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歌,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想起祖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大河”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永恒的乡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家乡的河,对不同的人而言,家乡的河或许是具象的,彼此之间并不一样。但是有一条“大河”却能超越具象,上升为民族精神并在每个人心中引起集体的共鸣,这就是纵观南北数千里,流淌数千年,集无数中国人经验与智慧于一体的京杭大运河。众所周知,大运河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维护国家完整统一、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元素,是先人留给今人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足以光耀千秋,永存于世。

在封建时代,王朝统治有赖于漕运,漕运畅通有赖于河道治理,因此运河水利治理是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北运河在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最北部的一段漕运河道,北近京师,南达河海,是人员往来和各种物资汇总之区,文献上称其为“万国朝宗之地”。俗语说“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历史上北京城的发展和繁荣一刻也离不开大运河的经济支撑作用。同样,作为北京地区的漕运
通道,北运河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北运河漕运始自于金代潞水漕运,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同样借助漕运维持都城繁荣和国家运转。北运河是京师附近最重要的漕运通道,而运河河道治理关系到漕运畅通与否,进而影响到国计民生,因此历代王朝均十分重视北运河河道的治理。关于北运河河道治理,历史没有专门水利治理的志书,关于其治理多散记于各类漕运文献当中,或者存在于关于河流水利治理的文献当中。或许基于历史文献缺乏与零散的缘故,在近现代关于运河的研究当中,对于北京地区运河的各类研究文献,多关注北京城内及城郊的运河河道治理和变迁,北运河河道治理和变迁却成了一个研究的“盲区”。在目前关于北京地区的河流水系研究中,永定河、温榆河、通惠河、坝河等河流都有专门论文或著作问世,但关于北运河的研究成果却十分稀少。可见,关于北运河河道治理和河道变迁的研究十分薄弱。

鉴于前人对于北运河研究的不足,本书重点对漕运时期北运河河道的治理和变迁进行了专门研究。北运河的漕运时代,是指自金代北京正式成为封建王朝都城以后,潞水实行漕运开始,历经金元明清四朝,在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北运河一直发挥漕运作用的时期。虽然北运河号称运河,但其本身却是一条自然河流,作为漕运河道以后,因漕船航行需要,北运河河道受到人力的强烈干预,河道形状和变迁均呈现出迥异于纯粹自然河流的面貌。运河治理和变迁属于古代水利工程治理方面的重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完善,北运河的治理和变迁过程为此提供了一个非常完好的案例。

本书在内容上按照时间顺序重点研究了漕运时代北运河治理和变迁方面的四个问题。首先,本书对北运河实行漕运以前的运河水道治理和变迁进行梳理和研究。正如一个人对于远处事物只能观测其轮廓一样,早期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漕运状况同样是模糊不清的。基于历史的久远,文献的简略,我们只能对北京地区早期的运河河道做一个整体上的描述性研究。本书主要研究了三国时期曹操开凿的泉州渠和辽西新河,隋唐时期的永济渠北段和辽代的萧太后河。其中,本书对永济渠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宏观分析,而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细致考察,利用考古学、地名学、文献学、田野考察等方法对隋唐时期永济渠最北段河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次,本书对金元时期北运河河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金代海陵王迁都燕京,利用潞水实行漕运,元朝统一天下,定都大都,继续实行漕运制度,潞水仍旧为重要漕运河道。由于文献记载简略,今天难以了解金元时期北运河河道的详细情况,因此金代潞水河道治理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难以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书根据北运河水文特点和明清北运河治理办法,借助元代文献中关于治河的记载,利用文献学、考古学、地名学、地貌学和环境生态学方法对金元北运河河道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对金元时期的潞水河道进行了复原,明晰了金元时期河道变迁规律,同时合理地解释了金代漕运实行春秋两运的内在原因。

明代是漕运制度走向完善的时期,运河治理水平也在前代基础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段。明朝定都北京,利用大运河漕运向北京运输漕粮,维持都城运转。明代对于北运河的治理在元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北运河河道走向,奠定了今日北运河河道的基本水系格局。而且,在北运河堤防治理和河道泥沙疏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通惠河重新开通,通过建立系统的河道治理制度,其漕运功能一直延续到清末。

清代是北运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也是北运河河道变动比较剧烈的时期。康熙、雍正年间对于北运河堤防治理采取了开挖减河疏洩洪水的办法,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夏季汛期北运河中段泛溢决口的问题。自乾隆以后,随着清王朝国势日衰,运河漕运也开始走向衰落。巧合的是,自清中叶开始,北运河河道也开始发生变化。如乾隆年间温榆河与潮白河汇合口因潮白河河道东摆而从北关迁移至杨坨村附近,嘉庆年间张家湾段北运河河道东移沿温家沟河道南下,同光年间潮白河多次向东决口,都表明了北运河河道变迁进入相对活跃期。清代北运河变动最明显的现象是潮白河开始向东摆动的趋势,同治以后潮白河多次决口进入箭杆河,清政府多次堵筑潮白河,竭力使之回归北运河故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潮白河决口趋势不可更改,终于在1939年脱离故道,夺箭杆河河道南下,结束了长期与温榆河合流的历史。雪上加霜的是,整个运河漕运同时受到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咸丰年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对运河漕运形成巨大打击。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兴起对运河漕运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最终替代漕运。由此可见,漕运衰落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有自然变迁的原因,天道变化与社会更替决定了漕运必然走向终结。

最后,本书对北运河河道治理和变迁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从时间上对于金元明清历代治河的手段和河道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明晰了不同历史时期运河治理和变迁的特点。从空间上对于运河水源治理、河道疏浚、河道形态,以及不同河段的治理方式均进行了总结,明确了运河治理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北运河漕运功能自金代潞水实行漕运开始,至清末北运河停止漕运为止,通漕时间长达750多年。运河水利工程治理是运河漕运能够得以持续进行的前提,也决定了漕运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对运河河道治理和变迁的探索无疑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运河文化内涵。从漕运时期北运河治理和河道变迁的历史情况来看,运河治理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和改造的结果,运河漕运功能的发挥凝结了古人无穷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和水利治理的哲学观念。今天京津地区的北运河已经失去了漕运功能,但是其所具有的遗产功能和文化功能却日益凸显。其中,运河水利文化中所蕴含的运河治理经验和智慧对于今天水利治理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015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东迁通州,这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历史性转折,北京城市格局也发生重大转变,拥有3 000年城市史的北京城首次从永定河冲积扇扩展到潮白河冲积扇。毋庸置疑,北京所拥有的近千年的运河文化将成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通州是大运河北端的漕运码头,北运河上曾经帆樯林立,景色壮观。清乾隆年间,朝鲜使臣朴趾源来到潞河边,曾写下了“不见潞河之舟楫,则不识帝都之壮也”,“潞河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的千古名句,由此可想象古代潞河漕运之盛景。北京是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运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典型范例。在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当中,北京市提出建设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的三大文化带发展战略。北京市所拥有的深厚运河文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传承和弘扬,希望本书的探索能够有益于北京运河文化研究,能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