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溪客家的传统生计

生计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养育、造福人类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运用自然供给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满足生存所需。不同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不同的生计方式形成了各异的生活习惯,孕育了多样的风俗和文化,这一过程也是自然资源社会化的表现。

几百年前客家人来到清溪这片土地,为适应全新的环境、寻觅最适宜的生存方式,他们逐渐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生计方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田已大部转变为工厂用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也在稳步进行之中。

第一节 传统生产资料

对于旧时迁莞后逐渐到平地定居的清溪客家人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是最根本的产业,而土地和畜力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一、生产资料拥有情况

1.土地拥有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前,大部分清溪客家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大都通过租用地主的土地来维持生计。根据《清溪镇志》的统计,土地改革前地主仅占农业人口的3.4%,却拥有48.85%的土地。农民耕种收获的一半多粮食都要作为租金交给地主,余粮往往不够一家人食用,番薯和木薯作为两种最主要的补充粮食,当时经常出现在农民的饭桌上。

访谈资料(访谈对象:松岗西村张爷爷,80岁)

问:您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前村里一亩田可以产多少粮食吗?

答:四五百斤,最多500斤。

问:那个时候要给地主交多少啊?

答:要交两三百斤,交了就没剩多少了,家里吃一阵就没有了。那个时候饭煮得很稀,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儿。

土地改革之后,农民分得土地。1954年,各村成立互助组,互相帮助一同进行农业生产。到了1955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土地收归农业社所有。1958年,清溪进入人民公社时期,由原来的若干个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一个大队,大队之下设若干生产队。到了1980年冬,清溪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可承包给个人耕种。

2.牲畜拥有情况

清溪长期以农业为主,因此,耕牛在犁田耕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牛是农户家中的重要财产和耕田工具。

新中国成立之前,只有中农以上的农户才可能独力拥有一头牛。通常的情况是几个家庭共用一头牛,牛主家通常会要求无牛的农户帮忙做一些活计作为答谢,也可以双方协商后由无牛的农户支付若干酬金。1955年,农业合作社成立,耕牛也折价入社,收归集体所有,当地自此无私人养牛。直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允许私人养牛之后,当地许多农户才自购牛只作为重要的工具,这使得牛的数量增加不少。

二、土地类型及其使用

山地众多、地形崎岖不平,导致清溪的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但大致上可以分为水田、旱地和林地三类。清溪的土壤以红土为主,呈酸性,因此,农民在耕耘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予以中和。经过多年的辛勤开垦和不断的改良之后,这些土地变成了适宜耕种的田地。客家人自迁入后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耕耘,最终形成了以水稻种植的为主的生计方式。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清溪引进了大批工厂和外资企业。大片农田用于兴建工厂、修筑道路。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清溪客家人的生计方式也因此逐渐发生改变。

1.水田

清溪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生长。当地的水田集中分布在平坦、低矮的小盆地中间地带,普遍靠近大小河流或者水库,或者位于方便引入山泉溪流之处。因此,这些田地能得到及时的灌溉和滋养,从而保证了水稻顺利生长。

2.旱地

据调查,旱地的地势通常较高,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番薯、木薯、黄豆、甘蔗、花生和眉豆等。以前这些是主食,现在则通常用作菜蔬或者主食的补充。

整体上说,旱地主要分布在小盆地边缘,处于从水田到林地的过渡地带。清溪地势较低,相比而言,旱田比水田少得多,集中在刘屋、黄屋等村。

3.林地

从旱地往上就是山地了,当地多称之为林地,这可能是由于每处山上都有大片四季常青的树林的缘故。山地是客家人迁到清溪后早期利用的土地类型。据调查,目前已知清溪现存明清梯田遗址2万亩以上。这些梯田分布在海拔150米至350米之间山势较陡之处,集中在银瓶山脉一带,梯田大部分较窄,宽1—1.5米,长5—10米,高1米左右,坡度在25—35度上下。主要种植荔枝、龙眼、木薯、番薯、油茶等。东莞市文物普查一队所写《关于东莞市客家梯田与村落调查报告》。

4.旱地改水田

从1957年开始,清溪公社开始不断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建成了茅輋水库、契爷石水库和三坑水库。这些水库的修建为大规模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得部分土地的类型及用途得以改变。

例如,茅輋水库的修建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农田引水灌溉。在茅輋水库修建之前,刘屋村一直是旱地比水田多。等到水库修好之后,充足的水源使得一部分旱地顺利地变成了水田。同样由于水库的充足水源,大埔村有几十亩旱地变成了水田,而铁场变成了水田的旱地则有700亩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