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汉字结构

一、什么是汉字结构

汉字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书写结构,如“态”,可理解为“心大一点”,常用来劝告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臭”,俗语说“自大加一点”。“教”,有人解释为“讲孝道,有文化”。此类分析其实大多是为了说明某一思想理念,或只是简单地说明某字的写法,其历史悠久。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将“武”字拆分为“止”和“戈”,意为停止战争。其背景是晋楚邲之战后,楚大胜,大夫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他建议将晋人的尸体堆成高台,留给子孙看,以炫耀武功,威慑诸侯。而楚庄王以解释“武”字的方式表达了以战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的思想。因此,“态”“臭”二字的解说是为了劝导人们修养德行;“教”的分析流露出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对文化的崇拜意识。可见,此类对汉字结构的分析都明显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并非是字形结构本身所要传达的意义,也就是说不一定完全符合造字时代的情况和造字者的用意,但它成了一种宣传某种理念或制造某种文化样式的工具,后者如文化塑造中的字谜、游艺等形式,它们也以书写结构为基础。若要探究字形本应表达的意义,就必须要了解造字结构。

第二,造字结构。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符与其所表示的词的本义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注意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如《左传·宣公十五年》“反正(image)为乏(image)”、《左传·昭公元年》“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者谓之公”等。后人对汉字分析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出了汉字结构理论“六书”。如果按照“六书”理论来解析“照”“臭”“教”“态”,就分别是:从火昭声,形声字,照耀。从自(古“鼻”字)、从犬,会意字,本义为闻,是“嗅”的古字。从攴(pū)、从image(jiào,从子,爻声。《说文解字》:“放也。”仿效),image亦声,是形声兼会意字,甲骨文作image,教育或效法。“教”字的写法是讹变的结果,并非由“孝(image,从老省、从子)”和“文”合成。“态”实为“態”的简化字,从心能声,形声字,意态。

汉字结构实分两端,书写结构的分析以楷书为对象,且不分繁体字和简化字,舍弃了本字的形义关系,因其与造字无关而成为文化塑造的来源,此问题在前一章已有详细介绍,故以下不赘述;而造字结构是汉字文化蕴含的载体,前文虽已提及,但本教材主要介绍汉字与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故必须首先讲述“六书”理论中的四种造字法,提供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探求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六书”理论

(一)“六书”理论溯源

“六书”一词始现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未有具体说明。汉代时,治经盛行,有学者对“六书”进行研究,有的只确定名目,如班固《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所规定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时引郑众《周礼解诂》所规定的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有的既有确定的名目,也有具体的说明和研究,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并首次对六书进行界定,举例分析,影响后世,成为汉语文字学建立的基础。

三家名目次序虽略有差异,但实出一源,即汉刘歆的《七略》。如《汉书·艺文志》本于《七略》,郑众之父郑兴和许慎之师贾逵皆为刘歆弟子。清代学者为了便于研究,取许慎所定的名目和班固所排的次第,定“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戴震称之为“四体二用”。“四体”即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即两种用字法,指转注和假借,因二者与汉字结构无关,故在此不提。

(二)四体

“四体”的“体”应指主体,可见造字法之重要。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表示法到复杂表示法的演变过程,这是社会发展促使先人们认知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充分显示了造字者的聪明智慧。

1.象形:《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的特点是画出事物,线条随物而弯曲,如日(image)和月(image)分别像一轮太阳和一弯弦月。它分为独体象形字、合体象形字、转意象形字和变体象形字。以下仅列举象形性较强的甲骨文和金文。

(1)独体象形字:此类字的所有线条组成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如:

山: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水:甲骨文image ,金文image

木:甲骨文image ,金文image

人:甲骨文image ,金文image

女: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自(“鼻”的古字):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又(“右”的古字,右手):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止(“趾”的古字):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其中“又”“止”的古字皆以三个指(或趾)头表示五指(或趾),这是以偏概全的做法,因为数字三表示多。

(2)合体象形字:画成事物的轮廓,再借助主体事物来帮助表义。前者为本体,后者为衬体。若没有衬体,就不明本体所象何物。如:

石: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州: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眉: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果: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瓜:金文image

此五字若没有衬体“厂”“水”“目”“木”及像藤蔓的符号,就不知本体所指为何,故而衬体提示表义范围,不可或缺。试比较金文image和小篆image,其上半部分相似,皆像圆形、内有颗粒状的实物,但区分不清,只能借助于下半部分的“木”和“肉”字的提示,方知二者分别是“果”和“胃”字。由此可见,大千世界不乏相似之物,古人应用了事物分类的办法将它们归入到相应的偏旁部首,从字形结构内部体现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人类的认知水平。

