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浪漫曲

本曲选自第一芭蕾组曲第三首。

【2-5】

列维坦:黄昏月亮

左手的伴奏,既像秋夜庭院深处的小虫嘶鸣,或是春风拂动绿野芳菲的轻颤,引起诗人的歌咏;也像是诗人正抱着吉他,拨弄着几个简单的和音,为阳台上的美女轻轻歌唱。

无论我们想象这是什么什么样的场景吧,这些伴奏必须轻盈、连绵,此外还需有音量的微微变化,因为本曲有很多长音,一经在钢琴上键盘弹出,就无法让它渐强了,因此必须通过左手的音量变化烘托,造成一种右手长音的音量变化的假象。

右手是气息悠长的连奏,大概诗人会说出“明月何皎皎”之类的句子,因为这里都是大和弦。可是到了第7小节,这月亮就有点走到薄云之后去的意思了(7/4),因为这里成了减和弦。只是很快又恢复了它的清明澄净了(9)。

值得注意的是和弦变化的频率。当一个和弦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则往往显示着心情的平静,如第1—4小节都是一个和弦,接下来也是一个和弦持续两小节,等等。而和弦变化的频率加快,则是显示情绪的波动了,例如16—17小节,一小节两个和弦,推进着音乐的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对旋律线的起伏,和弦性质的分析,以及它的更换频率,学会自己决定演奏处理的策略:音色的明暗、情绪的张弛,段落的交代,多次高潮的布局,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曲中和声变化又是在同音反复音型中夹带着半音变化的,使得色彩的变幻始终处在动态之中。这就像是夕阳西下,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这月亮在慢慢地越升越高,但色彩却时明时晦地变化。如果把这段旋律的骨架音抽出来,就可以看到一条向上进行的整体轮廓线(参见【2-6】),最初虽然有向上或向下的运动,但那只是一种装饰性的回绕,可以忽略不计,而月亮的行进路线却是由F音(3、11)经降G音(18,亦即升F音)直奔高八度的升F音(实际上它仍然是降G,只不过是等音转换和八度的移位)。因此最后的几个音(20)虽然短暂,但却很重要,作曲家不得不用保持音的记号强调它在上行运动中的地位,换句话说,这些音既可以渐强地,又可以稍慢地处理。

【2-6】

但是和声的变化却是随着左手的线条所构成的和弦而变化的。例如左手由一开始(1)的F音逐级下行,至第二句进入时(10/4— )和弦由C变为降B了(11—12)。它的下属性质让音乐有了开阔感。之后继续一路往下,直至八度低音f(15/1—16)时,这是音乐的最低点了(其间的c音是支持f音的,可以忽略不计),同名小调的色彩显得格外的暗淡,仿佛告诉我们夜已深。

此后的低音就是一路升高了,注意凡是左手同音反复停顿时右手宛如深呼吸的音调就会出现(18),反之,右手长音时,左手就有三度半音上行的推进(19/4-20/1)。一直到让人举头仰望的第21小节(D)。此刻正是秋满中庭,人们为这撩人月色而激动难寐。于是丽莎[1]慢慢地(注意20/2—/6的保持音记号!)推开窗户(21— ),清远柔弱的旋律犹如一片银光泻地。这里和声停滞了,最好一切都凝聚吧,这么美丽的世界!但是紧接着向同名的d小和弦变化(25—27)是什么意思呢?是夜凉如水初袭玉肌?还是万籁无声让人感到寂寞呢?

哦,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接着进入的音调(28—29)一再重复,那是一种向静谧四野的轻声呼唤(34—37)。每次弹到这里,我都会想起契诃夫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结尾是那男主人公在月光下看着人去的空楼,无限怀念地自语:“米修斯,你在哪里?”

呼唤的音调引来了再现(38),并且把乐曲再一次次地推向高潮,由降G大调(44)、E大调(46)一直到最后的F大调(50),这些都是极为明亮的调,而且右手到达长音之后,左手仍激情不已(49/4—51/1)。

但是迎来激情的是一个极为短暂的休止(51/3),此后是没有吉他伴奏的四个和弦(51/4—53/1),显出一片沉寂惆怅了。

尾声(54)又回到曾经出现过的呼唤(29—30)意象,它的叨念越来越短,最后沉寂在三个和弦中(61),很有点中国古诗的空灵味道:虽有一番情动,但欲说而无言,最后只能喃喃低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短短琶音(62—64),让我们又举头抬望,看那孤寂的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