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诚与痛苦》: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人说真话的游戏
- 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
- (美)M.斯科特·派克
- 5875字
- 2020-09-25 15:57:11
真诚可以让你成为真实的自己,保持自己的灵魂。
1990年1月29日,星期一。
《美国今日新闻》用一整版刊登了一则广告。在版面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几行清晰的小字,那是美国邓白氏集团的名字。
邓白氏集团是世界著名的信用管理公司,堪称行业巨头,而版面的其余地方只印了几行粗体字:
我正乘飞机穿越内布拉斯加州上空,距地面三万英尺,听起来,邻座男人似乎能给我带来一些机会。
我想请他喝杯酒,不过,这之前,我必须先借故离开,打一个电话。
我打电话给邓白氏,查询该男子公司的信用。
三分钟后,我回到座位上,并请最好的新朋友喝了杯啤酒。
这个耗资不菲的广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不经意间暴露了人与人交往存在的问题:
其一,一个人主动结交你,可能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他喜欢的也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能从你身上捞到的某种好处。
其二,说假话的人越来越多,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当真诚缺席之后,虚伪便开始主宰心灵。
其三,虚伪并不是赤裸裸的,总会穿上“礼仪”的外衣。不过,在表面的客客气气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上三点就是当今人际关系面临的现实。我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听任这种情形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人性中的真诚、善良和美好会被摧毁殆尽。
我们的真诚正在流失
绝大多数人认为,人际交往需要礼貌和良好的教养,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广告中,那个商人的行为可谓周全得体:他离开座位时,先道了歉;回来后,又请邻座的人喝酒。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礼貌和有教养,但问题是,态度友好并不代表内心善良。他道歉离开的目的,是为了去调查对方的信用等级;他请人喝酒,更像是在布下圈套。他与对方建立关系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虚伪、狡诈、算计和谎言。他与对方的关系,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
每个人都活在关系中,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存。任何两个人以上的交往,都是在形成关系。就拿广告中的那位商人来说吧,他受雇于某个公司,与公司形成了关系;他乘坐飞机,与航空公司形成了关系;他给邓白氏集团打电话,与这家信用管理公司形成了关系;他打电话本身,也是与电信公司形成关系;而他请邻座乘客喝啤酒,又与某位啤酒生产商形成了关系。不仅如此,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一个更大的关系作为背景,那就是社会。
人活着,就是在不断建立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人生的饱满,其实是关系的丰富。真诚的关系能够给人带来坚实的存在,而虚伪的关系注定会扭曲人性。
这个广告之所以引起我的不安,是因为它堂而皇之地宣扬:人可以用“礼仪”作为幌子,与别人建立虚伪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始终处在欺骗与被欺骗、利用和被利用之中,时时刻刻胆战心惊,不敢敞开心扉,不敢说真话、实话和有良知的话,因为稍不注意,就会遭人暗算。于是,我们只能将自己深深隐藏起来,在焦虑和恐惧中,用满嘴假话、空话和违心的话来保全自己。哪里还有真话和真情呢?置身于这样的关系中,如果谁还认为生命能健康成长,人性能正常展开,他很可能已经病入膏肓。
这个广告令我如此不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于广告中的场景,大部分人早就司空见惯,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忡忡的地方。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不是礼仪,而是真诚。
礼仪虽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滥用,反而会钳制住良知,成为捆绑生命的绞索,让人变得虚伪。缺乏真诚的礼仪足以使人沦为“礼貌的僵尸”和“礼节的傀儡”。
而目前的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话和真情就如同原始森林,遭到无情掠夺和肆意砍伐,日益贫瘠,真诚更是如同珍稀动物一样,濒临灭绝。我们的时代不仅在商业的世界,更是在精神的世界中进行着疯狂大甩卖,真话和真情正以低廉到可笑的价格被抛售,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商人不顾廉耻地贩卖假货;记者为了迎合读者,小心翼翼删除真相;政客用几块砖勉强垒个鸡窝,却把自己的政绩吹嘘成一座宫殿。
随着真诚日渐流失,精神世界普遍的沙漠化,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谎言与虚伪、狡诈与欺骗、利用与被利用,我们的内心势必越来越孤独、寂寞、空虚,也越来越焦虑、不安和恐惧。
从事心理治疗多年,我深知: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真诚,充斥了太多的说教和虚情假意,孩子的性格就会扭曲;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真诚,总是欺骗、试探,彼此缺乏信任,婚姻注定要出现危机;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满机谋算计,我欺骗你,你利用我,诚信的基础被摧毁,人们就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不真诚是心理疾病的“根”
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人说真话的游戏。
