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传
  • 毕宝魁
  • 5字
  • 2024-11-04 19:26:24

圣父叔梁纥

手托城闸的大力士

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台儿庄区,曾经因为1938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近一个月的血战而闻名。这便是“台儿庄大战”。

殊不知,在二千五百八十多年前,这里也曾经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而这个地方也正是因为这场大战首次被写进了史册。

春秋后期,这里是一个小诸侯国——偪阳国的所在地。这个小国历史很久远,乃至后人都不知道始封的年代。据说,这里是祝融氏的封国,属于妘姓。

根据祝融氏和妘姓,偪阳国或许是夏代以前就存在的古老国度,但到了周朝则属于“子”爵的国家。在周朝制度里,“子”和“男”两个等级的诸侯国的土地方圆是五十里,是很小的国家,但在政治上是独立的,直接归周天子管辖。

周平王东迁后,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诸侯国各行其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从此周天子成为牌位,没有任何掌控天下的能力。到春秋后期孔子生活的时代,古老的中国大地便进入了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此时,“五霸”称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天下更是纷乱不堪。

当时,天下大势是南方的楚国和西方的晋国在争夺天下霸主地位,许多诸侯国都纷纷加入这两个大国牵头的阵营中,而偪阳国则采取不结盟的方针,哪一方也不加入,独立发展。由于地理区位好,多少代的国君都比较开明,故偪阳国虽小,但治理得特别好,民风质朴,和谐安定,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模范的地方。

由于不结盟,虽然没有得罪哪一阵营,但也不属于哪一阵营。晋国和楚国对立,因此晋国想要拉拢偪阳国东边的吴国,增加同楚国斗争的力量,但处于吴国北上要冲地带的偪阳国不同意,于是招来了十三国联军的大规模讨伐。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参见《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这个判断非常准确。联军总指挥是晋国的荀罃,除晋国军队主攻南门和东门外,鲁国军队负责攻打北门。当年偪阳国国君是位明主,很得民心,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坚决守城。联军从四月初九开始围城攻击,连续数日没有任何进展。

战事发生在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四月,以晋国为首,联合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齐等国,共十三国的军队把偪阳国团团围住了。

这天,鲁国孟孙氏的军队运输攻城器具到来,准备开始强攻。突然,偪阳城的北门打开,好像要派出军队迎战一样。于是,在城下最近的鲁国名将秦堇父率领手下的士兵便向城中冲去,而紧靠秦堇父军队的便是鲁国季孙氏的军队,也随着往城里攻击。

打仗就是如此,一旦进入状态,便如同流水一般。当这两支军队进去了二百多人的时候,城墙上面悬挂着的门闸突然被打开,被大铁索吊起的千斤重的城门“嘎吱嘎吱”往下落。如果城门落地则会把鲁军拦腰截断,而进去的二百多人实际上都被封在瓮城里,就要成为“饺子馅”了,一个也别想生还。

城门缓缓下落,刚刚赶到的一位鲁国大将手疾眼快,立即丢下大戈,双手一托城门,双腿叉开,气沉丹田,憋住一口气便把城门托住了,并将其高高举在头顶,同时大叫:“快——撤——!”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城内外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城门里面的鲁国军队迅速往外撤退,周围的人都眼睁睁看着这种难得的场景,眼睛瞪得大大的。当鲁国的军队全部跑出了城门,里面偪阳国的军队才从后面追杀而来,而那些士兵看到一个壮汉手举城门,简直像是神灵附体一般,都愣住了。

大汉高喊道:“鲁国大将叔梁纥在此,有胆量的就出来送死!”那洪钟般的声音仿佛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杀伤力,追击的士兵真的站住了。随后,追击的士兵往旁边一闪,后面的弓箭手便开始放箭。

叔梁纥见状,沉住一口气,将城门再往上用力一托,并迅速退两步,将手松开。这样,城门“嘎吱嘎吱”落地,挡住了飞蝗一般的箭。

此人便是本书主人公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叔梁纥在鲁国是大夫,属于贵族,封地在昌平乡陬邑,即今曲阜东南尼山附近地区。因此,人们都称叔梁纥为陬大夫。叔梁纥因勇力而闻名,又很关怀百姓,在鲁国口碑甚好。因为他的名字叫叔梁纥,很多人就省略了他的姓,又因为中间的“梁”字,有人则尊称他为“梁公”。

叔梁纥身高九尺开外,虎背熊腰,力大无穷,武功高超。其在偪阳城力举城门,拯救了不少鲁军官兵的性命,威风八面,声名远扬。参见《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一:“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见门开,故攻之。县门发,陬人纥抉之,以出门者。门者,诸侯之士在门内者也。纥,陬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纥也。陬邑,鲁县东南莝城是也。言纥多力,抉举县门,出在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