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疼痛治疗技术手册
- 艾登斌 谢平 肖建民 刘慧松
- 3660字
- 2021-04-04 19:08:49
第四节 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是利用人体组织对超声波反射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图像,而进行观察人体病变的一种检查手段。超声诊断(ultrasonic diagnosis)是将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人体器官,通过测量了解组织的结构、形态发现疾病,并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准确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B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大医学影像技术。超声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检查诊断疾病,有时也被用于与其他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中,如在超声波检查的监视下,为组织学检查进行超声波下活检;与内镜检查联合进行的超声波内镜检查;在超声波下进行手术、麻醉部位的定位等。
一、超声检查的方法
1.A型法
主要根据示波屏上的波幅、波的先后次序、波数等来判断有无病变,波幅的高低代表界面反射信号的强弱。能探测脏器径线及鉴别病变的物理特性,主要应用于脑血肿,脑瘤,囊肿,肝脾肿大,胸、腹水和肾盂积水等疾病的诊断。由于此法只能粗略的显示病变信息,已基本上被淘汰。
2.B型法
主要以不同辉度光点表示界面反射信号的强弱,反射强则亮,反射弱则暗,图形直观而清晰,可看到人体内脏各种切面图形,比较容易发现较小病变,并且此法采用多声束连续扫描,可显示脏器的二维图像,对肝、胆囊、胰腺、脾、肾及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多种病变能获得早期诊断。此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超声诊断法。
3.M型法
是根据扫描线上光点的强弱、远近及多少来判断器官的密度是否均匀,结构情况及各界面之间的距离,是一条能显示时间、距离、幅度及反射光点强弱的时间——位置活动曲线。能在一条线上显示心脏各个结构活动规律,常与心电图联合应用。主要用于各类心脏疾病的诊断,如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心房内黏液瘤、心包积液、心功能测定及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后随访。
4.扇形法
由于能从各种切面观察心脏,且能观察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图像,所以扇形法较M型法对心脏的观察更为细致和确切。该法诊断疾病的范围也更广,除心脏外,尚可用于检查肝、胆、胰、颅脑等疾病。
5.多普勒超声法
一种主要用于测定血管腔或心腔内血流的新方法,可从体外测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于诊断多种外周动、静脉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大血管转位、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产科医师还可用来诊断、确定胎动和胎心。
二、超声的检查项目
1.脏器或病变的轮廓及形态正常脏器都有特定的外形,清晰的边界,若有使外形失常、局部肿大,边界异常等变化,则该部位有病变;如果肿块有边界回声且显示光滑完整者为具有包膜的证据,无边界回声和模糊粗糙、形态不规则者多为无包膜的浸润性病变。
2.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测定脏器的位置有无移位及病变在脏器内的具体位置,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否压迫或侵入周围血管等。
3.测距即测定被检查脏器或病变的大小,深度,各径线或面积、容积等。
4.病变性质根据超声图显示脏器或病变内部回声的特点,边界,血供等情况,判断脏器或病变的性质。
5.活动规律 检测心脏瓣膜、室间隔等心脏结构的活动规律。
6.血流信息超声多普勒可以测定心脏及血管内各部位的血流速度、方向从而推断出心内瓣口有无狭窄或反流,有无心内分流并计算测量心脏每搏输出量、心内压力等,并可检测血管狭窄、闭塞,血管瘤,外伤断裂,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脏器内血管分布,脏器或病变的血流供应等。
7.检测腔隙内有无积液存在,并初步估计积液量。
三、超声检查的适应证
超声主要用于软组织及脏器的检查,包括肝、胆囊、胰腺、脾、胃、肠、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前列腺、子宫、卵巢、产科方面、盆腔、心脏、血管、颅脑、眼、甲状腺、乳腺、纵隔、肌肉、表浅部位的肿块等部位的检查,现在也被应用于骨骼、关节、神经等部位的检查。
四、超声检查在疼痛性疾病中的应用
(一)运动系统的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应用于骨骼、肌肉、关节系统已有20余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超声在运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1.骨骼
在骨骼系统检查中超声主要应用于骨折(主要是长骨和肋骨骨折)、骨肿瘤和骨髓炎的检查。
(1)骨折:
超声检查骨折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骨折,鉴别骨折端周围的肿胀是血肿还是周围软组织水肿,辅助诊断外伤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检查骨折时主要观察骨的连续性是否中断,骨端有无分离、重叠、成角等,骨折断端局部有无低回声或者无回声区形成,对于骨折时间较久或者治疗者,可观察骨折端有无骨痂形成,骨折端有无骨不连。
