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如珪投奔瓦岗寨
大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杨坚重病卧床,其次子杨广勾结宇文化及将其害死,并将自己的亲哥哥:太子杨勇处死。杨广篡位登基,史称隋炀帝,次年改年号为“大业”。
多行不义必自毙,上天欲让一个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14年后隋炀帝在江都行宫被宇文化及勒死,此乃后话。)
隋炀帝继位后,好大喜功,穷奢极欲,重用奸臣宇文化及、王世充之流,打压忠臣,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对内大兴土木,征发数十万民夫,花费六年时间开凿大运河,并在扬州修建华丽的江都行宫,便于他巡游享乐。对外穷兵黩武,接连发动征讨高丽的战争,让民工泡在水里日夜不停地赶造战船,许多民工的腿都泡烂了,生满蛆虫,惨不忍睹!整个国家被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时间转回到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夏天,黄河上游连降暴雨,导致下游河南、山东等地黄河堤坝多处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淹没良田居所不计其数;加之贪官污吏横行,不顾百姓死活。数以百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如人间地狱!一时间盗匪横行,各地豪杰纷纷举事,或占山占林,或下海下湖,自封为王,与朝廷对抗。
这年秋天,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失手误杀了人,四处逃亡,为避官差搜捕,一路上不敢走官道,只管寻乡村僻壤处的小道而行。
九月初的一天,昨夜刚下过一场小雨,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这天晌午,赶了大半天路的翟让,有些饥渴难耐,便在一乡村路边寻得一小店,胡乱叫了一大碗肉臊子面,一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警惕地观察店外的动静。
一抬头,透过小店的窗户,翟让发现小道上匆匆走来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瘦高男子,不时警惕地四下看看。身后紧跟着两个后生,比那男子略矮一点,像是此人的随从。
两后生一身紧身衣,肩上斜跨包裹,一举一动甚为干练,机警得很,一看就知道是练家子。他们确信一切无异常之后,这才放心进得店来,寻找座位,看来他们一行三人也是准备打尖后急于赶路的。
瘦高男子见翟让一人在座,便面带微笑地走过来,脸上多了几分和善,和翟让寒暄后相对而坐。两后生识趣地在邻桌落座。
翟让仔细打量此人,大概是长时间赶路的缘故,面容显得有些疲惫。然而此人目光如炬,虽风尘仆仆,也难掩一身英气。
此人和自己年纪相仿,约摸40来岁,但衣着华贵,头戴锦帽,面色白皙,颇有些气度。薄薄的嘴唇上整齐的短髭,更显出几分沉稳。
原来此人正是李密。
李密何许人也?
出身陇西贵族,祖上很是显赫。由于自己生性耿介,长期得不到升迁,只在大隋朝做过几任小官。后因指摘朝政,得罪上官,备受打压,郁郁不得志,自己对朝廷也渐渐失去信心,愤而辞职,带着两个死心塌地跟随他的随从辗转流落到内地。本想在内地结交一些好汉,寻觅一些事做。无奈百业萧条,所到之处见到都是百姓的种种惨状,内心更是愤愤难平,更加坚定了他对抗朝廷之心。
李密见翟让身材魁梧,方方正正的脸上稀疏地长着一圈络腮胡,眉宇间透出英武豪气,觉得对方也是不甘于平凡之人。
二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对朝廷、时局的看法,从充满牢骚的话语中,彼此都觉得很投缘,于是又互通了姓名。李密爽快地多买了些酒菜,邀翟让一起喝酒,翟让也不推辞,两人开怀畅饮,相谈甚欢,增进了彼此的信任。
言谈之中,两人都甚为惊讶地发现:对方的心志居然和自己相同:也是想先找一处栖身之地,拉起一支队伍来,和朝廷对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方要去的地方竟然也和自己惊人地一致---瓦岗寨!
