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读左传(上):为了梦想的辉煌
- 张德文
- 13373字
- 2020-11-29 00:38:01
01 为了梦想的辉煌
——管仲改革图强的四十年
管仲回来了
一队人马从西边的鲁国飞驰而来,为首骑马的官员气宇轩昂,但似乎有一点紧张。后面的军士押解着一辆囚车,囚车里的犯人个头高大,披枷戴锁,但目光炯炯、神情泰然。
队伍进入齐国国境,来到堂阜(今山东蒙阴西北),官员松开紧锁的眉头,喝令停止前进。他自己则跳下马来,命随从找来当地的邑宰,吩咐了半天。邑宰去后,他叫士兵打开囚笼,请出囚犯,除去枷锁,说道:“贤弟,咱们回来了,你先去好好洗浴一番,熏熏香,去掉晦气,然后咱们赶紧上路。我已经向国君荐举了你,国君正盼着咱们呢!”
说话的是齐国大夫、齐国国君桓公(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囚犯是他的好友管仲。
管仲泪流满面,再三拜谢鲍叔牙,谢他的救命之恩。
“咱们是兄弟,不必如此客气。回头一路上咱哥儿俩好好聊。”鲍叔牙催管仲赶紧去洗浴。
管仲洗浴完毕,换上鲍叔牙找来的干净衣服,容光焕发,英俊潇洒。鲍叔牙眼睛一亮,嘴里啧啧称赞,心里暗暗叫好——这才是我要的管仲!
吃过简单的午餐,队伍继续前行。弟兄二人骑马并肩飞驰。休息时,管仲又说开了感谢的话:
“哥,你一直帮我渡过各种难关:仕途失意,作战败北,你不但不鄙视我,反倒给我鼓励。这次公子纠失败,召忽赴难,我没有像召忽那样跟公子纠一块走,忍辱苟活下来,你理解我,救我回国,给我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我怎样报答你呀!”
“贤弟,你是一个有大志的人,我知道你心中藏着一个辉煌的愿望——把咱们的国家建设成天下最强的国家,那年你劝我接受先君僖公的任命做公子小白的老师,咱们预测公子纠将会失败时,你就说过你的生命系于社稷宗庙,只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你就会选择坚强地活下来,绝不轻易自毁生命。你的决心,你的才干,我都清楚。你想到的事,一定会去做;你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一回,国君将委你以重任,你就放手去干吧!我坚决支持你。”
鲍叔牙早就派人先行一步,向国君报告管仲回国的消息。鲍叔牙等一干人快到都城时,齐桓公早已在郊外等候。见到齐桓公的车辇,管仲远远地就下马匍匐在地请罪:
“草民有罪,请君上惩处!”
桓公上前扶起管仲说:“先生不必多心,寡人接先生回来,是要请先生与寡人共谋国事,绝无他意。”
管仲只是磕头谢罪,并不起身,鲍叔牙见状连忙出来解围:
“贤弟,君上已经宽恕你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今后你好好辅佐君上,以实际行动报答君上吧!”
听了鲍叔牙的劝解,管仲才千恩万谢,起身随桓公进城,接受安排住下。
管仲回国将被重用的消息很快就在朝廷内外传开了。
“管仲射伤了国君,是有罪之人,为什么不治他的罪?”
“凭什么要重用管仲?”
议论、质疑,像一支支利箭向决策者射过来。其实,齐桓公也并非没有犹豫过,毕竟,自莒至齐途中,他对管仲射自己的一箭之仇记忆犹新嘛。
齐桓公的心结
原来齐国已故国君僖公有三个儿子,按长幼排序依次为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公元前698年僖公逝世,诸儿继位,是为襄公。襄公与妹妹——嫁到鲁国的桓公夫人文姜通奸,私情不断,臭名远扬,加上政令反复,得罪了堂兄弟公孙无知和其他官员,引发内乱。为了自保,公子小白随他的老师鲍叔牙逃至齐国以南的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管仲和召忽便奉公子纠奔鲁避难。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手下的人杀死,第二年公孙无知又被不满他的齐国大夫们杀死,齐国的君位空缺。齐国的执政大臣高傒暗自派人赴莒通知公子小白回国。为了扶植亲鲁势力,鲁庄公一方面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另一方面又让管仲带人伏击公子小白的队伍,阻止小白继位。管仲和鲍叔牙早就达成共识,根据纠和小白的为人,他们认为将来成大事的只能是小白。管仲接受鲁庄公指派的任务后,故意射中小白的衣带钩。小白也机灵,他假装被射死,倒在车中。这时管仲忙派人送信报告小白已死,护送公子纠的队伍十分高兴——没有了对手,公子纠登位大局已定,便放松心情,不紧不慢地向齐都走去。那一边,公子小白则快马加鞭,很快进了都城,在高傒、鲍叔牙的扶持下宣布继位,是为桓公。
因此桓公心中总有个疙瘩:管仲是哥哥公子纠的人。他一登位,便请鲍叔牙出任丞相,与高傒一同主持国政,谁知鲍叔牙婉言推辞:
“君上,我是平庸之人。对于国事,我只有忠心,却缺乏才能。蒙君上恩赐,我享有俸禄,不冻不饿,我已经十分感激了,至于治国,微臣实在不能胜任。我保举管仲,此人乃天下奇才,有了他的辅佐,定能保我国国运兴隆,江山永固。”
桓公皱了皱眉头,“管仲?他那一箭差一点要了寡人的命,这种人还能信任吗?”
