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3版
-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
- 976字
- 2021-03-28 23:57:55
2 本指南更新内容(与2011年版比较)
(1) 流行病学
新增:亚洲及东亚黑色素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情况(来自发表于GLOBOCAN 2008的WHO统计数据)。
新增:2007年中国黑色素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情况(数据来自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
(2) 黑色素瘤诊治流程图释中
1) 临床分期中对于Ⅰ期及Ⅱ期患者分层标准的修改:
ⅠA期:厚度≤0.75mm,无溃疡,有丝分裂率<1mm 2;
ⅠB期:厚度≤0.75mm,伴溃疡,和(或)有丝分裂率≥1mm 2;
ⅠA期:厚度在0.76mm到1mm之间,无溃疡,有丝分裂率<1mm 2;
ⅠB期,Ⅱ期:厚度在0.76mm到1mm之间,伴溃疡或有丝分裂率≥1mm 2或厚度>1mm。
2) 新增脚注f:“除非在显微镜微分期下有着足够的不确定性,通常并不推荐对原发病灶厚度≤0.75mm的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病灶厚度为0.76~1.0mm的黑色素瘤患者,结合临床可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浸润深度较薄的黑色素瘤患者,除肿瘤厚度外,其他提示需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高危因素尚未达成共识。传统的危险因素例如溃疡、高有丝分裂率及淋巴血管侵犯在肿瘤厚度≤0.75mm黑色素瘤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指导意义有限。这些危险因素一旦出现,是否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需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
(3) 外科治疗
1)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浸润深度较薄的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由上一版的“对厚度≥1mm 的患者推荐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细化为:厚度≤0.75mm的ⅠA期/ⅠB期不推荐前哨淋巴结活检,而厚度在0.76~1.0mm之间或≥1mm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2) 外科切缘原则:对于肿瘤厚度>4mm者,临床推荐切除边缘由2.0~3.0cm改为2cm(证据级别为1级)。
3) 隔离肢体热灌注或热输注治疗(ILP或ILI)推荐的证据级别由2B提升至2A。
(4) 辅助治疗
新增:中国黏膜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建议:TMZ+DDP优于高剂量干扰素α-2b,并在“黑色素瘤诊治流程图释”的脚注k中新增TMZ+DDP方案的具体用药内容。
(5) 全身治疗
正文部分改为化疗、个体化靶向治疗、免疫/免疫靶向治疗、非特异性靶向治疗、特殊转移部位黑色素瘤的治疗和展望几部分。
1) 化疗中增添了福莫司汀、紫杉醇±卡铂、铂类、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介绍。
2) 个体化靶向治疗中新增Dabrafenib(BRAF V600E抑制剂)+ Trametinib(MEK1/2抑制剂)为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
3) 免疫/免疫靶向治疗中新增大剂量IL-2的介绍。
4) 非特异性靶向治疗中新增DTIC+恩度为晚期皮肤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并在黑色素瘤诊治流程图释中新增脚注m:描述DTIC+恩度方案具体用药;新增贝伐珠单抗治疗内容。
5) 特殊转移部位黑色素瘤中新增肝、脑转移的治疗内容。
6) 展望中新增抗PD-1/PD-L1单抗和MEK抑制剂治疗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