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同学们可能都有过买书的经历。走进书店买书时,一定要带着钱去买,而不是带着其他商品去同售货员交换。在经济学中,通常谈到的钱就是货币。为什么这种印着花花绿绿的轻如鸿毛的纸币却能够买得到重如泰山的东西,甚至几乎能够买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为什么钱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又是谁赋予了它这么大的神通?要想知道谜底,就要学习一些有关货币的基本知识。

一、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

人们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可以互通有无,当然还可以“节约劳动”,因为,渔夫猎鹿花费的时间要比猎人多得多。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就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

马克思说:“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种说法可以说是一语中的。要想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就必须弄清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商品怎样成为货币这三个问题。

(一)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

商品的内在矛盾使商品成为货币。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只生产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的需求却要靠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何时生产,都由他自己来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他自己支配,也就是说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于是私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就成了关键问题,这就是商品的内在矛盾。

(二)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唯一的途径就是交换。这时的生产就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商品通过等价交换成为货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换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货币应运而生,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三)商品怎样成为货币

随着人类商品交换从简单、偶然的交换初始期,进入逐渐频繁地从事商品交换的发展期,到普遍地、更加频繁地进行商品交换的发达期,直至现在更深层次、更广泛的范围内频繁地进行商品交换的高度发达期,商品的价值形式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生产工具非常粗糙,诸如木棒、石块,导致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低,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的出现,有很少的剩余产品能够被留下来。剩余产品的产生为偶尔的物物交换出现提供了条件。

由于当时的商品交换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起的作用有限,所以交换双方对交换商品的比例不太重视和确定,有时运气不好,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带着1把石斧的人,1只羊就能换1把石斧;有时运气好,遇到了带着2把石斧的人,1只羊就换了2把石斧,用公式表示即为

1只羊=2把斧子

所以,1只羊的价值是通过2把石斧来表现的。人们把2把石斧看作价值的代表,称为等价物,它是羊的等价物。

羊换石斧,玉米换土豆,木材换皮货,刀枪换烟草的简单物物交换偶然地出现了。某甲制造了2柄犀利的斧头,某乙射死了2只肥壮的野羊。甲只需其中的1柄便足够自己砍伐树木,另1柄只能闲置;乙一时半会儿也吃不了两只羊,另1只放长了时间就会腐烂变质。于是,甲乙两人自发用各自多余的东西进行交换,这样两人便都有了1柄斧头与1只野羊。试想,假如不发生交换,则甲的另1柄斧头并不能派上用场,乙的另1只野羊也无人可以享受。

在这种偶然的交换中,商品价值的表现也是简单的,因此,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或偶然地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多,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增加了,物物交换不断扩大,次数频繁了,一种商品能与其他的几种商品交换。如1只羊可以交换2把斧子、3只鸡、4条鱼、5只野鸭……

扩大的物物交换的明显进步在于:交换次数多了,种类增加了,从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多种商品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表现中,等式右边处于等价物形式的商品不再是一种,而是许多种,但每次发挥等价物作用的,只是一种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

扩大的物物交换也有缺点。假设,有羊的人需要刀、有刀的人需要酒、有酒的人需要米、有米的人需要瓷器、有瓷器的人需要鸡、而有鸡的人却需要刀……可见,这样的交换方式成功率很低,即使成功也费尽周折。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湖上。当他拿出美元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于是,这位美国人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美元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有纱布的部落,用美元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十分沮丧。这个故事十分典型,通过一个美国人在非洲原始部落的遭遇展现了物物交换的弊端之所在。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类在实践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商品价值的商品。

一般等价物产生后,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能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

假如说,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需要的是羊,(羊就是一般等价物)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下列交换关系:

当所有商品都用一种商品表现自己的价值时,价值表现形式就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这种价值形式与前一式子相比,似乎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颠倒,但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时候,商品交换已经不是物物直接交换,而是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所以,只要交换成一般等价物,人们的生产劳动就已经得到社会承认了。