鲍叔牙解释道:“君上,忠于君主是为臣的本分。管仲当时跟了公子纠避难鲁国,听鲁国国君的调遣为公子纠办事,正是他为臣尽忠的表现,请君上不要责怪他。
其实,他早就断定能继承先君僖公事业的,非君上莫属。”接着鲍叔牙把当年管仲劝自己辅佐小白的故事说了一遍,他特别强调管仲的原话,“我作为君主的臣子,就是要接受君主的任务,服务于国家,我的生死系于社稷宗庙,活,为了它;死,也只能为了它。”
桓公放心了,但是怎样才能把管仲从鲁国要回来呢?
“这件事我想好了。”鲍叔牙把自己的计谋说了一遍。
桓公大喜,当下就命鲍叔牙挑选随员和军士组成一支精干的队伍赴鲁递送国书。
回来不容易——从鲁国返回齐国
鲁庄公看了鲍叔牙送上的书信,心中暗自思量应对之策,信里写得很明白:
“寡人已祭告先祖,即日主持国政。公子纠虽是寡人手足,但他怀有二心,留着他将不利敝国社稷宗庙,请君王果断处理以维系贵我两国友好情谊。召忽、管仲两个叛贼,罪大恶极,请交来人带回,寡人必亲戮之而后快。”
鲁庄公想:揣摩信里的口气,看看鲍叔牙所率人马的阵势,不给齐桓公一个满意的答复是不行的了。处决公子纠倒不成问题,留他一条命徒增负担,还会招来齐国人兴师问罪。只是放召忽、管仲回国使得使不得?会不会是放虎归山?
鲁庄公找来大夫施伯商量。
施伯的政治经验十分丰富,他听完庄公的话立即果断地说:
“君上,绝不能放召忽、管仲回国,尤其是管仲!管仲乃天下奇才,哪个国家起用他,哪个国家就会雄霸天下。齐国人绝不会杀他,而是要重用他。齐国有了管仲,咱们国家前途堪忧!”
“但是齐国点名要放他俩回去,口气硬得很,如何是好?”
“他们不是要人吗?他要活的,咱给他死的!”
君臣二人商量完毕,立即对公子纠动了手。召忽对着公子纠的尸首磕头说:“公子!您等等我,我随您来了。”说完,一头撞在墙上,顿时鲜血直流,召忽终于以殉难实现了他当年的承诺:既然跟了公子纠,一定要忠心护主。生,为了主子;死,也跟着主子。
庄公正要对管仲下手,鲍叔牙急匆匆地赶来了:“君上且慢,请听臣下一言。寡君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白,他要亲手处决这两个叛臣。召忽自行了断,是他应有的结局。管仲不一样,管仲有杀君之罪,寡君一定要亲自杀他并宣告国人以正视听,以固国本。如果君上现在杀了管仲,齐国人并不知道,对齐国并无好处,反倒徒增贵我两国误会。君上明鉴,请让我立即将管仲带走。”
鲁庄公觉得鲍叔牙的话句句在理,无可挑剔,只得将管仲交给了鲍叔牙,鲍叔牙立即将管仲关进囚笼,于是便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的事情。
议政拜相
且说齐桓公待管仲休息了一天,立即召他进宫商量国事。
桓公问:“先生,我国经历了十余年动乱,现在,国人思治,寡人急需治国良策,先生可否赐教一二?”
