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书法常识

一 书法基本概念与常识

书法

书法是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为汉字;表现形式是书写。

中国书法发展史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文字起源

汉字的萌芽,可上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原始文化时期陶器上所留存下来的象形刻画符号,是了解、认识早期文字的重要实物资料。

甲骨文

甲骨文是早期书法的代表。又称龟甲文字、卜辞、殷墟书契等。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

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为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

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镌刻者刀法纯熟,既有有力的方折,又有流畅的圆转。

金文

金文是指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秦称铜为金,故称金文。始于商末,盛于西周。

记录内容多为祀典、赐命、征战、围猎及契约之事。

铸刻文字的两种形态:凹入的阴文,称“款”;凸出的阳文,称“识”。因青铜器又称“彝器”,故其铭文又称“彝器款识”“钟鼎款识”。

钟鼎文

由于商周盛行青铜器,而青铜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故称“钟鼎文”。

小篆

小篆亦称秦篆,是我国文字史上第一种规范书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将原来的大篆文字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文字,创立了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

代表人物:李斯

隶书

隶书又称“八分”“分书”“佐书”“史书”。“八分”即是汉代成熟的隶书。

重要的笔法是波磔(音zhé,即楷书中的捺),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东汉碑刻上的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波磔分明,结体扁平,布白匀称,风格多样,笔画形态丰富多变,笔势生动。后世把这一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

草书

草书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有“章草”“今草”“大草”之别。

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贯通,变化丰富,虚实相生,纵横恣肆,有龙飞凤舞的艺术美。

章草

章草由隶书演化而来,书写时带有隶书一些用笔特征的草书被称为“章草”。

章草是隶书快写的结果,打破隶书的书写规矩,使其趋于简便。捺笔用隶书的波磔,隶味很浓,并且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每个单字的笔画之间出现了牵丝连带。

今草

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字体。

今草萌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固有形式,使相临字之间气势相连,左右行款,顾盼有情。

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创造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一新。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大草

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

唐代张旭、怀素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比今草更狂放的草书。

大草的用笔连绵不绝,笔画对比强烈,结构错落有致,章法奇绝、飘逸、跌宕,墨色丰富。后世把这种草书称为“大草”。

楷书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且字形由扁变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中的波磔,横平竖直。《辞海》:“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楷书特点:横平竖直,整齐统一;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于辨认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书体。写得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行书特点:规整中有飘逸,统一中有变化。

隶变

隶变是指中国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在由篆而隶的书体演变过程中,原有的汉字结构和用笔方式发生了改变,字形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形成了新的字体—“隶书”。我们把这一演变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称为“隶变”。

碑刻是东汉开始盛行的一种刻石类型。

其形制特点为:在碑正上方有碑额,上面刻碑铭题署。碑额上圆洞名为碑穿,是前代引绳下棺之遗制(汉以后石碑不再有碑穿)。

碑之正面称为碑阳,背面称为碑阴,两侧称为碑侧。

记事颂德的碑文刻于碑阳,刻不完则续刻于碑阴。碑阴一般列死者的门生、故吏姓名及捐款数目,刻不完则续刻于碑侧。

碑学

碑学是指以金石碑板石刻书法及书风为学习典范,崇尚朴拙雄厚。清代以来,碑学逐渐兴起,帖学逐渐衰落。

帖学

帖学是指以前人的书札墨迹为学习的典范,尤其以晋人王羲之、王献之“王派”一脉书法为楷模,研究法帖的渊源优劣、书迹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

法帖

法帖是指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

篆刻

篆刻是指中国书法与雕刻艺术密切相结合并以使用篆体为主流的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

文房四宝

指中国传统书画用的笔、墨、纸、砚。

宣纸、湖笔、徽墨、端砚,是文房四宝中的精品。

四大名砚

端砚(广东肇庆)、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临洮)、澄泥砚(山西新绛)。

毛笔四德

即尖、齐、圆、健。

尖:锋颖尖锐,整体呈圆锥形。

齐:将笔锋润开铺平,顶端的笔毫要呈稍有一点点弧形的平齐状。

圆:笔毫丰硕圆浑,笔肚不空,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

健:笔锋有弹性,要劲健有力。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后,锋直则健。

书法三要素、四要素

书法三要素:结构、用笔、章法。

书法四要素:结构、用笔、章法、墨法。

临帖三法

即摹写、对临、背临。

摹写:用薄而透明的纸蒙在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

对临:把碑帖摆在眼前,仿照其笔画对照着临,追求形似,要尽可能地还原碑帖。

背临:不看碑帖,将临帖时学到的写下来,尽量还原碑帖的风貌。

五指执笔法

即擫(音yè)、押、钩、格、抵。

擫:拇指紧贴笔管,由内向外用力。

押:食指和拇指相对,捏住笔管,食指的第一指节贴住笔管,由外向内用力。

钩:中指的第一指节钩住笔管,加强食指的力量。

格:无名指的指背甲肉之际顶住笔管,由内向外用力。

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助无名指之力。

指实掌虚

在欧阳询《八诀》和虞世南《笔髓论》中都有此说。

指实,即把握好笔管,将心力、臂力、腕力、指力顺畅地导入笔端。

掌虚,即手掌中间是空的,给手指的协力运行留下空间,从而做到运笔灵活,不受牵制。

“永”字八法

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以“永”字为例讲解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也作“努”),钩为趯(音tì),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传为隋代智永确立。

天下三大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