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缘起与基本约定

1.1.1 研究缘起

巴舍利耶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Bachelier, 1900)最终被认定为财务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学科的里程碑。以经典文献《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组合选择》、《证券组合选择:有效的分散化》(Markowitz, 1959)和《趋向风险行为中的流动偏好》(Tobin, 1958)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财务学的诞生。历经百余年来的发展,财务学研究思潮曾先后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70年代后期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出现了三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历史文献,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麦金森(Megginson, 1995)将财务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概括如下: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理论(Fisher, 1930);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 1952);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政策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Sharp, 1964);有效资本市场理论(Fama, 1970);期权定价理论(Black and Scholes, 1973);代理理论(Jensen and Meckling, 1976);财务信号理论(Ross, 1977);金融中介理论(Leland and Pyle, 1977);现代企业控制权理论(Bradley, 1980);市场微观结构理论(Glosten and Milgrom, 1985)。

然而,源于多年一贯遵循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理性经济人假说和形式主义研究传统以及一系列理论建构的前提,迄今为止,依恃工程学方法构建的正统(数理)财务学在体系结构和内在逻辑上的种种缺失,削弱了财务学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数理财务学的严重缺陷在其自身逻辑框架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唯一的出路是在数理财务学之外再开辟财务学研究的新路径和新领域(李心合,2005)。

笔者认为,当代财务就是产权价值运动及其所形成的产权经济网络关系的耦合体,其本质就是产权价值网。传统财务理论基本上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把经济制度看作既定的前提,认为市场是无摩擦的,具备完全信息,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存在,将企业、市场和政府都视为“黑箱”。而现代财务理论研究承袭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产生了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学说”、罗尔和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梅耶斯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利兰和派尔的“资本结构信号模型”、史密斯的“财务契约论”以及巴塔恰亚的“股利政策信号模型”等。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领域出现的“共同所有权理论”、公司法领域对“股东至上逻辑”的突破和管理学领域出现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新制度经济学与财务学的融合研究,促进了产权财务和制度财务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财务本质的“财权流”学说、财务主体的财权内涵、财务分权分层论、利益相关者财务、构建以“财权”为核心的财务理论与运作体系以及以“财权配置”为核心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等方面。

现代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契约联结体,上述财务学各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体现了同时代产权的现状。西方产权保护导向的财务研究,融合在它们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具有“自然生成”的性质,因而没有另立产权财务体系。但是在我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财务制度是“逆向生成”的,带有制度移植色彩。因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构建更系统的产权保护导向的财务体系。产权财务昭示财务学肩负着以下重大使命:反映和确认产权结构,协调和均衡产权关系,提升和保护产权利益。

产权制度是社会基础性的母制度,是其他相关制度衍生的源泉。制度是生产力,效率是竞争力。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公平程度也随之提高的历史,或者说是一部效率与公平均衡发展的历史。财务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合理分配蛋糕。作为一整套静态制度安排与动态制度演化的产权财务理论体系,将促进财务冲突协调、财务决策科学化与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进而夯实产权价值网络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础并促进产权价值网络结构优化。产权财务要贯彻财务效率原则、财务公平原则、义利均衡原则、社会责任原则。因此,产权财务体系是一个以产权价值网络思想为主线的兼容效率与公平的财务理论体系。

1.1.2 研究意义

系统地研究产权财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百余年财务学发展史上,数理财务学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发表了大量的重量级论著,但导源于其个体主义方法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形式主义研究传统以及一系列理论构建前提,使其内容严重偏离实际、与相关学科产生严重断裂以及对环境挑战反应滞后。迄今为止仍以资金—价值研究为核心,围绕“数量化的价值运动”而展开,注重量化研究,忽视非量化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着重研究人与物的关系,而较少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即较多研究财务活动而不注重研究财务关系(伍中信和张荣武,2005)。财务学要摆脱这种窘境,一是要调整数理财务学框架,更为重要的是要开拓诸如产权财务学、行为财务学等新领域。笔者认为,财务学的研究视角应该而且必须多元化,而正统财务学理论仅仅选择了“价值”视角,并且在研究时把产权制度作为外生变量和既定前提来对待。然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制度急剧变革的中国,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的财务效应是很显著的。因此,在我国新兴加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产权财务研究是一个既具有理论前景又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交叉性前沿研究方向。(2)自MM定理以来,产权与财务开始出现融合渗透研究的趋势,从国外文献来看,产权财务理念或隐或现,若即若离;从国内文献考察,产权财务思想更为明确,但主要集中于财权理论以及以此为核心范畴的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因此,曹越和伍中信(2011)指出,产权财务学派以“财权”为核心,遵循产权分析法范式,产生了两大极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财权理论与财务治理理论。总体来看,国内外产权财务相关研究很不系统,支离破碎。本书在明确提出“产权价值网”和“产权财务论说”的基础上,将国际主流财务理论与中国特色本土财务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产权财务理论框架体系,力图初步开辟财务研究新范式。

1.1.3 基本约定

为了研究的方便,特作以下约定:(1)关于研究内容方面的约定。根据国有产权、企业产权与私人产权这样一种完整的产权分类方法,笔者认为完整的产权财务理论体系应包括国家产权财务理论、企业产权财务理论和私人产权财务理论三个模块。由于企业财务是各种经济单位或经济组织财务最完备、最基本和最具代表性的形态,加之产权财务研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财务研究新领域,限于时间和精力,本书不可能穷尽产权财务研究的三个分支,而是集中精力研究企业产权财务理论问题,在此作出约定。(2)关于三个概念等价使用的约定。本书对“正统财务学”、“数理财务学”、“传统财务学”不作区分,视为同等的概念使用,特此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