管仲见桓公态度真诚,便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多年的构想,他说:
“君上,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目标远大有利于事业的成功。我国的大治,应当以建设天下一流强国能挥斥诸侯为指导思想。当然,修明内政是首要任务;否则,内招民怨,外败于诸侯,结果会适得其反。”
“敢问先生,修明内政从何入手?”桓公追问道。
“修明内政首在顺民心。政之兴与废,在于顺或逆民心而动。顺民心而动,必安民富民,使民众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弭甲兵、轻赋税,民心欢悦,拥戴朝廷。施政的关键在于‘知与之为取’,懂得给予才能有所收获。”
管仲侃侃而谈,桓公觉得大道理虽不错,如何具体落实还是没有头绪。管仲看出了桓公的疑虑,接着说:
“改革赋税制度,按田土的肥沃、贫瘠区分交纳赋税的不同档次,不用同一个标准。我国地处海滨,可耕地少,应鼓励捕鱼、煮盐,积累钱财,换取粮食进口,做到府库有余粮,民众能吃饱。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活安定富裕,谁还会侵犯他人,危害社会?此外,官府制造钱币掌握其流通;按照民众需要统一调度进出口货物;在与各国的商战中夺得主动权,发展自己的实力,这些都很重要。”
“先生说得太好了。”桓公由衷地赞叹道,又进一步追问,“如此打下了霸业的基础,是否可以开始征服诸侯了呢?”
“这还不行,做到了安民富民,离强国还很遥远。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凝聚民心民力。富民的举措赢得了民心,但民心彻底归向朝廷并集中民力,还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化民成俗。朝廷教化民众,让他们懂得礼义廉耻,男无邪行,女无淫事,积小善成大善,变民俗于无形之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化民成俗,治之根本。第二,把民众组织起来,构建严密统一的制度。都城内士、工、商分别划区定居,不得杂处。工、商各三乡,士十五乡,按事务需要设专职官员,各负其责。郊外由农人定居,由家而邑而卒而乡而县而属,各层级住户均按一定数量组织起来,不得任意迁徙,邑以上各层级组织均设官吏管理,各司其事。全国共有五属,每属有一个大夫总揽全局。士、农、工、商四民的官吏,从下到上,实行责任制,每年正月,总其成者向君上禀报治理情况,奖功罚过,并责令荐贤能而禄,举悖逆而诛,以严明法纪,促成教化,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也。”
“礼法并重,层层负责,权力集中,很好很好。然后我将秣马厉兵,增强作战能力。”桓公看到了管仲描述的强国成霸之路,不由得跃跃欲试。
“君上,不可如此。我国扩张军备,他国有防范之心,势必如法炮制;军备竞赛的结果,徒耗我国资源却无助于实力增长。”
“先生的意思是……”
“寓军令于内政,全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五乡为一军;一家出一人,则一军有一万人,一军设元帅一人,统率从轨到乡各级军官,通过他们掌管调遣全军,全国共有三军。君上亲率中军,大夫国子、高子分率左、右军,每年春、秋两季以狩猎训练军旅。兵属于国,民属于兵,兵民合一。因为是定居,所以各家之间,世同居,少同游,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灾祸与共。一旦投入战斗,必能团结奋斗,死生以之。另外还可规定,以缴纳盔甲、兵器代替接受刑罚,区别轻重罪责,分等实行,以解决军备设置资源短缺问题,君上以为如何?”
