低,而且涉及他被别人接受的可能性,以及他可能享受到的特殊权力,因此,在中国社会中,“顾面子”便成为一件和个人自尊密切关联的重要事情。
于是,“面子”这个声望的衍生体,已经成为人们炫耀的结果,而且还将自己的荣耀依据建构在物质、身份等方面的成功上,据此而引导人们走向了另外一种生活价值观。声望,连社区治理的功能都已经失去。
4.一个他人中心的世界
情感与自我价值,就是这样全面交给了他人。或许过去的社区自然就能知道,一个人自己的利益可以由自己来主导追求,而集体利益则不能太放任自己,需要交给他人来完成制约,于是就可以解决连当前经济学都头疼的合作难题、公共物品的提供难题。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我们就是这样失去了自我。
找回自己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回归到人本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周身那些厚重的外界制约力量彻底抛弃的过程。之后,你才会回到你本来的自己,找回你的人本身。
因而,我们想到了一个词,这就是“个体主义”。看来,个体主义只是将那些厚重的外界约束去除的过程,而可以丝毫不带有自我中心主义、自私自利的意味。本来个体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相对应的,但在这里,个体主义的对立面是一整套的他人约束,而不是集体主义。
还可以继续追溯,看一下他人制约的世界与那种还稍稍带有褒义色彩的集体主义的区别。他人的制约包括人情上的人际牵连与压力,口碑上的他人决定,闲言碎语的巨大市场,以及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等等。这一切都不等同于集体主义:人情压力不是,他人评价的压力也不是,或许只有到了集体认同、权威的作用这里,才有些像是集体主义。对于这种连集体主义都算不上的他人决定文化的进攻,将人性从中解放出来,这正是我们当前公民社会发育的职责之一,是我们急迫地要“回归到人本身”的理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