由于早期交通的不便,不同地区的人们发明了不同的货币:海边河边的贝类,草原上的牛羊,美洲的烟草,耕织地区的丝绸,等等。这些特殊商品,通常被称为自然物货币或商品货币,它们尚不具备货币的完全职能,只能算是货币的萌芽。

4.货币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行,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也有很多弱点。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还停留在物物交换的阶段,用实物交换有很多不便:手提、肩扛、背背、头顶、腰束;各地等价物不一,有的是米,有的是盐、有的是贝壳。一般等价物只有在自己的区域里才有效,一旦离开这个区域,就不能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这时的一般等价物有局域性,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只能简化区域内的商品交换,在区域间却有很多不便。

为了克服这些不便,就要使一般等价物简单化(易于保存、携带)、扩大化(不受地域限制)。在千万次的实践中,人们把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这时候,货币产生了。

有了货币后,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货币也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固定地、经常性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商品就是货币,如: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是由金银自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即金银有许多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和容易分割等。当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二、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自从货币产生以来,货币形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货币的本质并没有变,相反,随着货币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货币的本质表现得更完全、更充分了。

马克思在对价值形态发展的历史长河的研究中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1.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商品,它与商品世界的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正因为货币和其他一切商品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人类劳动产品,它才能在生产、交换的长期过程中被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即货币。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有自身价值,因为它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是特殊商品

货币商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是货币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第二,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普通商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因为谁占有了货币,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

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人类社会价值形态的历史长河经历了由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态阶段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但它们不是货币,因为它们只是在局部范围内临时性地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则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市场范围内长期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体现,即反映产品由不同所有者所生产、所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生产关系。因此,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货币本质学说的核心。

三、货币形态的演变

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货币的形态会有所不同。但就各国货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货币形态的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基本规律是:由自然物商品发展为金属商品,又由金属商品发展为信用货币。这一发展变化过程,是货币顺应社会生产发展、商品流通扩大、经济生活内容多样化和社会全面进步过程的真实写照,也是货币自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演化的记录。

货币历史的发展表明,从足值货币到非足值的铸币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但非足值铸币或银行券变成完全的信用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网上货币,才最终展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发展变迁的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足值到虚拟的过程。一部货币流通史就是一部实体货币不断“蜕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从其依附的“母体”—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自身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最终走向独立,成为真正的一般等价物,代表社会价值,起货币职能作用的历史。过去,实体货币之所以能流通,是因为它有价值;现在,信用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用于流通,并最直接地代表社会价值。

大体说来,历史上货币形态可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四种。

1.实物货币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商品交换仅仅满足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要求的简单商品交换时代,货币既作为交换的媒介,又作为可用于大多数人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因而其主要由自然物商品来充当。能够作为货币的自然物商品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都是劳动生产物,具有价值;②是社会共同的需求对象,能满足人们对其特殊使用价值的需要;③一般是容易让渡的主要财产或本地稀有的外来商品。

如在美国,金子、烟草、大米、家畜、威士忌等都充当过货币。在中国,金、银、铜、贝壳、丝绸也充当过货币,其中以贝壳最为流行,这可以从我国的文字中得以印证,如货、财、贫、贵等与财富有关的汉字,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带有“贝”字。

早期的实物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普通商品中脱胎出来的,在充当货币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形态,其典型特征是能代表财富,是普通的供求对象,而非理想的货币币材。如羊在充当货币时,必须是活羊,一旦羊死了或被分割了,其价值便大大降低。

因此,实物货币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实物货币体积笨重,不能分割,或是质量不一,容易磨损,不适合充当理想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就是以金、银、铜、铁作为币材的货币。我国很长时间内以银作为币材,沿用至今,现在仍有“银行”、“银钱”的称谓。