“太好了!太好了!平时是守法的士民,打起仗来又是训练有素的军人,我国雄起成为天下第一强国指日可待了!”桓公兴奋异常。
“那正是臣下多年的愿望,为了国家的辉煌,臣下愿肝脑涂地。”
管仲表达了肺腑之言,君臣二人如此默契,恨不得马上一块大干一场。
当下,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主持改革大政。关键时刻,鲍叔牙都挺身而出,为管仲说话。
四十年经营
一、存卫救邢
从这一年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苦心经营了四十年,齐国成了公元前7世纪代郑国而起的中原首霸。
当时,周王室衰微,北方狄人势力强大,南方的蛮夷之国楚国也日益崛起,加上西戎、东夷的存在,周天子名为“天下宗主”,为华夏各国尊崇,实际上却无力号令四方。管仲顺应形势,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公元前673年,周惠王借助郑、虢两国兵力消灭了叛军,杀死了叛军首脑集团他的叔父子颓等人。事过六年,周惠王对帮助过叔父的人仍耿耿于怀。想当年,子颓一伙逃到了卫国,正是在卫国的庇护下宣称为王;如今,卫国的国君赤(卫懿公)治国无方,生活奢靡,爱鹤胜过社稷宗庙,臣民怨气冲天,政局不稳,正是教训他的好时候。但王室的兵力实在不够,军费也出不起。怎么办?惠王想到了齐国。近日,齐崛起于东方,与卫国相邻,不如请齐国去打卫国。对齐国来说,这恰是亮出“尊王”旗号拥护周王室的机会,管仲力主齐桓公出兵。公元前666年,齐桓公率军攻打卫国,以周天子的名义责备了卫懿公及其官员,夺取了卫国的财物凯旋而归,算是给了卫国一点教训。谁知紧接着北方的狄人大举进攻卫国,卫军惨败,卫都沦陷,卫懿公被杀。卫懿公的堂妹许穆夫人北上请求齐国出兵援助,齐桓公与管仲商定,趁此机会,进一步收服卫国。桓公派公子无亏率军助战,击败狄人,还帮助卫国在楚丘(今滑县东)建都,援助物资无数,卫国得以存活,彻底投入了齐国的怀抱。
就在这前一年,狄人进攻邢国。邢是周公之子所治之姬姓国,邢都(在今河北邢台西南)告急,文书送到了齐国。管仲劝桓公迅速出兵:“狄与戎都是豺狼之国,他们的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邢国同中原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周王室之后,与我们关系亲密,形同手足。有这样的诗句:‘回乡安居虽美好,邻邦盟约更重要。’我们与邢国曾有盟约,现在人家告急,我们理应救其急难,以彰显我‘尊王攘夷’的决心。”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出兵击退了狄人,并帮助邢国在原都城东南距齐国更近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西)重新建都。
存卫救邢这两件事都做得漂亮,史家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邢人迁都如同回家,卫人也忘了他们曾经亡国的惨痛往事,大家都快乐地生活着。加上六年前戎人攻打北燕(周初大臣召公奭之后),桓公出兵救北燕,感动得燕庄公亲自送齐桓公班师,中原各国对齐国都刮目相看。
有决心也有能力维护周王室权威,击退敢于进犯中原被称为戎、狄等非华夏族的大国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
二、助鲁平乱
卫、邢、北燕等国归向齐国之后,管仲心里惦记起鲁国来。
管仲认为,齐国相邻各诸侯国应该是收服的首选,否则就无法进一步向四面扩展,它们是北面的燕国,南面的鲁国和楚国,西面的卫国和郑国。恰好鲁国出现了内乱,鲁庄公病逝,他的弟弟庆父和季友为继承人问题斗争十分激烈。庆父想自己登位,勾结嫂子哀姜(他的情妇)杀死被庄公认定、季友支持的新国君姬般,季友则逃往陈国避难。管仲认为解决鲁国问题的时机到了,在他的建议下桓公派专人去鲁国了解情况,帮助季友回国追讨庆父,立庄公另一个儿子姬申(鲁僖公)为君。桓公见妹妹哀姜犯乱伦弑君的大罪,给自己丢了脸,十分愤怒,打发人处死了她。鲁国的局面稳定了下来,季友和鲁僖公自然也十分感激齐国。
三、伐蔡战楚
围绕齐国构成麻烦的诸侯国只剩下西面的郑国、南面的楚国了。
讨伐楚国的战争竟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开始。
公元前657年。
冬天的阳光给人们送来了难得的温暖,人们倍加珍惜,纷纷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
齐桓公心情特别好,他带上夫人蔡姬去园林游玩。这位国君好女色,妻妾九人,蔡姬是最受宠幸的一个。此女是蔡国国君穆侯的妹妹,年轻漂亮,性格活泼,很会撒娇。齐桓公好游乐,他为自己建造的王家园林,依山傍水,曲径通幽,松柏葱茏。桓公等漫步来到溪边。绿水悠悠,微风掠过,水波荡漾,鸳鸯在水里凫游,相互依偎,人们似乎嗅到了一丝早春的气息。
“国君,我们何不荡舟去!”蔡姬指着溪边的小船说。
“好啊!美人相伴,船行水上,作画中游,画中游呀!”桓公高兴地答应了。
侍从慢慢地划桨,船儿在水中缓缓移动。蔡姬依偎着桓公,桓公搂抱着蔡姬,软语轻声,说不尽的甜蜜,道不完的惬意。侍从背对他们划船,佯作不知。
顽皮的蔡姬似乎觉得还不够开心,她突然挣脱桓公的拥抱,手扶船舷,摇动船身,顿时,小船晃荡起来。桓公不会游泳,很怕入水,吓得脸白了。管仲评价他的为人“虽无小智”“却有大虞”,他很能从大处想事情,他懂得自己的生命对于齐国的重要。他本能地制止蔡姬,大叫道:“别摇别摇!快停快停!”
