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孔子与六经

我们现在讲的十三经,是经过历代扩充,到宋代才完成的。在战国时代,儒家学派传授六经,而传到汉代的是五经。以后所说的七经、九经、十一经、十三经或四书五经,都是从五经扩充的。五经是十三经的核心和基础,是儒家最基本的经典。

孔子和六经的关系是什么?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先秦文献里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述。«庄子·天运»记述孔子问礼于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论语»多次谈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孟子»的«滕文公下»、«离娄下»都说孔子依据鲁史作«春秋».«荀子·儒效»称孔子为圣人,称尧、舜、文、武、周公为圣王,说五经记述了圣王和圣人的“志、事、行、和、微”。综合先秦这些资料,可以这样认为:孔子搜集、整理古代文献,整理出六种读本传授学生。这个说法,大体上历代是公认的。

司马迁著«史记»,他调查孔子的事迹,综合当时留存的材料,在«孔子世家»中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他说,在孔子时代,“礼、乐废,«诗»、«书»缺”,孔子搜集三代文献,编次«书»并序«书传»,删订«诗»“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修正«礼»、«乐»,作«易»的«彖辞»、«象辞»、«系辞»、«文言»、«说卦»等部分,又据鲁史作«春秋».司马迁的记述,反映今文学的观点。古文学提出五经都是西周旧典,但不否认孔子曾经进行删订并作过序传,他们甚至伪托孔子的名义伪造一些书。宋学虽然对司马迁的记述提出过一些怀疑和异议,但主要是论证孔子整理过哪一部分或未整理过哪一部分,作过哪些序传或未作过哪些序传,以及对伪书进行辨伪,但总体上仍然肯定孔子的著述权。清代所进行的论争,基本上没有越出这个范围。经过他们的考辨,使人们对问题加深了解。大体上说,清古文学者认为孔子主要是整理这些古代文献,论证许多托名孔子的序传并不是孔子著的;清今文学者则坚持六经是孔子的著述。

综合前人的论证和考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首先,六经本来是古老的文献,«易»是古代占筮用书,«书»是三代历史档案文献,«诗»是周代诗歌总集,«礼»(指«仪礼»),是残缺不全的周、鲁各国礼仪的记录,«乐»早已亡佚不论,«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由于周室衰微和旧贵族没落,大批文献散失或残缺。孔子历来爱好和重视古代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搜集。他晚年创办私学,因为教学需要,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整理,整理出六种读本传授给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形成战国时期最大的儒家学派,将这六种读本代代相传,便成为儒家的基本经典。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孔子的搜集整理和传授,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献才不致于湮没;也正是由于孔子在封建社会显赫的地位及其在思想界崇高的声望,这些文献才历经漫长的岁月和无数次社会的动乱,仍得以保存和流传。

其次,孔子整理每部经书的具体情节,例如,古时古诗和三代文献,孔子见到的究竟有多少,他如何整理和删订等等,古人没有留下材料,我们无法考证。但是,我们从确实可信的«论语»中,通过孔子自己的说明,还是可以大体上了解孔子整理六经的基本情况。孔子自述他整理古文献的原则和方法有四点:

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他说他相信和爱好古代文献,他只是传述它们,而不增添和创作新内容。由此可以相信,经他选录的这些文献,能够基本上保持原来的内容和表达风格,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从而为后世保存了比较可靠的史料。

二、“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他排斥妄诞、苛政、暴力和神鬼迷信等内容,这些内容在五经中确实没有选录。

三、“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他所说的“异端”,指的是与他的学说绝不可相容的对立的学说。他认为让学生接触异端学说,会产生极大的弊害,必须予以排斥,因而在五经中也无一选录。

四、“«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他对原始文献和各国土风的整理,都采用雅言,即当时通行的标准语,因而必然要进行文字和语法的改动和加工,取得语言上的统一。

从上述四条原则和方法来看,孔子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以述代作,既保存原来的内容和文辞,又反映孔子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并且实现了内容的精炼和在当时条件下的语言规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六经又可说是孔子的著述。

再次,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经,已经不是当年孔子整理删订的原貌。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五经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有后人增添的内容,如«易»的经文有战国人补充的;«仪礼»第17篇是后加的;«书»今文28篇中的一部分写定于战国。在另一方面,古代文献传授多为口耳相传,或手书于简牍,很难准确统一。尤其经过秦代焚书,汉初各经各家传本的编次和文字都有所不同,很难确定哪家传本最接近孔子手定的原本。至于后来又扩充为七经、九经、十一经、十三经,所扩充的经书,多是后儒的著述了。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经,虽然已经不是孔子的原本,但是仍以孔子的原本为核心和基础,它们仍与孔子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