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传
  • 毕宝魁
  • 6字
  • 2024-11-04 19:26:24

鲁昭公被赶走

因斗鸡而突发的事件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九月戊戌这一天,鲁昭公和季平子深藏已久的矛盾突然爆发了。

季平子是位水平不太高的专横跋扈者,故得罪了很多人。十年前,季平子因为得罪周天子而被晋国软禁了一段时间,后来执政的韩宣子接受叔向的意见把他放了回来。

回到鲁国后,季平子依旧专横霸道,得罪了鲁国原有贵族臧孙氏家族和郈孙氏家族。这两大家族都是鲁国的元老。臧孙氏家族便是臧文仲、臧武仲的后代,曾经是鲁国的执政官;郈孙氏家族也曾经是鲁国早期参与执政的大家族。同时,鲁昭公身边的人对季平子也都充满怨恨,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真正让鲁昭公耿耿于怀且始终咽不下这口气的,是这年正月的祭祀。

每年正月的某一日,鲁国国君都要祭祀祖庙。这天,鲁昭公主持祭祀父亲鲁襄公之庙。本来没有什么事,可是季平子也在同一天安排祭祀自己家族的家庙。这本身就严重违礼。依照“周礼”规定,国君祭祀在正月举行,卿大夫祭祀在仲春二月,不在一个月里。这一点,“周礼”上写得明明白白。但季平子偏偏要在正月里的同一天祭祀,这明显就是挤对人。

当时朝廷祭祀的乐舞队只是“八佾之舞”的规模,而两处同时需要就撞车了。季平子将“八佾之舞”的队伍安排到自己家族的家庙祭祀中,而在鲁襄公的祭祀中只象征性地派去两名舞女走一走过场而已。如果当时鲁昭公就抓住这件事严厉谴责或采取什么措施,可能会有一些改变,因为这是正义所在,是符合礼的。

季氏家庙里歌舞喧天,“八佾之舞”热烈隆重而气派;鲁襄公庙里烟火不盛,冷冷清清,只有两名舞女比划比划就退场了。国君的祭祀不及臣子的家庙祭祀,鲁昭公当时便满肚子气,于是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参见《吕氏春秋·察微》:“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于昭公,曰:‘禘于襄公之庙也,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怒不审,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

历史上,有许多大的冲突往往由小事引发。例如,季平子和郈孙氏斗鸡。季平子的家人给战斗公鸡的翅膀上装上金属的铠甲,鸡冠上抹了狐狸油,而郈孙氏则把鸡爪裹上锋利的金属片,这样便具备了极强的杀伤力。于是,双方都违规,并相互指责。这成为矛盾的起因。

中国文化的久远真的令人赞佩,就连斗鸡都有如此明文详细的记载,且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有这样的伎俩。到唐代,斗鸡成为最热门的游戏和赌博的方式,故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说:“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虽然是讽刺当时,但“狸膏金距”则与孔子时代季孙氏和郈孙氏这两大贵族的“发明”有关。

臧孙氏、郈孙氏和鲁昭公身边的几个近臣都对季平子恨得咬牙切齿,鲁昭公本人更是忍无可忍。同时,季孙氏、郈孙氏两家又因为斗鸡而打架,季平子甚至还扣押了郈孙氏家的人。于是,鲁昭公一声令下,率领自己的宫中卫兵以及臧孙氏、郈孙氏两家的家兵,直接对季平子的宅院发动袭击。季平子宅院中守大门的公之被杀死,但内院大门紧闭,还有许多家兵在坚持。

季平子见状,登上自己家的高台,隔墙看见是鲁昭公亲自带人来的,知道事态严重,便高声向鲁昭公请求道:“您不调查核实我的罪过,也不能证明我有罪。因为斗鸡发生争执,您也不问是非,就派人用刀兵来讨伐我,这恐怕是不合适的吧?我请求到沂水边去等待调查处理。”

鲁昭公不答应。季平子道:“请求把我囚禁在费邑,我不再参与国家政治了。”

鲁昭公还是不答应。

季平子再退一步,请求道:“请求允许我带领五辆车流亡。”

此时,鲁昭公身边的谋士子家说:“您答应他吧!朝廷之政从季孙氏家出已经很久了,下层的百姓多数在吃季孙氏家的饭,拥护他们家族的人太多了。太阳一旦落山,发生什么事就不好说了。众人的怨气不可以积蓄,积蓄多了,如果不想办法调节就会积累。积累多了,民众就会产生怨恨之心,一旦产生怨恨之心,就会有共同的追求而会合起来。那时,您一定会后悔的。”参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请囚于费,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子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弗听。”

鲁昭公没有表态。旁边的郈孙氏见鲁昭公犹豫不决,便添油加醋地说:“这个人太坏了、太恶了,一定要杀了他。”于是,鲁昭公咬咬牙道:“今天必杀季平子!”双方都没有余地了,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必有胜败了。其实,应该说子家是个有智慧的人,可惜鲁昭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