蔡姬正摇得开心,不但不停,反而越摇越起劲,连荡桨和把舵的侍从都害怕了,他们也大叫起来:“夫人!会翻船呀!”
桓公勃然大怒,一巴掌打过去,蔡姬疼得大哭,摔倒在舱中。
游玩的意兴荡然无存,桓公命令立即撑船返回上岸,他满脸怒气地回到宫中。
此后的事情,不用说也能想到。桓公派人把蔡姬送回娘家,临行前只说了一句话:“寡人再也不想见到这个女人。”
后续的事情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桓公不久就后悔了,又把蔡姬接了回来;另一种说法是蔡姬恨桓公做得太绝,一点不念旧情,一气之下让哥哥给自己另外找了个婆家;还有一种说法是蔡穆侯认为齐桓公此举不但羞辱了妹妹,还鄙视了蔡国,于是他做主,将蔡姬改嫁了。
第三种说法似乎更合逻辑。蔡国南邻楚国,算得上楚国的附属国,早就以实力不断膨胀的楚国为靠山。蔡穆侯对齐国的不满已经不止妹妹这一件事,将妹妹改嫁所表达的正是蔡穆侯对齐国积蓄已久的愤怒,于是生活问题就变成了政治问题。
齐桓公这一面也有他的想法:蔡姬是我的女人。我并没有休她,只不过把她送回娘家住些日子,你蔡穆侯居然把她——不,把我的女人送给了别人。你把我堂堂齐国置于何地?太欺侮人了!
桓公当下决定对蔡国兴师问罪。春天一到,桓公便率领诸侯国联军讨伐蔡国。小小的蔡国哪里是对手,一战即败,蔡军大溃逃,桓公指挥联军乘势攻打楚国。
此时蔡国的都城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紧靠淮水,南渡淮水便进入楚国。西面高山连绵,是天然屏障,再往南又有汉水,春天,淫雨连绵,江水上涨,水流汹涌。齐军来到淮汉地区,遭遇不利的地形。但齐桓公自恃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又有管仲随征,谋划军情,雄心一点也不减。
楚国这一方,自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用大夫斗伯比等首犯随国(在今湖北随州南)后,楚武王和他的继承人楚文王相继征服了随、邓(今河南邓县附近)、郧(今湖北安陆县附近)、绞(汉水流域今湖北境内)、申、息(今河南息县附近)及蔡等小国。楚成王登位后,又北上攻打郑国,手伸向了中原。自以为国力强大,无人敢犯;齐桓公率联军如此迅速南下的大规模行动,完全出乎成王意料之外。
“齐国的进犯师出无名,太没道理!”——这就是楚成王此时的想法。他一面调动军队,积极备战,一面派专使去齐军军营责问。
联军士气旺盛,军容整齐。但楚使觉得道理在我,也无所畏惧。他跟随引路的军官,理直气壮地走进齐国中军营帐内,将成王的书简递交给齐桓公。桓公请来人坐下,看完书简,随手交给管仲,示意管仲处理。
楚使毫不客气,开门见山地说:
“我王让我来请教君王:贵国在遥远的北方,我国则在边鄙的南方,两地相距数千里,平时素无来往,风马牛不相及,你们为什么如此兴师动众,来到我们的土地上?”他目光直逼桓公,心想,我看你怎么回答。
问题问得好,击中要害,所说的也的确是事实。但管仲早就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说道:
“早年,天子命召康公指示我先祖太公:‘天下的诸侯,你都可以征讨,以担负起辅佐王室的重任。’他老人家还指明征讨的范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北到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南到穆陵(在楚境内,今湖北麻城西北)。至于你所说我方出兵的理由,我也可以据实相告:贵国应该进贡的苞茅,为什么不按时送来,这已经严重影响了王室的祭祀大典,我们有责任也有权力追究你们。再说昭王南巡就再也没有回去,这是为什么?你们必须做出解释。”
“召康公”就是周成王身边的高官召公奭,官职太保,他的后代就是北燕的国君。“太公”就是吕尚(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尊为老师,被封在齐地,是齐国的先祖。召康公传达周武王的儿子成王的指示,赋予了姜子牙及其后代极大的权力,齐桓公执行它无可指责。苞茅是丛生的菁茅,楚国特产的植物,周天子规定楚国每年进贡苞茅用来滤去酒糟,所得的酒用于祭祀。古时国之大政除了军事就是祭祀,影响祭祀不是小事情。齐国以此兴师问罪,楚国人无话可说。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司马迁说他治道“微缺”,荒于国政,在位第十九年再次南巡,死于汉江中。但死因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是一桩无法了结的公案。管仲以此指责楚国,不过是找一个由头而已。我们看楚国的专使怎么回答。
楚使说:“不错!苞茅的进贡不及时,的确是敝国的罪过。向天子进贡,敝国怎敢怠慢,敝国君一定迅速献上。至于昭王南巡一事,敝国上下无人知晓,你们到汉江边去问水神吧!”
