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
- 魏爱棠
- 3254字
- 2021-04-04 09:53:40
第一节
泉州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态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位于北纬24°30'—25°56',东经117°25'—119°05',北与莆田、福州交界,南部与厦门接壤,西面毗邻漳州、三明、龙岩,东南部濒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泉州管辖土地面积11 015平方公里,东西宽153公里,南北长157公里,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金门(待统一)12个区县。2010年末常住人口超过810万,是福建省人口最多的地区。
泉州枕山面海,素有“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的美誉。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其中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巍峨的戴云山脉横卧在西北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主峰戴云山海拔1 856米,为福建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使泉州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
图2-1 泉州政区示意图
根据地形结构,泉州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地貌区,即西北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区和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区。西北部的中低山区,包括了德化县全部、永春及安溪县西半部,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5%。区内山地多由火山岩组成,平均海拔1 000—1 200米,地势高峻、山岭连绵、溪流纵横、盆谷众多,呈现极其鲜明的山地自然景色,是福建省著名的山区之一。中部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带,包括永春和安溪县东部、南安县北部与中部、鲤城区北部和洛江区北部等,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4%。这些丘陵相对高度大约在100—200米之间,多分布在河谷两侧和一些山间盆谷平原周围。多由火山岩、花岗岩构成,坡度低缓,土质疏松。河谷平原多呈条带状,由冲积物组成,地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东南部沿海一带多分布着台地和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其中位于晋江入海口的泉州平原,面积345平方公里,为较厚的河海冲积物所组成,地面平坦,是泉州境内最宽阔的平原。这一地带包括惠安、晋江、石狮、丰泽的全部、鲤城、洛江的中南部以及南安东部和东南部,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1%。总的来说,泉州地貌多山地、多丘陵,地面起伏大,造成交通不便、适合农业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泉州地方志这样记载,“泉环山带海,海滨地瘠卤,所树艺,惟麰麦、黍稷、瓜蓏之属,绝少粳稻。山氓佃作,间有腴衍地,然多凌层阜,而理钱鏄耕获,所获大率以人力胜,其为上腴田土不多也。”[1]
泉州境内河川密布,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35条。发源于西北部戴云山脉的晋江,是泉州境内第一大河,也是福建省的第三大河。晋江全长302公里,贯穿泉州中部,由西北向东南流入台湾海峡,流域面积5 629平方公里,占泉州总面积的52%,被称为泉州的母亲河。泉州东濒台湾海峡,海岸线从北东向南西延伸,蜿蜒曲折,半岛突出,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大陆海岸线长达421公里,岛岸线长138公里,形成了湄洲湾、大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和安海湾等众多的海湾。这些港湾水域广阔,水深浪平,具备相当优越的港口条件。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7.5 ℃—21 ℃,全年降水量1 000—1 800毫米。相对福建其他地区来说,泉州的自然环境较为优越,光热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物产资源相当丰富。泉州植被以森林为主,四季常青,林业用地面积为1 027.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2%。野生动物4 000多种,野生植物1 127种,动植物类型繁多。泉州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砖红壤性红壤。耕地多属一、二级,面积213.5万亩,土壤较肥沃。境内还蕴藏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黄金、花岗岩、石灰石、石英砂、高岭土等,以“砂、石、土”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泉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矿产。但是,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泉州历来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泉州的内山与沿海地区形成了略有差异的人文生态。泉州东南沿海的台地平原地带是泉州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泉州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1990年泉州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泉州平均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521人,分布于沿海的县区人口密度全部超过泉州平均人口密度,其中晋江、石狮、惠安、鲤城的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分布于山区的安溪、永春、德化三县的三倍以上。特别是位于泉州东南沿海的石狮、晋江的人口密度高于1 400人/平方公里,而与此同时,位于泉州西北部山区的德化的人口密度仅为124人/平方公里。
表2-1 泉州市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情况表
单位:人/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人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第一至第三次人口普查因石狮市尚未分立,人口密度情况包含在晋江县内。
由于泉州东南沿海地貌以海退剥蚀台地和海积平原为主,水利条件差,高坡地带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加上地少人多,灾害频仍,水土流失严重,泉州沿海居民不得不与海争地,围垦造田,但仍不足以充饥饱。道光年间的《晋江县志》曾记载,“晋地斥卤而瘠,趋海多,力田少。其力田者水旱不时,水淫则成巨浸,旱熯则尽石田。巨浸而泄水莫停,石田而忧旱孔急。”[2]但占据着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的天然优势,使其得以“鱼虾赢蛤多于羹稻”[3],因此,泉州沿海诸县居民往往“以网罟为耕耘……经商行贾力于徽歙,入海贸夷,差强赀用”[4],商贾之风盛行。特别是晋江县[5]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最多,民国35年(1946年)从事商业、服务、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8.90%。[6]而相对来说,泉州中部的丘陵河谷平原气候条件佳,降水充沛,不易受旱,土壤肥沃,农业相对发达。并且,由于区内山地坡度小,草山草坡面积大,适宜种植茶果等经济作物以及发展畜牧业。西北部的山区由于山高多寒,平均气温在16 ℃—18 ℃,许多地方不宜耕种,可耕地多是山垅田和梯田,作物仅一年一熟。但是,因为当地森林资源和地下矿藏丰富,使西北部山区林业和工矿业相对发达。从1990年普查的各县区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分布来看,泉州沿海诸县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远高于内陆山区诸县。
另一方面,泉州的族群分布也明显地体现了沿海与山区差异性生计模式的影响。世居于泉州的回族、满族基本上都聚居在工商业发达的东南部沿海的晋江、惠安和鲤城、石狮一带,而畲族则大多散布在中部和西北部的山区。泉州的汉族人口虽然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和中、西北部的山区,但是,大量由单一宗族姓氏聚族居住形成的村庄都分布在靠近东南沿海的晋江、惠安、南安,西北部山区的永春、德化则相对稀少。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晋江县、南安县全部乡镇都有宗族姓氏聚居村庄,全市宗族姓氏聚居村庄达712个,其中鲤城区42个,石狮市12个,晋江县111个,惠安县108个,南安县124个,安溪县227个,永春县35个,德化县53个。聚族村数量最多的是晋江县龙湖乡,全乡45个村庄中聚族村达29个。泉州全市除鲤城区城区外,129个乡镇中,全为杂姓居住的乡镇仅13个。[7]
表2-2 1982年、1990年泉州市各县(区、市)在业人口状况表
单位:人、%
资料来源: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人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此外,泉州重要的侨乡乡镇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县(区、市),山区重点侨乡乡镇数相对较少。1990年,泉州市辖各县(区、市)有15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农(盐、茶果)场,其中重点侨乡100个,沿海各县(区、市)就占了66个。从下表也可以看出,重点侨乡在沿海的晋江、石狮、南安、鲤城和惠安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山区的安溪、永春和德化三县。
表2-3 泉州市重点侨乡数量分布表
资料来源:根据《泉州市志·建置》和《泉州市志·华侨》中的“泉州市重点侨乡分布表”整理。
[1] 清·周学曾等纂修:《晋江县志·田赋志》(道光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 清·周学曾等纂修:《晋江县志·风俗志》(道光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 明·何乔远编撰:《闽书·风俗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同上书。
[5] 民国时期晋江县的统计资料实际包括了今天的晋江、石狮以及鲤城、丰泽及洛江等区县。
[6]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人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人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