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雪宧绣谱
- (清)沈寿 张謇
- 903字
- 2021-04-04 12:28:31
架
【原文】绷架三足,外[1]二内一。高二尺七寸,内足准[2]外足之中,横距一尺二寸。外足纵当[3]二:下当方,距地一尺,上当圆,距下当一尺三寸,用以悬拭手之巾。横当下一,与纵成丁字形,以属[4]内足。架面纵长二尺一寸,广三寸,厚八分。此就中人身度言之。若过若不及架高之度,可量为加减。坐[5]同。架不欲高,高则抬臂失平,久之胁掣[6]而酸,至于痛。更不欲低,低则目趋近绷,背必俯,俯则肺气郁,久之内伤而外偻[7]。
【注释】[1]外:左右边。
[2]准:对准,正对。
[3]当:同“档”。
[4]属:连接。
[5]坐:坐具。俗称凳子,高一尺四寸。
[6]掣:牵引,拉。
[7]偻:脊背弯曲,驼背。
【译文】绣绷支架有三只脚,外侧两只内侧一只。外脚长二尺七寸,内脚位于两外脚之间,距外脚一尺二寸。两外脚间有两纵档:下档为方形,距地一尺;上档为圆柱形,离下档一尺三寸,用以悬挂擦手的毛巾。底部有一横档,与下档形成丁字形,连接内脚。架面长二尺一寸,宽三寸,厚八分(架的垂直高度为二尺六寸二分)。此乃依照常人身高所制,若身材过高或过矮,可酌情增减高度。坐具也是如此。绷架不宜过高,否则手臂抬升失去平衡,时日一长,腋下肌肉会产生酸痛感。绣架更不宜过低,否则眼睛为了凑近绣绷,背部必然下弯,时日一久,肺气郁积导致产生内伤,还有佝偻之患。
◎绣架
为便于刺绣者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刺绣,绣架有多种规格,且组装和使用都较为简便。传统手工绣架最常见,应用最普遍。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绣架也较为流行,如立式绣架和台式绣架等。这类绣架多以实木为材料,表面光滑,坚固耐用,常用于十字绣和其他较硬质地底料的刺绣。台式或立式绣架都可以调节绣框大小,适合不同尺寸的绣布,绣框可以作360°旋转。此类绣架可双手同时绣花,自由翻转。
□ 传统手工绣架结构图
□ 绷凳
绷凳起支撑绣绷的作用,又叫“三脚凳”,实木刨光,一般不上漆着色。架的高低可以根据绣工的身高来调整,架的一旁可以用铰链装一活板,取掉绣绷之后,可以改作课桌。
□ 立式绣架
立式绣架的一般高度为78cm,有七个调节孔,有七档高度可调。它可以调到台式绣架的高度,作为台式绣架用,也可放在地上使用。
□ 台式绣架
台式绣架的一般高度为52cm,有五个调节孔,有五档高度可调,通常放在床上或桌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