嘿!听听这话,楚使的口气还很硬。
这可惹恼了齐桓公。楚使还没返程,桓公就命令联军进攻。楚使眼睁睁看着联军浩浩荡荡渡过淮水,直抵陉山(今河南郾城南)。这里地势险要,是蔡楚两国通道中的要塞。
楚使回去向楚成王如实禀报情况,强调联军势力强大,不可轻视。
楚成王把本族将军屈完召来,同他商量应对之策。
屈完说:“齐国这次下了大功夫来对付我国,依微臣之见,我们既不可硬拼,也不能示弱。硬拼,我们会吃亏;示弱,他们会以为我们好欺侮。请君王允许微臣率军前往,见机行事。”
楚成王赞同屈完的意见,命令他立即出发。
一路上,屈完都在苦思退敌的万全之策。上策当然是既能保存实力,又能在令对方不敢小看的条件下拒对方于国门之外。
到达陉山不远处,屈完命令停止前进,安营扎寨,同时做好战斗准备。他自己则准备亲赴敌营,察看对方动静。
联军这一边,情况也有些微妙的变化。联军内部各诸侯国的官兵因为长途奔驰,开始出现厌战情绪。齐桓公和管仲刚见识了楚国专使的强硬态度,心中也在思量,楚国毕竟不是蔡国,近些年实力大增,讨楚之战也应该谨慎从事。现在楚国的军队已经开到了眼前,看他们的军容,战斗力不可低估。加上春天刚过,春雨数月水涨后,淮水江面宽阔,北方的军人不习水性,真要是交起手来,退兵渡江都很困难,总不能让战士们死在江水里吧。管仲建议先退师江北,驻兵召陵(今河南漯河东)。
屈完见联军北撤,心中有了几分把握。他对部将做了必要的安排,便渡江面见齐桓公,争取实现他所构想的上策。
管仲建议桓公不战而屈楚国之兵,屈完追求不战而拒联军于国门之外,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当然,所用的手段不会一个样。
听说对方的主帅要来,管仲召集将领布置任务,令集合军队,摆好阵势,整肃军容,一定要让对方看得胆战心惊。
屈完一到,桓公就请他登上战车,一同检阅军队。战车所到之处,官兵纹丝不动,威风凛凛,宛如雕塑,喊起口号来,整齐划一,震天动地。屈完心中明白,这虽是预设的表演,但确实也不可小觑。
检阅完毕,桓公请屈完回中军营帐内就坐,劈头就问:“怎么样?这些北方的将士个个都不错吧!”
屈完笑而不答。
桓公接着说:“寡人率联军南下,并非求寡人一己之私利,只不过是为承续先君开启的贵我两国的友好关系。其实,以我军之实力,有什么目的不能达到?任他多么坚固的防御,我军都能摧毁!”
屈完听出了齐桓公带有威胁意味谋求和解的意思,针锋相对地回答道:“感谢君王莅临敝国,给敝国带来佳音。与贵国交好,正是敝国国君的夙愿。君王若以德服人,谁敢不听从召唤,与贵国世代修好!贵军的确实力雄厚,但我国有方城这样的长城,还可以将汉水作为护城河;贵国兵马虽多,又有什么用?”
