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之涣,蓟门人。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与王昌龄、高適、畅当忘形尔汝,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適一绝句。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里之词。”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复唱二绝,皆之涣词。三子大笑,曰:“田舍奴,吾岂妄哉!”诸伶竟不谕其故,拜曰:“肉眼不识神仙。”三子从之,酣醉终日,其狂放如此云。有诗传于今。

【注释】

①蓟(jì)门:即唐代“取古蓟门关以名州”的蓟州,治所在今天津蓟州区。据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王之涣乃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太原是其郡望。

②五陵少年:长安北有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为汉代豪侠少年聚集之地,后因指豪侠少年或纨绔子弟。

③从禽:追逐野兽,即打猎。

④场屋:也称科场,指考试举子的试场。

⑤畅当: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能诗,与同时诗人卢纶、韦应物等皆有唱和,其诗“平淡多佳句”。传见本书卷四。忘形尔汝:指情谊深厚,不拘礼仪。“忘形”谓朋友相处不拘形迹,“尔汝”指彼此不拘礼节的直接称呼。

⑥旗亭:酒楼。

⑦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后也泛指戏班或演戏之所。名部:犹名曲。

⑧下里:民间,村俚,即《下里巴人》之曲。

⑨“黄沙远上白云间”以下几句:即王之涣的《凉州词》,诗意谓远处的黄色沙漠跟白云相连(形容天地间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座孤城和城边的万仞高山。羌笛声声,何必吹着哀怨的《折杨柳》曲,在这玉门关外,春风都来不了,何况也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呢?言外之意,在这样的地方连哀怨都是徒劳的。黄沙,一作黄河,以黄沙意长。

⑩三子大笑:据《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此后当为王之涣所言,此处如在“三子大笑”后加上“之涣曰”而不是仅有“曰”,则文义更显豁。

⑪田舍奴:犹言“乡巴佬”。

⑫谕:明白,领会。

【译文】

王之涣,蓟门人。年少时有游侠气度,所跟从交游的都是纨绔子弟,用剑击刺,放声悲歌,狩猎禽兽,纵情饮酒。中年改变志向努力写文章,十年来名声荣誉一天比一天振起。耻于受困考场,于是交往谒见有名望的权贵。写诗感情兴致雅正畅达,有齐梁诗的遗风。每次写有新作品,乐工就拿来谱上音律歌唱。与王昌龄、高適、畅当情谊深厚,不拘形迹,能直接称呼你我而不必用敬辞,曾一同到酒楼,有戏班唱名曲的歌声相继传来,王昌龄他们说:“我辈中人擅有诗歌的名声,却没有确定高低,可以观看这些乐工演唱诗歌,谁的诗歌被唱得多谁就获胜。”一个乐工演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一位演唱了高適的一首绝句。王之涣就说:“乐工所唱的都是卑下俚俗的诗歌。”不久,一个长相不俗的歌妓唱道:“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唱了两首绝句,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大声欢笑,王之涣说:“前面果然是乡巴佬,我哪里是妄言啊!”这些乐工都不知道他们大笑的原因,明白后都拜跪说:“我们肉眼凡胎没看出诸位是神仙!”三人认同他们的话,酣畅醉饮一整天,王之涣的狂傲豪放便是这样。有诗歌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