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设计:城市活力规划样本解剖
- 代阳
- 12字
- 2021-04-03 18:57:25
上篇 城市空间活力的设计理论解读
第2章 人本价值的理论解析
2.1 人本价值的发展演进与本质属性
2.1.1 人本价值的追本溯源
人本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基本理论,早在先秦时代,周武王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是我国关于人本价值概念的最早记载。在我国古代,老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本价值理论的突出代表,他强调人化与物化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是一种辩证的和谐观。
在西方国家中,人本价值理论的最早萌芽发自“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概念。人本价值理论的真正起源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倡导者强调人权高于神权,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倡以人为本位[5]。在人文主义时期,达尔文从生物学家的角度,提出人依赖于自然界,需要和自然界和谐相处。而后哲学家费尔巴哈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并首次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概念,成为19世纪以后乃至现今的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起源,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人作为世界的中心和尺度,高度肯定人的价值,并充分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作用,主张通过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创造去完成个人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的内在需求去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改造。此后,在工业社会时期人本价值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学者将人本价值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相结合,对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论述,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对象性活动,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把自身的需求同自然界规律联系在一起,确立了人在客观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2-1)。
表2-1 人本价值理论的追本溯源
另外,在哲学领域内存在关于人的“理性论”和“非理性论”的观点,很多哲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人本价值理论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黑格尔认为人是被理性支配的工具,理性是支配一切的上帝,他的观点推崇理性哲学,试图用理性来实现人的最大自由化,结果却适得其反,促使工业技术取代了人的主体地位,使人成为理性主义的奴隶。继“理性论”的失败之后,“非理性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其主要代表人物罗素提出,人的智能扼杀了本能,剥夺了人的自由,人还存在着很多非理性的问题,例如自由意识、情感道德、心灵认知和潜意识等,这些都是理性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哲学家尼采提出人要突出自我,反对扼杀自由,他的观点为20世纪的“非理性论”思潮提供了价值观念的基础。哲学家弗洛伊德以其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来提供研究人的本能和潜意识的新视角,开发了“非理性论”研究的新契机,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哲学家马斯洛在其观点中强调人作为个体的情感、尊严和自我成长,突出了个人的主体体验、自由选择、创造和责任等。另外,西方的“非理性论”观点和我国的道家哲学思想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老子用“道法自然”的自然来定义人生观,主张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从哲学的角度体现了人本价值的真谛(表2-2)。
表2-2 人本价值的哲学背景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人本价值反映了价值论上的本位概念,即以人为价值主体,其代表了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是一切客体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6]。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等级的需求满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人本价值理论的产生是在人本思想的影响下,挖掘人的生理、行为和情感需求,发现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渴望,正逐步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
2.1.2 人本价值的当代阐释
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进之后,人本价值的理论研究体系逐渐确立,并成为普遍被认同的价值原则,其强调人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在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人的要素,不能舍本逐末。在当代学术领域中,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人本价值的理论内涵具有不同的见解,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从价值论的角度入手,林德宏教授认为人本价值是指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事物的价值,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属性,并强调人的能动性,人具有依靠自身努力来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着重体现为价值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作用形式。其次,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入手,夏甄陶教授认为人本价值是贯穿整个世界的一项根本原则,人是客观世界的根本,人具有特殊的主体性,其需求和愿望应该得到合理的尊重。再次,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入手,王锐教授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人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一切社会生活都受到人本价值的指导和制约。此外,黄楠森教授从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角度入手,认为人本价值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态度和方式,更是最原始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并对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和作用加以肯定。
结合众多学术研究的观点,笔者认为人本价值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人本价值是一种以人为本位的价值论,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主体地位,并不断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和更新;第二,人本价值强调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人需要得到关爱和支持,人的利益需要得到保障;第三,人本价值强调价值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求,把人作为客观事物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作为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2.1.3 人本价值的构成要素——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
在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价值客体为价值主体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条件,而使价值主体获得需求的满足,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7],结合前文对人本价值理论的缘起和内涵分析可知,构成人本价值的两个基本要素即主体需求和客体属性。
对于本书研究的对象寒地城市空间而言,价值客体即城市空间本身,而价值主体就是城市空间的使用者——人,人本价值导向下的寒地城市活力探讨应该以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通过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各种需求来对寒地城市空间进行优化和改善,达到尊重人、服务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目标,进而对寒地城市空间活力提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使人本价值在寒地城市活力的构建和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涉及环境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诸多领域,应以挖掘和关注人的内心深层次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多种设计手法,满足人们在更高层面上的需求和渴望。
丹麦设计师Nana曾经提出:“功能主义仅是设计的开端”,在现实设计中,还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人本价值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切身体验和情感需求[8]。设计师要有意识地对使用者的感官渠道进行干预,例如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9],要将使用者的这些信息进行整合重构,最终形成使人感觉舒适愉快的设计。当我们将人本价值理论引入到寒地城市空间活力构建中,要注重人的感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关系,使人的感受能与地域气候和社会文化相协调,以人为本位作为衡量当代寒地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指标,开辟当代城市活力研究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