齐桓公听了哈哈大笑,管仲赶紧出来打圆场:“既然贵我两国都有修好之意,不如就此签订盟约,昭告神祇,宣示国人,从今以后共同遵守。”
管仲点破屈完来见的玄机,也道出了双方共同的愿望。一方是威胁,另一方则是摆事实:双方殊途同归,都主张和解。当下双方便签署盟约,歃血为盟。从此齐国阻住了楚国的北上,去了一半心病。
剩下的就是对付西面的郑国了。
四、以礼服郑
公元前8世纪,善于权谋的郑国第三代国君庄公寤生创造了国力鼎盛的政绩,太子忽伐戎救齐为郑国的国际威望锦上添花。然而接下来长达二十八年为争夺君位而起的内斗,耗尽了国力。郑庄公的孙子踕(郑文公)登位后,只能游走在齐、楚两个大国的夹缝中,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郑文公登位第十八年,也就是齐、楚两国在召陵结盟的第二年。
夏天,齐桓公召集各国诸侯在卫国的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聚会,商议如何维护周王室太子郑的合法继承权,保证他顺理成章地登上周天子的宝座。这本来是不该成为问题的事情,怎奈那位与叔父子颓在“金字塔”顶上为争夺王位厮杀得你死我活的周惠王此时在位已二十二年,身体状况不佳;他听信王后的意见,打算废掉年方二十英俊有为的太子郑,另立王后宠爱的小儿子王子带。这个违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权规定的错误构想,虽然还未成为事实,但已经在王室内部发酵,骚动在酝酿之中。齐桓公本着安定王室秩序的好意召集这次会议,应该是合理合法的,没想到却惹恼了周惠王。周惠王想,尽管十二年前,你帮我教训了卫国,但我也赐你以侯伯的名分,给你戴上各国诸侯领袖的桂冠,你怎么不揣摩我的心思,不跟我商量就背道而驰呢!
周惠王很恼火,打算给齐桓公一点颜色看看。
首止之会决定于秋季各国重聚正式盟誓,共同担负起维护王室安定的责任。时间一到,诸侯们纷纷动身重返首止。
周惠王想起了郑国。郑国国君是周第十二代君王周宣王舅父的后代,与王室关系很近,近些年与齐国的关系也有些紧张。对!就找郑国,通过郑国影响其他的小国阻挠盟誓的进行。
惠王派特使召见郑文公。
郑文公心情忐忑,他不知道为什么天子特地召见自己。
在宫廷斗争中历练得老谋深算的周惠王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郑文公一到,赐座之后,惠王就亲切地询问起来,从家族生活到外部处境,面面俱到,倍显关怀:
“听说,齐国老是有些为难你们……”
“天子所说极是,臣踕处齐、楚两强之间,左右为难。现今齐国小白要结盟于首止,臣踕不知如何应付。”
周惠王微笑道:“我替叔父想好了一个办法。我给你宣旨,让你去结交楚国,再让晋国多多帮你,有了晋、楚两大国的依靠,叔父就不必怕齐国了。首止之盟,不去也罢——其实别的国家也不一定要去的。”
郑文公非常高兴,天子做主,加上晋、楚两强帮扶,还怕齐桓公吗?他听出了惠王的话外音,让他去“策反”其他国家,那就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住自家再说。
郑文公已多年没去齐国朝聘了,听了周惠王的话,他正好免除了去首止见齐桓公的尴尬。拜谢过天子后,他决定打道回府。
随行的大夫孔叔见文公要回国,着急起来。他说:“君上,逃避结盟不是良策。国君处事不可轻率,轻率可能导致众叛亲离;一旦被孤立就会受到欺侮,出了问题再去请人帮忙,代价就太大了。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请君上三思!”
“你想得太多了,我自有主意!”郑文公拒绝了孔叔的建议,“你带领随从去应付一下吧,我就直接回国了。”
郑文公逃盟令齐桓公十分恼火,第二年夏天他联络各国诸侯讨伐郑国,不料楚国出兵替郑国解了围。过了年,春天一到,齐国又大举伐郑。这一回,齐桓公志在必得,不让郑国趴下绝不收兵。
大夫孔叔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十分恳切地劝谏郑文公道:“事态严重,国家危急呀!请君上赶快拿主意!咱们既不能下决心拼死到底,又怕低三下四丢面子,那只有死路一条。依微臣之见,只有屈从齐国才可以解眼下之危,社稷为重呀!”
郑文公思索片刻,说:“我知道齐国为什么出兵了,你等等,等等!”
郑文公的犹豫急坏了孔叔,他又急又气:“还等什么呀!这都朝不保夕了!”