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成因,是长时间浸染在不真诚的关系中自欺欺人,导致人的愧疚积聚,内心扭曲,以至于所见和所想完全与客观事实不符,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让病人说出真相。他们必须敞开心扉,对患者开诚布公,与他们建立起真诚的关系。只有在真诚的关系中,患者病态的心理才会慢慢恢复,因为在不真诚的关系中,真诚关系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治愈力。
如果心理医生不能用真心和真情对待病人,治疗效果几乎为零。其实,不仅是心理医生,父母对待孩子、丈夫对待妻子、妻子对待丈夫等各种关系,都需要真心与真情作为基础。
可以说,真诚是生命的药,而“不真诚”则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
每个人的关系都是由内而外逐渐展开的,在表层关系上,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戒备心理,各自都戴着一层保护的“外壳”,所以,表层关系中的不真诚固然会给人造成负面打击,但不至于是毁灭性的。而最致命的打击,通常发生在这类时刻:当你以真心对待他人时,却遭受了欺骗;当你付出真情时,却被愚弄。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内层的亲密关系中,比如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亲密关系是生命的内核,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承受住外界的欺骗和谎言,就是因为他们还可以从亲密关系中听到真话、感受真诚,以此滋养生命。一旦亲密关系也被谎言和欺骗攻陷,生命的内核被破坏,他们的精神也会随之崩溃。
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不真诚的行为都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我曾经治疗过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姑娘,她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进入亲密关系,以至于直到30岁还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爱丽丝长得非常漂亮,追求者众多,其中不乏她很喜欢的,但每次当关系逐步深入时,她都会忍不住逃离。
爱丽丝还告诉我一件事,她小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后来因为特别喜欢《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奇幻小说,才改名叫“爱丽丝”的。
根据我的经验,女性无法进入亲密关系,往往是因为童年时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爱丽丝的父亲是一位政客,在家里非常强势,母亲对他唯命是从。为了弄清楚父亲对爱丽丝的影响,我问她:“你想到父亲时,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后,爱丽丝回答说:“一根羽毛!”
“什么?一根羽毛?!”我很惊讶。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每次想到父亲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根羽毛。”爱丽丝说。
“小时候,你经常与父亲交流吗?”我问。
“我不知道说教和讲大道理,算不算是一种交流。如果算,那他每天都会和我交流;如果不算,那我们就从来没有交流过。”
“你的意思是,每次都是你充当倾听者,他从来不听你讲话吗?”我小心地问。
“是的,他总是喋喋不休,要求我这样,要求我那样,从来不问问我心里是怎么想的。”爱丽丝回答道。
“爱丽丝,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以肯定你与你的父亲根本没有交流。也许这就是你一想到他,脑海里会浮现出一根羽毛的原因。羽毛是飘浮不定的,代表你与父亲的关系若即若离,他一直在你的眼前,但却只像一根飘浮的羽毛,无法走进你的心里。”
“没错,父亲从来都不会向我敞开心扉,而且他说的和他做的并不一致。一次,他竞选失利了,连我的同学都从电视上看见了他一脸沮丧的样子,但在我面前,他却依然装腔作势。”
“也许,你的父亲是不想让你替他担心吧。”我说道。
“但是,家人之间不是最该坦诚相待的吗?”
爱丽丝的话,正戳中了问题的实质,而这也是她无法进入亲密关系的原因。在健康的家庭中,父亲与女儿的交流是真诚的,没有伪装和虚假,所以父女间的关系也会是牢固的、值得信任的。因为这种关系,女儿能获得强大的安全感,而有了这种安全感,她才能变得自信,并敢于信任他人,这是成长的重要根基。与此同时,她还能从中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将生命在另一种亲密关系中展开。遗憾的是,爱丽丝的父亲一直以假面目示人,没有敞开心扉与女儿进行真诚的交流,更不曾倾听她的心声,只会喋喋不休地说教。所以,他的形象才会在女儿心中变成一根羽毛,虚无缥缈,不真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长久处在这种关系中,爱丽丝一方面对异性缺乏了解和信任,对爱情心存恐惧;另一方面却对虚幻的世界入迷,这就是她沉迷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并改名的原因。
爱丽丝与父亲的关系原本是她生命的内核,她精彩的人生本该从这个内核逐次展开。只可惜这个内核却由于掺杂了太多虚假而遭到了破坏。如果不及时修复,爱丽丝不仅很难与异性建立起亲密关系,她的生命也将难以向外延展。
真诚,并不是不发火
“真诚”,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是个老派而古怪的词,或许有些人早就把它当成过时的东西了。但现在,我将重新定义“真诚”,使这个词焕发生机。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需要礼仪和教养,是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或是为了避免产生冲突。社交场合中,礼仪和教养不可或缺。但是,当我们想建立更深入的关系时,仅仅靠礼仪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以真心对真心,以真情对真情,真诚相待。尤其是在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中,失去真诚就失去了一切。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绅士风度津津乐道,在很多人看来,绅士风度就意味着始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遇到任何事不愤怒,也不发火。19世纪的英国绅士奥利弗·哈瑞福说过:“真正的绅士,从来不会无意识地伤害别人的感情。”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绅士风度的实质,而关键就在于“无意识”。
