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应试技巧

(一)客观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3类。具体而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其评分标准一般是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因此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推敲每一个答案,慎重选择。判断题的评分标准是判断正确可得分,判断错误的要扣分(扣0.5分),不作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解答客观时,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1.单选题和多选题答题技巧

(1)运用排除法

如果解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题目与正确答案几乎都直接摘抄自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需要命题者自己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所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被看出是错误的答案。

例如,“经济法”科目中下面这道题:

甲、乙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有效期5年。但在合同中约定如甲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于该租赁合同有效期内调回本市工作的话,该租赁合同解除。该合同是( )。

A.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B.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D.附解除期限的合同

本题考查的是合同效力的解除,首先可以排除选项A、B,其次甲的儿子调回本市工作,在合同有效期内是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此应当是附条件的合同,故可以排除选项D,剩下的选项C即为正确答案。

又如,“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下面这道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

A.应收账款

B.无形资产

C.在建工程

D.长期股权投资

本题考核非货币性资产的核算范围。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而货币性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本题中,选项B、C、D均为非货币性资产;选项A为货币性资产,故排除。

(2)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直接将各备选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例如,“经济法”科目中的下面这道题:

甲以实际价值为50万元的房屋作价100万元投入A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逃避补足出资的义务,甲与知情的乙私下达成协议,由乙购入甲在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公司可以要求甲继续履行出资义务,乙承担连带责任

B.公司可以要求甲继续履行出资义务,乙承担补充责任

C.公司不得要求甲继续履行出资义务,只能要求乙补足该差额

D.公司既不得要求甲继续履行出资义务,也不得要求乙补足该差额

本题所有选项的答案乍一看比较相似,仔细一看可以发现选项A、B与选项C、D互斥。甲未履行或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应继续履行,因此只可能在选项A、B中选择,而本题乙是知情的,对此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3)运用猜测法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想尽方法都不能得出确定的答案,那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答案。不选答案肯定不能得分,选了答案就有可能得分。在猜测之前,尽量先排除掉干扰答案,一般来说,排除的选项越多,猜测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2.判断题答题技巧

(1)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绝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误的,如“财务管理”科目中的“利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必须考虑机会成本、转换成本和短缺成本”。该题错误,存货模型下,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短缺成本不予考虑”。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答案。

判断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正确的。如“财务管理”科目中的“股票分割会使股票的每股市价下降,可以提高股票的流动性”等题都含有相对概念。

(2) 只要题目有一处错误,该题就可判断为错误的

例如,“经济法”科目中下面这道题:

现行《增值税法》规定,销售额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不征增值税;超过起征点的,应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销售额依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本题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销售额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不征增值税”,这是正确的;另一个是“超过起征点的,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法律规定,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但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这就和第二个问题不符合。如果这两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整个命题就是错的。本题答案应该是“×”,错就错在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