因为他们两人都听说离这里不远的瓦岗寨,那里方圆百里群山环绕,山高林密,地形险要,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是占山为王的首选地。
于是两人决定:尽快赶到那里去落脚,共谋一番大事。
酒足饭饱之后,二人收拾好各自行装,李密带着那两个随从,大家一路上紧赶慢赶,不几天就到了荥阳郡(今河南郑州)和梁郡(今河南商丘)之间的瓦岗寨。
几人来到瓦岗寨,这里果然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人烟稀少。
他们四处勘察一番后,觅得一天然洞穴。李密、翟让大喜过望,这简直是上天赐予的风水宝地!
这洞穴有何特别之处?且容我慢慢道来。
洞穴高数丈,宽十余丈,纵深有一、二里地,足以容纳上万人。
更可喜的是:洞顶有天然的通风口,洞穴深处还有一条窄窄的通道通向后山,一旦情势危急时可以安然逃生,出口甚为隐秘,很难被人发觉。
这洞穴三面环山,宽大的洞口前十余步恰好有一巨石,可作为天然屏障;洞口不远处有一股山泉水从山岭流淌下来,泉水甘甜可口。绕过洞口的巨石,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宽约一里地,长约五里,就是驻扎个10来万人马也毫无问题。
经过这片开阔地就是连绵的山地,树林遮天蔽日。
李密、翟让对这里的地形甚为满意,就决定在这里安顿下来。
不几天,他们将周边山民中的一些对朝廷不满者召集起来,在洞口前树立起一根高高的木杆,将书有“瓦岗寨”三个大字的旗帜挂在上面,正式聚众起事,成立瓦岗义军,对抗朝廷。
周围早有反意的一些山民闻风而动,纷纷赶来投靠,短短几天就聚集了数百人。
不到一个月,和翟让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等好汉听到消息,纷纷赶来加入。众好汉一致推举李密为瓦岗寨首领,翟让为副。
李密发布号令:不得侵害百姓,违令者严惩不贷。并向四海发出讨隋檄文,声讨隋炀帝的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堤,流恶难尽。”号召天下英雄共诛之。
各地英雄好汉和附近的难民闻风而动,也纷纷赶来投奔。
不到一年,瓦岗军竟达六、七万之众,成为各地义军中声势最大的一只。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山东济南府正北街上有一李姓人家。据说,李家百年来都是书香世家,又兼修武学,尤其是祖上传下来的枪法颇有威力,“李家枪”在江湖上也小有名气。
李家世代在此经营一家名号为“李记”的客栈,现在的店老板单名一个“豹”字,字“如珪”。据说,其父给他取名是有深意的:希望他武艺高强,身手敏捷,动如猎豹,在乱世能保护自己和家人;还希望他像前辈一样,为人忠厚、仗义,品性如美玉一般纯粹。
李姓一家自从在济南落脚,几辈人都为人仗义,老实厚道,乐善好施。街坊邻居如有什么难处,李家人都会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很受乡邻们的敬重。
李如珪,身长七尺多,(本小说中均采用战国时期的度量标准,1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身体结实,不胖不瘦,皮肤白净,面容冷俊,不苟言笑,话语虽不多,但说起话来总是一本正经,很是稳重。隋炀帝大业8年,(公元612年)刚满20岁,还未娶亲。父亲两年前去关外买山货便再无音讯,据说已被歹人所害。半年以后,母亲也因忧伤过度而去世。年少的李如珪只好独自支撑起这家客栈。在他身上,有和他年龄不相称的老成。
适逢乱世,曾经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的“李记”客栈,生意是越发不景气,一日不如一日。有时居然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一个客人上门。李如珪只好将店里的伙计除留下一个叫“刘三”的,其余全部遣散回家。
这个叫刘三的伙计,其貌不扬,面色有些黝黑,个子比李如珪略矮,比李如珪年长十岁。是早年从山西流落到此,被李如珪的父亲收留在店中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刘三到现在都未成家。
