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精准扶贫
- 蒋远胜 王挺
- 6272字
- 2021-01-28 10:47:57
金融创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摘要: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较缓慢,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近年来经济在金融创新支持下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凉山州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民族地区在金融创新支持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凉山州经济发展与全省差距拉大的同时,其金融创新体系存在着金融机构分布不均、存贷款增长速率减慢、金融机构数量缺乏、金融创新动力不足与政府宣传力度较小这五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的建议,以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 金融创新 经济发展
一、引言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已有很多。国外学者Baghot(1873)是最早研究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专家,他认为英国金融市场是一个能够较方便地转移储蓄的市场,以便给长期投资带来融资机会,从而促使企业家更易进入金融市场,有利于新技术在英国的推进,促进英国的经济增长。直到最近,仍有不少学者对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Pradhan(2018)研究了1961—2014年69个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有密切的关系。Ibrahim(2018)在探讨了1980—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得出了较高的金融水平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
在国内,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谢平(1992)通过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分析,推动了国内金融发展的研究。随着金融业在国内的日益繁荣,其中的发展不均衡问题逐渐凸显。周立(2002)在指出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增长、低效率的特征。自此,国内金融发展的研究逐渐转向金融发展水平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促进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曹清华、谈玉婷(2009)在对民族地区金融创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性政策银行应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冉瑞恩(2017)在对恩施民族地区金融服务的研究后,提出优化金融生态才能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胡恒松、徐丹、孙久文(2018)通过分析得出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金融创新,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蔡凌曦(2018)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多民族地区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通过创新、转型等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潜力。
不难看出,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颇多,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有效的金融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受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自然、历史、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因此民族地区更加需要金融创新来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四川省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全州17个县(市)就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落后。虽然相关学者的研究已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学界还并没有针对具有11个深度贫困县的凉山州做出具体的相关研究,也未能根据凉山州经济现状,对民族地区如何利用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出适宜的建议,因此,本文在分析凉山州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金融创新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凉山州经济发展现状
首先,根据2010—2016年各年《四川统计年鉴》及201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绘制近年来经济变化情况图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6年凉山州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根据图1可知,近年来,凉山州的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逐年递增,说明凉山州的经济状态发展良好,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一个上升的态势,为金融创新奠定了好的经济基础。然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体现出凉山州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其次,计算出凉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 2010年—2017年凉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由2010—2016年各年《四川统计年鉴》及201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和计算得到。
从表1可以看出,凉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后续上升并没有达到下降前的占比,说明整体经济虽然在增长,但增长速度跟不上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得差距逐渐增大。由此可见,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没有前几年增长快,若一直按此趋势发展,其结果是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与全省的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金融创新促进凉山州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不难看出,凉山州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不足,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影响着经济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分析凉山州金融创新支持下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基本完善,但网点分布不均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州各类金融机构网点一共651家,其中有银行网点543家,保险公司48家,当铺18家,证券公司4家,其他金融机构38家。凉山州各种金融机构数量占所有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凉山州金融机构网点体系
根据图2可知,凉山州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金融体系。其中,银行业在凉山州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保险业,说明凉山州的金融体系是以最基础的、最适用的金融需求为主的;此外,证券和其他金融机构满足了凉山州对金融的新需求,初步保证了城乡居民的投资需求。
进一步对凉山州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凉山州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情况
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仅西昌市城区范围内就有189个金融机构,占所有金融机构网点数的29.03%,说明金融机构网点在全州范围内分布不均衡,西昌市主城区拥有着很高的金融服务水平,而其他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由此可见,除西昌市主城区以外的其他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没有足够的金融环境来支持金融创新的推行,从而不能为偏远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导致农村与城镇的差距越来越大。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成都农商银行、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四川天府银行、浙商银行凉山分行及证券公司全部集中于西昌市主城区,说明其他地方发展得好的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只愿意在西昌市主城区开拓市场,没有将市场扩大至凉山州其他地区,而凉山州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大多数居民几乎享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服务。其二,在西昌市主城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超过50%的还有凉山州商业银行、西昌金信村镇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说明凉山州本地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没有切实做到服务于全州,村镇银行没有做到服务于村镇,使得金融资源缺乏的地区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金融创新支持,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其三,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全州的网点数分别为13个和11个,全州一共17个县(市),平均下来每个县(市)不足一个网点,说明这两大国有银行在凉山州的网点数是不够的,也反映出这两大国有银行对凉山的金融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凉山州金融机构的不均衡分布和金融资源不均衡分配,使得偏远地区没有足够的创新金融服务,导致农村金融创新水平低,而城市金融创新水平高,二者的差距导致农村与城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距逐渐增大。
(二)存贷款余额不断扩大,但其增长速率减慢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凉山州银行业存款余额达1847.95亿元,贷款余额达819.60亿元。凉山州银行业2010—2017年的存贷款余额及其环比增长率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凉山州银行业2010—2017年的存贷款余额及其环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由2010—2016年各年《四川统计年鉴》及201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到,平均增长率计算采用几何平均数。