(2)骨肿瘤:
不同的骨肿瘤有不同的超声表现。
1)骨巨细胞瘤:
病变处骨皮质明显变薄,局部明显膨大变形,瘤体透声性好,多呈低回声内部伴有条状或点状高回声,与正常骨质分界清楚。
2)骨肉瘤:
病变处膨大变形,内部回声高低不均,分布不均,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明显,与周围正常骨质边界不清。
3)骨瘤、骨软骨瘤:
肿瘤区骨质破坏、消失,局部向表面隆起,骨皮质回声变薄,肿瘤后方回声衰减不明显。
(3)骨髓炎:
超声检查骨髓炎主要观察骨膜有无增厚、不规则,骨膜与骨表面间有无条索或者梭形无回声区,病灶处骨带状回声区有无粗糙、增厚、回声强弱变化、骨包壳形成、无效腔、死骨征象等;局部软组织内是否有无回声区或者团状高回声区。
急性骨髓炎表现为骨膜下脓肿带呈无回声区,骨膜被掀起呈拱形并增厚,骨皮质可见回声中断,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夹杂着点片状高回声区。
慢性骨髓炎骨皮质呈不规则浓密回声,表面凹凸不平,骨漏孔处回声中断或消失,死骨形成并分离时呈孤立的点状、块状高回声影,周围被低回声包绕。
2.肌肉
超声检查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骨骼肌疾病的检查。
正常的骨骼肌肌纤维为低回声或者中等回声,而肌束膜、肌间筋膜、肌间结缔组织及薄层脂肪为线状强回声。肌腱呈中等或强回声,被膜为线状强回声,腱旁结缔组织呈薄层低回声。
肌肉损伤时容易引起肌肉挫伤,超声可见肌肉内强回声或者混合回声的水肿征象及边界清楚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的血肿征象。肌肉断裂可见回声中断,断裂处充满低回声的血肿。
3.关节 (图2-4-1, 图2-4-2)
超声检查在关节检查方面主要适用于肩袖损伤、关节腔积液、滑囊炎、半月板损伤等。
肩袖断裂:
表现为回声中断或不显示,撕裂区有血肿形成时呈低回声;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关节囊扩张向外突出,腔内出现大的无回声区。
滑囊炎:
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液性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壁光滑,无波动,后方回声增强。
图2-4-1 膝关节超声
图2-4-2 膝关节超声
半月板损伤:
程度不同,超声表现不同,完全断裂时可见低回声裂隙,楔尖消失,或呈不均匀高回声,小的不完全断裂呈线状强回声,半月板退行性变表现为半月板内部多发性较强的不规则回声。
(二)神经系统的超声表现
超声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积水、肿瘤、脑膜炎等)的检查,还逐渐应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卡压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的检查。
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周神经都适合做超声检查,主要用于神经的位置表浅且没有骨骼干扰的肢体神经检查,尤其位于肌肉中的神经比被脂肪包绕的神经更易于检查。而大多数脑神经、脊神经神经根周围解剖结构复杂且位置较深,很难显示清楚。
在高频超声声像图上,不仅能显示外周神经的形态、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清楚的显示其内部结构:在长轴方向,外层的神经外膜呈线状强回声,内部的神经纤维呈平行的低回声束;短轴方向,表现为强回声线包绕小圆状低回声束呈网格状结构。正常情况下神经是柔软且可变形的,形状一般为圆形,但当神经走行的解剖通路的宽度变窄或者被周围结构的突起挤压时可变为椭圆形。另外神经是可运动的,在探头稍加压或患者运动时可以看到其在动脉或肌肉表面滑动。在关节周围,当神经横穿过狭窄的骨纤维管道时,由于神经纤维束的紧密包裹和局部神经外膜量的减少,超声上可显示为更同质的低回声。小的神经与邻近小血管鉴别困难时,多普勒成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循环系统的超声诊断(图2-4-3,图2-4-4)
包括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四肢大动脉及深静脉系统、颈部动静脉、腹腔动静脉、肾动脉等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或食管内,对心脏进行多切面扫描、综合分析心脏各结构的位置、形态、活动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诊断资料。
图2-4-3 外周血管B超
图2-4-4 心脏B超
近年来食管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血管三维超声等成像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更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常用的循环系统超声检查如下:
1.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心脏大血管转位等。
2.心瓣膜病变 超声检查对心瓣膜狭窄、关闭不全、脱垂、穿孔、赘生物附着、瓣环钙化、瓣叶发育畸形、瓣叶钙化等病变均能作出明确诊断。
3.颈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大动脉的内膜病变、斑块形成或狭窄等病变,头颈、腹腔及四肢静脉的血栓形成、扩张、畸形等病变超声均能较清晰地显示。
4.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心脏肿瘤及心腔内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