金属商品取代自然物商品充当货币,几乎是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共同历史。这是因为金属的自然属性与普通物品相比更适合于作货币,金属坚固、耐磨、不易腐烂,既便于流通,也适于保存;金属质地均匀,分割后只要重量相等就可认为价值相等;生产和加工金属耗费劳动多,价值含量高等。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商品交易规模扩大,要求由价值更高且便于流通的币材充当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的必然结果。关于金属货币自身的演化,各国有所不同。如我国金属货币历史的基本特点是金、银、铜并行,金币的使用极少,但历史很久,在春秋时期就曾以黄金作为货币,铜币的历史最长,至于大量使用白银作为货币,还是近代的事情。尽管各国的金属货币发展史各不相同,但就大部分国家来说,基本遵循一条由贱金属过渡到贵金属的发展规律。因为贵金属(金银)比贱金属(铜铁)更具有作为货币的优越性能,也更能适应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交易规模扩大对货币价值量扩充的要求。

而随着交换的发展,金银具有可多次分割、能冶炼还原、易于保存、不易腐蚀等特征,因此,世界各地都先后走上了用金银充当货币的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货币虽有很多优点,但它也有不少缺点,如称量和鉴别成色十分麻烦,金银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币材的需要,流通费用较高等。于是金银货币就逐渐被信用货币形式所取代。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币材的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也叫法定货币。今天各国普遍使用的美元、日元、欧元、我国的人民币等都是信用货币。各国在印制这些货币时的成本相对于票面价值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各国政府都认定本国所发行的货币是本国的法定货币,可以用来付账、纳税。对于个人来说,人们之所以广泛接受和认定这些货币,是因为法律和传统的缘故,加上多年来的生活经验。并且人们都深信这些货币能用来交换有用的商品和服务。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法定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成功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从而避免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

信用货币之所以能够取代金属货币,一是由于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扩大货币供应对其的需求,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使用金属货币极为不便;二是由于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时本身就包含着信用货币出现的可能性。作为交换媒介,人们关心的是借助于货币能否换到价值相当的商品,而不是货币本身,只要人们乐于接受,货币就完全可以用价值较低的商品甚至没有价值的符号去代替。信用货币的典型形式是银行券和政府纸币。前者可称为可以兑现的信用货币,因为它是由银行签发交给持有人以保证向其兑付金银货币的债务凭证。后者可称为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因为它是由政府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当代以中央银行名义并通过信贷渠道投入流通的银行券已经普遍代替政府纸币行使国家统一货币的职能了。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了非实体化的存款货币的形式,人们的货币只有一小部分以现金(钞票和铸币)的形式持有,大部分以记账符号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的账面上,当收到货币时,由银行将付款人账户上的存款划转到收款人的账户上;当需要支付货币时,付款人可以签发由银行发给的支票,通知银行将其存款账户中的一定金额转存于收款人的账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这种存款货币的支票划转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电子货币转移系统”所代替。

4.电子货币

由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在经营业务中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便开发出一种新的支付工具—电子货币,这种货币表现为很多种类的价值贮藏卡,也叫“电子钱包”。这种电子货币,与过去的信用卡相比,完全是一个开放式系统。消费者可以用个人电脑或电话从自己的支票账户把资金转到卡里。在购买商品时,他们在售货点终端机上刷卡,不用信用验证也不用签字,资金就会从卡中直接扣除转到卖方的电脑终端。

进入21世纪后,电子货币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流通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带给消费者、商家和发卡机构极大的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些小额交易中使用卡而不使用支票的好处首先是方便,其次是减小被盗的损失,再次就是自动售货机对卡的接受性。对于商家来说,可以从减少现金管理和付款保证上受益。对于发卡机构来说,可以通过减少现金持有的需要和减少所需出纳员的数量而得到好处,并且还能获得一项新的收益。正是由于电子货币能带来这些好处和效率,甚至有人预测,将来它们可能取代硬币、现金、支票和信用卡,这样就会出现无现金社会。

案例分析

战俘营里的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烟曾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充当特殊的商品货币。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食物、衣服、香烟等人道主义物品。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然而,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问题:试分析香烟为什么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

拓展阅读

欧 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长期称雄于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的世界地位大幅下降。随着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从1958年的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的欧盟,欧洲各国在经济上的合作不断加深,欧盟各国在经济上合作的愿望也越来越强。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欧元区国家)正式开始使用。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3个成员国。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增至16个。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2014年1月1日欧元区迎来了第18个成员国—拉脱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