(3)转意象形:此类象形字所表示的词义并非字形表面的意义,而是与字形相关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如:

大: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小: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长(長):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高: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齐(齊):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大”以像伸开四肢的成年人形象的样子表示事物的性质超过一般或所比对象;“小”以像尘粒状的方式表示细微、细小;“长(長)”以像人长发状来表示长远义;“高”以像建于高台之上的房屋之形象征离地面远;“齐(齊)”以像禾麦之穗而象征齐平。这些字皆以像具体事物的构形而抽象地显示其所属的性质,因此其形义关系较为间接和抽象,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具有想象的张力。

(4)变异象形:甲骨文、金文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异体字较多,如甲骨文“灾”的异体字有image(从宀从火)、image(从火才声)等。此类异体字不影响意义。但少数字通过字形的改变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具体分为转体象形、变体象形、减体象形三类。

大: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屰: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夭: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交: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

“大”本像伸开四肢的人体,当把它稍加变形后,就变成另外的字。颠倒过来就是“屰”,后作“逆”,《说文·屮部》:“不顺也。”属转体象形。倾斜双臂就是“夭”,像行走时两手摇摆形,《说文·大部》:“屈也。”弯曲义。将下肢相交就是“交”,《说文·亠部》:“交胫也。”即脚胫相交。此为变体象形。

木:甲骨文image ,金文image→片、丬:甲骨文imageimage

门(門):甲骨文image ,金文image→户:甲骨文image

“木”字左右对称,指树,从中间纵向剖开成“片”字,《说文·片部》:“判木也。从半木。”剖开,分开。“门(門)”字指开两扇的大门,取其一半后为“户”,指单扇门。此二例是将原字拆解而成,为减体象形。

2.指事:《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的特点是字形在像与不像之间,需要仔细观察,方知字义。如上(image)和下(image)以长线、短线位置的不同来表示两个相反的方位。它分为纯粹性的指事性符号、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两种类型。

(1)纯粹性的指事性符号

一、二、三、四(image)、五(imageimage)、六(imageimage)、十(imageimage

(2)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

寸:小篆image,以象形字“又(image)”为基础,在寸口处加指事性符号;

刃:甲骨文image,小篆image,皆以象形字“刀(image)”为基础,在刀刃处加指事性符号;

亦: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皆以象形字“大(image)”为基础,在两腋处加指事性符号,此字后作“腋”;

本、末、朱:金文分别是imageimageimage,皆以象形字“木(image)”为基础,在树根、树梢、树干处加指事性符号,其中表示树干之义的“朱”注59后作“株”。

象形字和指事字皆为独体字,它们是早期的、比较原始的文字,形象性强,但表义有限,因此在汉字体系中数量较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维的发展,大量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复杂和抽象的意义仅靠这两种造字法就无法得以表现,于是出现了一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造字法——会意。

3.会意:《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huī)。武、信是也。”会意字的特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或同或异的字符组合而成,表达一个新的意义。分类标准有二:

第一,按构字部件的同异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前者如:鑫,林、森,淼,炎、焱(yàn,光华,火焰),垚,从、比(image)、北(image,后作“背”),羴(后作“膻”)、鱻(后作“鲜”)等。后者如:逐(甲骨文image,从豕从止;小篆从辵从豕)、逸(image,从辵从兔)、进(進,甲骨文image ,从止从隹;金文image,从辵从隹)。此组字皆与行走有关,故从止或辵。辵,甲骨文image,从行从止,像人行走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故义为乍行乍止。其余字符豕、兔、隹所指各有特点:豕,笨拙迟缓,故易追,被选为“逐”的构字部件。当然“逐”的异体字还有image,以鹿为追逐对象,但因鹿轻盈迅速,与豕相比表义方面就逊色一些,故而被淘汰。兔,能跑善跃,逃跑迅捷,被选为表示逃跑的“逸”的构字部件。隹,一种短尾鸟,能进不能退,作为“進”的构字部件理所当然。由此可见古人观察之细致,联想之丰富,表现之生动。囚,甲骨文image,从人在囗(wéi,后作“围”);安,甲骨文image,金文image,皆从宀从女。二字异义,但从构形上看,部件相类:囗和宀,表示所处环境;人和女,表示环境中的主体,但貌似相类的部件在细微处存在着差别,故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囚”表示人处于封闭的环境而失去了自由,“安”表示一女子安然地身处家中。从两个不同字形的相关相异之处来体现字义上和感情色彩上的差异,可见造字者的整合思维发挥了作用。

