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沟通礼仪规范

日常社交礼仪规范与日常工作的行为规范在许多方面是互相融合、互相统一的。这是人类社会活动、人与人相互关系文明化的体现,也是人性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日常沟通礼仪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1.称呼礼仪

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在社会地位、人格、才能等方面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渴求尊重的心理,又常集中表现在对称呼的重视上。因此,在日常社交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得体地使用谦称和敬称。

(1)谦称。谦称是抑己,以间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谦称自己,最常使用的是“我”、“我们”。目前尚流行一些古人的谦称词,如“敝人”、“在下”、“愚”、“晚生”等。

(2)敬称。通常所用的词,如“您”、“您老”、“您老人家”、“君”等,都表明说话人的谦恭和客气。

(3)职业称谓。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往往习惯于职业称谓,这带有尊重对方职业和劳动的意思,同时,也暗示了谈话与职业有关。如“师傅”、“大夫”、“医生”、“老师”、“律师”、“法官”等,同时在前面可以加上姓氏。有时,还可以用“博士先生”、“教授先生”等称呼。

(4)亲属性称谓。对非亲属的交际对方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不仅可以表示尊敬,还能传达某种亲情。这种称谓法,常用于非正式交际场合。

2.介绍礼仪

自我介绍时,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如果对方表现出结识的热情和兴趣,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介绍一下对方关心的问题:例如,自己的原籍、毕业学校以及学习情况、工作经历、兴趣特长等。不过,切忌信口开河、过分表现自己,应该在介绍完时表示“请多多指教”。另外,重要的是使对方记住自己的名字,因此要对自己姓名的字,尤其是冷僻字加以必要的阐说。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介绍规则:

(1)将男士介绍给女士。通常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并引导男士到女士面前作介绍。介绍中,女士的名字应该先被提到,例如:“王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经理。”

(2)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者先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3)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除了在社交场合,其余任何场合,都是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

(4)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在两个妇女之间,通常先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如果未婚的女子明显年长,则先将已婚的介绍给未婚的。

(5)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6)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为他人作介绍时,手势动作要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新结识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介绍人在介绍时要有先后顺序,语言要清晰明了,不含糊其词,以使双方记清对方姓名。在介绍某人优点时要恰倒好处,不宜过分称颂而导致难堪的局面。

作为被介绍的双方,都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双方都要正面对着对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长者外,一般都应该站起来,但是若在会谈进行中,或在宴会等场合,就不必起身,只略微欠身致意就可以了。如方便的话,等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人双方应握手致意,面带微笑并寒暄,如说“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很荣幸”、“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如需要还可互换名片。

3.致意礼仪

见面时,向对方致意,表示尊重的礼仪有很多种。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和规范。现代见面时的致意礼仪,较通用的主要有:名片礼、握手礼、鞠躬礼、抱拳礼、合十礼、拥抱礼、吻礼,等等。

了解生活中的沟通礼仪,才能避免出错,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愿意与你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