什么是“无意识”?就是没有察觉,浑然无知,比如自己做了一件事,却没意识到为什么要做,在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没有深入了解时,就已经懵懂地行事了。心理医生都深谙一点:人的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由自己也无从察觉的隐藏动机引发的。人们去做某件事情时,会有一些表面的原因,这些是能被意识察觉的,也是能说出来的,但是在这些原因的背后,必然还隐藏着上千种看不见的原因。看得见的原因如同海面上的波涛,看不见的原因则是大海深处涌动的暗流,这力量洪荒、原始,却不可抑制地推动着人们的言行。在深层的原因中,往往隐藏着生命的秘密,而心理医生的任务,就是让病人透过表面的原因看到深层的原因。
《托马斯福音》中写道:“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所谓呈现内心,就是将“无意识”的东西转化为“有意识”,改变无知无觉的状态。弗洛伊德说:“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塑造有意识的思考能力,从而使这些思考代替他们的症状。”如果不这样做,人会永远浑浑噩噩,哪怕被摧毁了,都想不通其中缘故。前面说到的爱丽丝,她之所以求助心理医生,就是为了找出自己行为背后的“隐藏动机”,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每到感情的关键时刻,就会“无意识”地转身逃跑。她本人其实很讨厌这种行为,却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只有让“无意识”的动机浮现在意识之中,才能免于被“无意识”肆意支配。
“无意识”行为因为不易被人察觉,所以也很难控制。很多人都发过无名火,这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火的情况,就是“无意识”的表现。下面这个有关无名火的故事,就能帮我们揭开“无名”之火背后的“有名”真相。
威尔·克拉克森与妻子萨拉经常为些莫名其妙的小事吵得翻天覆地。一天,萨拉到超市购物,威尔让她顺便买瓶红酒,结果萨拉忘记了。谁知道,威尔为此暴跳如雷,如同整个世界崩塌了一样。萨拉惊慌失措,更万分委屈,心想:“不就是忘了买那瓶该死的红酒,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表面上看,威尔发火的原因是妻子忘记给他买红酒,而“隐藏动机”却是他觉得妻子不重视他,不尊敬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区区一瓶红酒,真的能伤害一个人的自尊,让他如此大动干戈吗?威尔之所以会反应过度,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戳到了他的隐痛。原来,在威尔的童年时代,他的母亲总是忽视他,不满足他的各种需求,这让他感觉很受伤,潜意识里积蓄了对母亲的愤怒,后来,他将这种愤怒投射到了妻子萨拉的身上。
威尔对妻子的勃然大怒,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也就是说,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雷霆大作的“隐藏动机”,不知道自己因为红酒发怒的背后,是童年积攒起来的伤痛与愤怒。如果威尔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就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而我对威尔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想方设法让他将“无意识”的东西浮现到意识中来,觉察到自己的“隐藏动机”。
一个人如果总是觉察不到自己的“隐藏动机”,对事情的认识就必然不客观、不真实。比如威尔,他把妻子当成了母亲的替身,这种认知上的错位,是对现实的一种扭曲。
当这类“无意识”出现得越来越多时,人就会愈发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以至于浑然无知中就伤害了别人。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有意识”,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的隐藏动机,对自己的行为、行为的结果以及将要承担的责任,都有清醒的认知。这也正是奥利弗所说的“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绝不是做“礼貌的僵尸”或者“礼节的傀儡”。有绅士风度的人,不会简单地以是否伤害别人感情为标准,而是以真诚为准绳。如果有人心怀叵测,肆意侵犯他们,或者欺骗和愚弄他们,他们也必然会用愤怒来回击。
“绅士风度”不等于做“烂好人”,更不需要什么都容忍。绅士风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觉察内心深处涌动的真实意图,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哪怕是愤怒,也会毫不虚伪地表达出来。他们在与别人建立关系时,不会“无意识”地将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产生认知上的错位,不会像威尔那样,将对父母的怨恨发泄到亲近之人身上。尤其是在建立深入的关系时,他们更会呈现真实的自己,也更会接纳真实的别人,以此作为真诚关系的根基。
在《不一样的鼓声》中我们已经知道,真诚关系并不是彬彬有礼,反而常常会出现分歧和冲突。但恰恰是这种分歧和冲突,使人与人的关系远离了虚假和伪善,从“混沌”状态最终进入“空灵”,达成了共识。
如果一味地强调礼仪和礼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只会停留在表面,自己也很容易成为道貌岸然之人。而只有说出真话、实话,只有付出真心、真情,才可能与别人建立深入的关系,同时,自己也不至于失去自我。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曾说:
“我一贯且坚定地相信:一个人最高尚的品德应该是真诚,而最令人不齿的毛病是说谎。谎言会导致以下派生物——装腔作势、虚伪和夸夸其谈。”
“我同样深信,如果所有人都能在任何情况下讲赤裸裸的真话,我们就能理解彼此。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嘴对着良心说话,我们就能消融隔阂,肝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