以上各例证明了汉字不是被一个一个独立创造的,而是被一类一类联系起来创造的,这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第二,按产生时间的早晚分为早期会意和晚期会意。前者如“第一”中所举的例子,它们皆以形象化的方式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具有象形色彩,可称为以“形”会意者。后者如:尖、卡、歪、孬、楞、劣、掰、擤、甭、吋、浬、瓩、嗧等,皆以各个部件独立的意义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其中的“甭”还是“不”和“用”的合音字,类似的还有“嫑”“嘦(jiào)”等,这些字是为了记录方言词而造的。“吋”“浬“瓩”“嗧”是为了记录外来量词而造的,每个字都有两个音节,认读时应还原为“英寸”“海里”“千瓦”“加仑”(瓩、嗧,也是合文)。此类会意字直接综合各部件之义而成新义,可称为以“义”会意者。

以“形”会意向以“义”会意的转化反映了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形象性减弱,抽象性增强。

象形、指事和会意都是以形表意的造字法,这种纯粹的表意造字法无法适应语言中有音但不能望文知音,有义但意义抽象不易表示的造字需要,于是一种兼有音义的造字法产生了,即形声字。

4.形声:《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的特点是以一个表示事类的字作形符,取一个表音的字作声符,二者合成即可。“江”“河”皆以水为形符,表示与水有关;又分别以“工”“可”作声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音古今变化,形声字声符的表音作用已经弱化,因此不能以今律古。“工”“可”在造“江”“河”二字的时代是表音的,不能因为今音有别就忽视了它们的表音作用。另外,事物的不断变化也会使有的形符失去表意的作用,如“镜”“杯”中的“金”“木”在今天已不能表示其意义范畴了。所以,动态地认知形声字很有必要,至少我们应该知道在造字时代,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是表意、表音的,也应该知道形符不能完全透露出具体的意义,而是表示意义范畴,如“水”“金”“木”等只能说明以此为形符的字所属的类别而已。

形声字的结构分为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

(1)一般结构:形符和声符的分布平衡对称,共有三大类:左右、上下和内外。

左形右声:江(河)、镜、杯、脖

左声右形:攻、颈、切、都

上形下声:草、管、巍、宇

上声下形:婆、裘、勇、型

内形外声:凤(鳳,从鳥凡声)、问、闻、辨

内声外形:圆、里(裏,从衣里声)、匣、阁

(2)特殊结构:形符和声符的分布不均衡,共有三种情况。

形符偏于角落:修、脩、条(條)

三字皆攸声,各字右下角的“彡”“肉”“木”为形符。

声符偏于角落:从(從)、徒、徙

三字皆从辵,各字右上角的“从”“土”“止”为声符。

形符和声符穿插:游、随(隨)

游,从image(yǎn,旗帜飞扬貌),汓(同“泅”)声。随,从辵,隋声。

除了特殊结构对形声字的分析造成障碍外,省形、省声和亦声也是值得关注的,否则析字不免失误。

省形:指形声字的形符不完整,一般是为了书写方便或结构匀称而省略的。如“考”,从老省,丂声。“凰”,从凤(鳳)省,皇声。

省声:指形声字的声符不完整,一般也是为了书写方便或结构匀称而省略的。如“劵”(后作“倦”),从力,卷省声。“融”,从鬲,蟲省声。

亦声:指形声字的声符兼表意。如“汲”,从水从及,及亦声。“娶”,从取从女,取亦声。

四种造字法中,形声是最能产、最完备的一种。“最能产”表现在字符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充当形符或声符,灵活便捷地结合成一个音义全息的新字,如“女”在“妇(婦)”中为形符,而在“汝”中为声符。不仅如此,单字和单字的组合可以不断地生成具有层级的形声字,如:父+用→甫+寸→尃+水→溥+艹→薄+石→礴……。如此就能创造出大批的形声字,所以其所占比例不断增长,逐渐成为造字法中的佼佼者。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认为,在商代甲骨文中,形声字仅占总字数的20%左右。秦篆时,形声字数量大增,在《说文》中占82%。注60南宋郑樵《通志·六书略》对23000个字中的形声字进行统计,其占比为90%。裘锡圭统计,在1952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常用字表中的2000个字中,形声字占74%。“最完备”表现在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合,便于识读,弥补了以前只知其义而不知其音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