据说他家里已没什么亲人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回过山西老家一次。李家人待他如亲人一般,他虽然他没读过什么书,不善言辞,但很重情义,心里明镜似的,内心对李家人感激不尽。在他眼里、心里也早已把李家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刘三做事勤快,手脚麻利,店里店外的事总是争着去做。身体十分强壮,力大无穷。每次店里搬运货物时,他都是抢着做,一手抓一袋百、八十斤的稻米夹在腋下大步流星地上楼,大气都不喘一下。
李如珪的父亲本想教他读一些书,并教他些武艺。可是刘三对书本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习武倒蛮有兴趣的,平时一有空闲就喜欢舞枪弄棒;李如珪的父亲就只好依照他的兴趣,将自己的一身武艺悉数传授与他。刘三悟性不错,加之勤于练习,这十多年来,刘三练得一身武艺,并将“李家枪”练得炉火纯青,完全可以和李如珪的父亲一较高下。
自记事起,李如珪就在父亲的严厉督导下早、晚读一些四书五经、兵书和史书,白天除了帮店里做一些事,空余时间就在父亲指点下练习拳脚功夫,学习“李家枪法”。
每次练武时,只要店里无事,刘三也会在一旁陪着练习。有时李如珪的父亲出门外出进货,店里无事时刘三就和李如珪对练,相互切磋,两人像亲兄弟一般,关系越发密切。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李如珪和刘三各自的武艺都精进了不少。
四月的一天下午,客栈也无生意,李如珪便将店门虚掩,闲来无事,又和刘三在后院里切磋武艺,二人练得正欢。
“如珪,如珪。”伴随着猛烈的拍门声,门外有人在高声叫喊。李如珪一听,觉得这声音怎么这么熟。会是谁呢?连忙赶到前门,一看,瞬间愣住了。
只见来人20多岁,比李如珪高半头,身材甚为魁梧,国字脸,面色红润,玉树临风般挺立在如珪的面前,实乃典型的山东美男子。此人身穿浅色长袍,束一条紫色腰带,背上一对镀金锏很是显眼,煞是威风!
“叔宝!”
“如珪!”
两人都惊喜地喊出了对方的名字,热情地相拥,手挽手进得店来。
你道来人是谁?
原来是秦叔宝。
秦叔宝何许人也?
秦叔宝,单名“琼”,字叔宝。世代住在济南府西街一个小院里,与李如珪家只相隔一条街。叔宝比李如珪年长三岁,和李如珪的内敛性格恰好相反,他非常活跃,能说会道,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笑容,似乎没有什么忧愁,整天潇洒自在,甚为开心。他对人总是非常热情,喜欢广交朋友,天南地北都有些朋友,极有人缘。
叔宝从小就爱来找如珪一起玩,彼此之间感情很好,可以说情同手足。每次叔宝来到店里,如珪都会叫上刘三与叔宝一起切磋武艺。如珪将自家的“李家枪”绝技毫无保留地教与了叔宝,叔宝也投桃报李,毫无保留地将自家的“秦家锏”法包括名闻天下的绝招---“撒手锏”都传授给了如珪和刘三。
叔宝虽然整天嘻嘻哈哈的,但对父母非常孝顺,是济南府远近闻名的孝子。父母多病,他一直伺候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洗衣、做饭、洗脸、洗脚、捶腿、捶背、端水、送药......对父母毕恭毕敬,毫无半句怨言。街坊邻居都赞不绝口。
三年前叔宝的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叔宝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整天像失了魂似的,东游西荡,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后来,还是在如珪的耐心劝慰下,这才暂且在济南府里寻了个差使:在府中担任警戒。可是叔宝在府里干了不到半年,因看不惯那帮贪官污吏的嘴脸,和他们格格不入,他便辞了职位。随即去了幽州,说是去寻亲,找他的姨父去了。
他姨父何许人也?乃是隋朝大名鼎鼎的人物,被朝廷封为燕王的大将军罗艺!手下有五万精兵,一直为大隋朝镇守北方重镇幽州。
远在幽州的叔宝竟然出现在如珪的眼前,怎不令人惊喜?
