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性生物钟节律的特征表现

1.月经周期的循环
月经周期的建立是健康女性性成熟的标志。两次月经间隔时期为一个周期,一般为28天,其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者,属正常范畴,所以正常周期的界定在21~35天之间,将经历行经期、经后、经间及经前的顺序变化,完成一个周期演变进程,受阴阳消长规律支配,表现为行经期重阳必阴,转化开始,排出经血,标示着本次月经结束,新的月经周期开始;经后期阴长阳消,阴愈长阳愈消,推动月经周期的发展;经间期重阴必阳,转化开始,排出卵子,开始阳长的新时期;经前期阳长阴消,阳愈长阴愈消,推动经前期后移;行经期重阳必阴,又形成新的周期。如此循环往复,如环无端,自14岁左右来经,至49岁左右绝经,每一次的循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都有所不同,尽管有1~2次转化不利,不能排卵,排出经血少,但在总体圆运动规律影响下,依然可以向前发展。这种阴阳消长的激烈运动维持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形成月节律性,从而也反映出月经的周期循环呈一定节律。
2.阴阳消长的循环
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运动的形式,一直是夏师极为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运用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时所必须了解要掌握的理论。最初他曾认为:阴阳消长的形式是呈斜直线上升的,即阴长或阳长,从低水平到中水平,再到高水平,是持续上升的,渐进形式的,没有起伏,没有间歇,到达高水平时,即前人所谓重阴、重阳,重则转化;但他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消长形式不符合客观实际,观察雌激素(即阴分的物质)水平的变化,发现雌激素的水平提高,存在低、中、高三阶段,由此认为阴长的形式应为三阶段的等级式,即低、中、高水平的阴均呈现明显的一小阶段;又经过长期地临床观察分析,发现阴长的形式在低中时期较缓慢,高低起伏,呈波浪式运动,且有很多女性在中水平到高水平时,呈突然上升运动,进入重阴转化时期;每一个具体女性的阴长波峰形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与“7、5、3”奇数律有关:有的女性阴长呈3数律,即3天一波浪式向前运动;有的呈5数、7数律一波浪式向前运动。值得注意的是,阴长由中水平到高水平时呈突然冲击式,这是月经周期中演变的关键,也是调治某些疾病的关键。
阳长与经前期黄体激素提高相一致。经前期阳长较快,其低、中、高的演变较阴长快得多,一般经前期基础体温(BBT)高温相6~7天时已达高水平,此与阴静阳动,阴柔阳刚的特性有关。阳长至重后,仍需延后5~6天才开始转化,此与阴半月阳半月的相对平衡性及圆运动规律有关。由于阳长较快,因而阳长的关键在于转化期及开始期。
3.奇经任督的循环
任督冲带等奇经八脉,在妇科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历代医家较为重视冲任两脉,以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血海盈满,任脉通达,月经应期来潮,无可厚非。但经血来潮,实际上是血中阴阳消长转化的结果。傅青主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意识到经血来潮与肾有关,在《傅青主女科》中指出了“经血出诸肾”的观点。重视肾,就必须重视阴阳的运动,因此,任督循环圈显得十分重要。考任督冲三脉均内起于子宫,外始于会阴,一源而三歧,督脉行身后,任脉行身前,冲脉循腹里。任脉自下向上行,在小腹部曲骨、关元穴与诸阴经脉相会合,故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在腰部任督冲三脉与带脉相联系,受带脉所约束,任脉再向上行,有支脉与冲脉至乳房部,与乳房发生关系,其直者至咽喉部与冲脉相合,上行绕唇口,终于下口唇龈交穴;督脉行背后,上行至背项,在大椎穴与诸阳经相汇合,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再上行至巅顶,复向前下行循头额,至鼻部,下绕口唇,终于上口唇内的龈交穴。
夏师反复将奇经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认为以冲任督带为主的奇经八脉组成了任督循环圈,是女性生殖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有三:其一,冲任督之脉均内起于子宫,与子宫内胞脉脉络相联系,故有人认为胞脉脉络亦是冲任脉的组成部分,即在子宫内的冲任脉,行使子宫司月经胎孕的作用,故子宫、胞脉脉络、冲任经脉必须联系在一处,从而也可了解到心肾子宫生殖轴与此密切相关,同时还必须说明奇经八脉、阴阳维、阴阳跷四脉亦与任督脉有联系,为任督脉阴阳交会和循环服务。但由于阴阳维、跷四脉的部位在大腿部,在任督循环图上不占重要地位,但不能排除在生理作用上的重要性;其二,子宫、外阴、腰部、小腹部、乳房、咽喉、口唇等处,经络所过,两经以上的交会,均反映了女性生理特点,显示了女性的特征;其三,任督循环圈不仅在于贯通阴阳气血,而且更在于协调阴阳的动态平衡。任脉为阴脉,主一身之阴,但体阴用阳,有特殊性,督脉为阳脉,主一身之阳,两脉相交,阴阳贯通,并有阴阳跷脉协助沟通阴阳,阴阳维脉协助维系阴阳平衡,保持阴阳在总体平衡下行其消长运动及正常之转化,从而也就保持月经周期的节律性。可以看出任督循环圈在心肾子宫生殖轴纵向调节下,行其横向的调节阴阳总体的平衡性。奇经八脉除冲为血海,带束诸脉外,其余六脉均有贯通协调阴阳节律性变化的作用,与心、肾、子宫一样,在女性生殖生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