根据表3可知,凉山州银行业的存贷款规模在逐年递增,说明其金融规模在逐年增长,2010—2017年存款、贷款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08%和13.27%,说明全州存款和贷款增长均较快,金融服务在全州扩张较快。
根据凉山州银行的存款、贷款的环比增长率及地区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绘制折线图,如图3所示:
图3 环比增长率折线图
根据图3可知,2010—2017年,凉山州银行存款和贷款增长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增长速率没有以前高,其变化趋势与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当前全州金融业变化会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且二者变化趋势相同。近年来,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增长速率降低,说明居民的存款力度及银行的贷款力度增长较缓,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全州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全州担保机构少、资本金少,没有足够的杠杆来推动全州的信贷,不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贷款激励不够;二是凉山州大多数地方处于偏远山区,部分地区环境艰苦,不能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因此不利于建立完善的征信信息系统,使得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落后,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三)保险与证券基本满足需求,但网点分布不均且数量不足
在保险方面,凉山州2017年的保费收入总共375357.18万元,较2010年的143763.75万元增长了1.6倍,说明保险行业发展迅速,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在证券方面,从证券来看,4家证券公司初步满足了居民的投资需求,证券交易增加。此外,截至2017年年末,全州一共有7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这使得凉山州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更加便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更有利于推进全州的经济发展,表明全州已有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推动全州的经济发展。然而,4家证券公司全都集中于西昌市主城区,没能为凉山州其他地区的居民提供证券投资咨询、资产管理服务等;此外,能够挂牌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多中小企业仍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这表明了凉山州金融创新力度不够,需进一步通过加强全州金融创新力度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四)金融产品逐渐丰富,但金融创新动力不足
凉山州的银行和保险的机构提供了基础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对储蓄、贷款、理财、投保等最基本的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创新产品种类少,不足以为凉山州城乡居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多可选择的金融产品,在急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的员工缺乏积极性和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不足,以致全州的金融创新缺乏动力。主要原因是凉山州金融机构员工的工资比其他地方的低,但物价指数却相对较高,使得管理者和员工失去工作积极性,且管理者的观念相对保守,缺乏创新意识,从而没有足够的金融创新动力。
(五)政策支持力度大,但政府宣传力度较小
由于凉山州具有11个深度贫困县,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各项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为促进凉山州脱贫,四川省银监局通过引导银行在偏远山区增设网点、建立ATM机及Pos机等,为偏远山区的居民带去金融服务。到2017年年底,全州设立了总额为4亿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全年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2.66亿元,比年初增长了97.05%。此外,各级政府都为凉山的脱贫提供各项政策支持,但却没有给予居民足够的宣传指导、没有切实解决金融机构创新成本过高的问题,居民对金融创新知之甚少,不能充分理解金融服务创新给他们带来的便利,这使得凉山州金融创新缺乏有活力的外部环境。
四、以金融创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得到质与量的提升,就要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的金融创新能力,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基于前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金融生态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条件,因此,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居民应共同促进良好金融生态的构建。政府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阻止破坏金融生态的行为发生;第二,政府还应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金融意识、还贷意识和信用意识;第三,政府还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以促进金融创新在全州推行。金融机构方面,一是要积极建立并完善征信信息系统,完善信用档案,加强风险管理;二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进行客户及金融信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三是优化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以适当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金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全州居民方面,应主动学习金融知识,自觉保护个人信用,促进全州金融创新环境的形成。唯有优化金融生态,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才能切实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经济现代化。
(二)健全金融体系
健全金融体系,主要是要健全偏远地区金融体系。偏远地区缺乏足够的金融机构网点,当地居民不能获得足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健全金融体系,一是金融机构应在偏远乡镇合理增设网点,使得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合理分配,提高全州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覆盖率。二是要推动大型国有银行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到民族地区金融创新中,推动其他金融机构为民族地区金融创新做出实际行动,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地区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正效应。三是金融机构要降低偏远地区居民的金融准入门槛,并相应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例如融资租赁、信托、小额信贷、担保、私募投资以及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金融创新等,使得每一位居民都能参与金融活动,都能选择到适宜的金融产品,切实促进民族地区建立更完善的金融体系。在金融体系健全以后,才能激发偏远地区的经济活力,促进其经济发展,减小与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促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扶贫基金和发行扶贫债券,在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同时促进贫困地区金融建设。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应助力扶贫基金的建立,为民族地区带去足够的经济支持,以创新金融产品推动经济增长。二是设立农村金融专项贷款额度。各类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地区信贷额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村中小微企业设立专门的信贷额度,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创新保险产品。根据偏远地区实际情况,为贫困地区设计出新型保险,例如基金支持保险,以解决贫困地区医疗、养老等问题。
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创新信贷服务。促进资产证券化、融资担保等新型金融服务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偏远农村。二是推动金融中介服务的发展。为给全州带来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可以适当引进大型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引入金融中介机构进入贫困地区,为居民提供咨询、担保等服务。三是提供新型资产管理服务。金融机构可以结合当地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出适合当地的资产管理服务,能够使居民获得更好地投资理财服务并增加财富积累。
参考文献:
[1] Hicks J R.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2] Pradhan R P, Arvin M B, Bahmani S. Are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usative factors in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a panel granger causality test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8, (132): 130-142.
[3] Ibrahim M, Alagidede P. Nonlinearities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 Nexus: Evidence from sub-Saharan Africa [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Finance,2018. (56): 98-113.
[4] 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J].经济研究,1992(11): 30-37, 13.
[5] 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3-12.
[6] 曹清华,谈玉婷.金融制度创新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J].现代商贸工业,2009, 21(07): 64-65.
[7] 冉瑞恩.恩施民族地区综合扶贫金融服务创新工程研究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5(04): 69-72, 179.
[8] 胡恒松,徐丹,孙久文.金融创新助推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 [J].宏观经济管理,2018(01): 55-60.
[9] 蔡凌曦.多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评价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J].新疆社会科学,2018(01):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