两年多不见,兄弟俩彼此甚为想念,彼此心里都有说不完的话......
见兄弟俩相谈甚欢,刘三赶忙下去准备晚上的酒菜。
晚上,如珪、刘三、叔宝三人就在店里猜拳行令,开怀畅饮,好不欢快。刘三没什么话,只顾着一个劲的劝酒、喝酒。
“如珪,你猜我这次为何回来?”叔宝半眯着微醉的双眼,盯着李如珪问道。
“谁不知道你是个大孝子?当然是想你爹娘,清明节快到了,当然是给他们上柱香咯。”如珪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你只说对了一半。我是要去爹娘的坟前上香祭拜。”叔宝抬了抬身,郑重地说,“告诉你,我从我表弟罗成那里学会了扬名天下的“罗家枪”法,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把‘罗家枪’法和它的杀招:“回马枪”教给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想要拉你们和我一起去入伙。”
“入伙?入什么伙?”如珪猛然打断了叔宝的话。
“当然是去瓦岗寨啊,你们不知道瓦岗寨吗?”叔宝迫不及待地说。
“知道啊,不就是去年那两个叫李密、翟让的在那里举事,占山为王对抗朝廷吗?那又怎样?”如珪漫不经心地说道。
“怎样?你也不想想。”叔宝急切地说,“当今皇帝宠幸宇文化及这些奸臣,荒淫无道,凶残暴虐,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各地好汉纷纷举事,占山为王者不计其数。我看大隋朝气数已尽。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该你我兄弟大展身手的时候了,难道你不想干一番大事?一辈子甘居在这里守着个小店老死在这里?我听说:自去年瓦岗寨举事以来,瓦岗寨一直广纳英雄好汉,现在人数众多,声威巨大,在百姓中极有口碑,以后必成大事。我们何不赶快去投奔?也好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我自幽州赶回来时,我表弟罗成已经先行赶往瓦岗寨,在那里等我们去入伙。”
“是啊!我觉得叔宝兄弟说得有道理,我们可以一起去。”一向比较沉默寡言的刘三,张大了嘴,突然发话了,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如珪。
如珪摆摆手,沉默了一会儿,一本正经地说:“你们都别说了,容我好好考虑考虑。”
于是三人不再说话,埋头只顾喝酒吃菜。最后,各自歪倒在一边,呼呼地睡去。
朦胧之中,李如珪似乎听到父亲的声音,梦见父亲对自己说:豹儿,我知道你是放不下这份百年家业,我知道你的孝顺。你就放心和叔宝他们去吧,好男儿志在四方,为父支持你去闯荡。你闯荡出一片天地,为父在九泉之下也心安了。
他猛一睁眼,又什么都没看到,又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酒醒,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饭。
饭桌上,如珪郑重地对叔宝说:“我好好想了想,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好男儿就应该干一番事业。再说我俩家里早已没有什么牵挂,你看这样行不?你教我和刘三‘罗家枪’法,三天之内你保证让我们把‘罗家枪’法学会,我们就出发,去瓦岗寨入伙。”
叔宝闻言大喜,满口答应。
接下来的三天,如珪关了店门,谢绝了客人。三人便在客栈的后院专心练习“罗家枪”,叔宝一招一式教得十分仔细,如珪、刘三学得非常认真。
三天时间飞驰而过,叔宝总算没白费功夫。如珪和刘三悟性极佳,短短三天,将包括“回马枪”绝招在内的“罗家枪”所有招法学得八九不离十。
于是三人收拾好行装,如珪和叔宝各自到自己的父母坟前祭拜一番,然后调转马头,策马扬鞭直奔河南而去,目标直指瓦岗寨。
(欲知李如珪他们一行去瓦岗寨是否顺利,到了瓦岗寨后情形怎样?且看下集《李如珪用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