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五律的平仄

一、学诗门径

《红楼梦》中有一章写了香菱学诗的一些趣事,不仅展示了香菱的聪慧,也道出了学诗的门径。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初学诗,当先学五律,次学七律,再学七绝,这是学诗的不二法门。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先从五律讲起。掌握了五律的平仄,再根据“一句之中,平仄相间”的原则,只需要在每个句型前加上相应的两个平仄就是七律的平仄。

二、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共有四个句型,具体如下:

〇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〇表示此处可平可仄,下同。)

上面四个句型进行一些变化,就变成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具体如下:

1.首句仄起仄收式

即第一句第二字为仄声,第一句最后一字为仄声,又称为“不入韵仄起式”。五言律诗以这种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式为正格,最为常见。

(〇字下加△,表示押韵的韵脚,下同。)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在这首诗中,首句第二个字是“破”,为仄声,因此是仄起;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在”,为仄声,因此是仄收。仄收的句式是不入韵的,此类的五律称为“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

特别要注意:“国”、“木”、“别”、“月”、“白”、“欲”、“不”等字都是入声字,为仄声。在现代汉语中读去声的“胜”在此处读平声。

2.首句仄起平收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〇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此类句式为仄起平收式,首句需入韵,故被称为“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特别要注意的是:本诗中“白”、“达”均为入声字,为仄声。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〇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本诗中的“接”、“合”、“隔”在平水韵中为仄声;“分”、“看”在平水韵中为平声。

3.首句平起仄收式

裴迪书斋望月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本诗中“独”、“鹊”、“夕”为入声字,在平水韵中为仄声;其中“重”在此处为平声。

4.首句平起平收式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平平仄仄平,〇仄仄平平。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平起平收式”首句需入韵。本诗中,“隔”为入声字,故为仄声。

以上是五律的四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中,第一式和第三式最常见,第四式次之,第二式较少。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以上举例所选诗歌都是没有变通之处的正格;又因入声字现已不为人们所熟悉,故在诗后阐述中将入声字注明,以便大家看清诗句中的平仄分布。下节所讲七律也依此惯例,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