事后,郑文公把大臣申侯抓起来杀了,他以为这样可以取悦齐国。
申侯是什么人?申侯是楚国的官员,在楚国无法立足,逃到郑国来,很得郑文公父亲郑厉公的宠爱。三年前齐桓公率联军攻楚还师途中,他挑拨齐、陈两国关系,引发了齐国讨陈之役,真相大白后,齐桓公对申侯很不满。
郑文公以为除掉申侯就表明了他对齐桓公的忠心,齐桓公可不这样看。秋天到了,庄稼收割完毕,天高云淡,气候干爽,正是征战的好时机,齐桓公召集各国诸侯在鲁国的宁母(今山东鱼台)商议再次讨伐郑国。
诸侯们纷纷来到宁母,聚会即将开始。管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想:多少年来,对郑国采用武力并没降服他们;拔掉齐国四邻最后一颗钉子,恐怕得走另外的路子。鲁、北燕、楚三个国家问题的解决,主要都不是靠武力,郑国的事情难道可以例外?
考虑成熟后,他终于向齐桓公建言道:
“君上,使郑国归服恐怕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微臣听人说,对付怀有二心的国家,要坚持以礼相待,对待地处偏远的国家,则需怀之以德。此话很有道理。微臣认为,只要咱们以德和礼处理各诸侯国关系,不但郑国,其他国家也都会来向着咱们的。”
齐桓公高兴地说:“丞相所言极是,此次聚会,就请丞相拿主意吧!”
管仲向与会者详尽地报告了自己的想法,并责令下属按照礼制厚待了他们,诸侯们回去后也让自己掌管贡赋的官员依照规定向齐国缴纳了应当上贡天子的财物。
郑文公听说齐国改变了态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齐桓公所坚持的路线的正确,便派太子华赴齐阐明立场:愿意参加当年首止之盟,共同维护周王室的安定。
谁知道太子华心中另有所图,他来齐国引出了另一番曲折。
齐桓公高高兴兴地接待太子华,心想首止之盟终于可以完满落幕了,郑国的问题终于可以圆满地解决了,哪知道太子华却说出了下面这样一番话:
“君王,敝国昔日之错误完全因为孔叔等三人及其家族操纵国政误导敝国国君所致。君王若能除掉他们,微臣愿带领敝国归向君王,做贵国封地内的小臣。”
这话的意思是要齐桓公帮他除掉郑文公的左膀右臂,自己马上接替君位。齐桓公满面喜色,刚要开口,管仲插嘴道:“君上,太子远道而来,旅途劳顿,应当好好休息,明天再议大事如何?”
“好呀,还是丞相考虑得周到。”
当下,齐桓公吩咐官员领郑太子去客馆,这里管仲请桓公留下说开了:
“君上,郑太子的话咱要好好掂量掂量!此次聚会的成功在于君上坚持了礼与信,否则郑国也不会派他们的太子来。不背父命为礼,坚持父命又能见机行事完成任务为信。郑太子不以执行他父亲交给的任务为重,却动歪心思要替代父亲登君位,这是背礼弃信的邪恶之举。我们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次聚会就是以邪恶终结,这种做法万万不可!”
齐桓公说:“我们多次讨伐郑国都没有成功,这一次郑国的国君与太子间产生了矛盾,我们加以利用一举灭郑难道不行?”
管仲说:“我们坚持以德感化郑人,向他们说明我们所做的事情的必要性,如果他们还不以维护王室为重背道而行,我们再加讨伐,他们就会背上不义的恶名自取灭亡。相反,如果我们拥戴一个背叛君父的罪人去攻打郑国,他们就会理直气壮地进行反抗,我们还能取胜吗?再说会合诸侯,是为了崇扬德行;聚会所发生的事情,各国都将一一记载,把邪恶之人推上君位这样的事也记录下来,以后谁还会来参加盟会?后人也将对这样的盟会嗤之以鼻。据我所知,郑国现在有孔叔等良臣辅政,太子的图谋绝不能得逞;我们按他说的去做,只会损毁我们自己的声誉。君上务必拒绝他的意见,千万不要犹豫。”
齐桓公认为管仲分析得全面而深刻,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再理会郑太子的歪主意。
郑太子的心思却被他父亲发现了,数年后,找个理由把他杀了。还是这年冬天,郑文公另派专人到齐国来请求结盟,郑国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葵丘盟会
周惠王去世,太子郑继位(后谥襄王)。同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东)盟会。襄王派太宰参加,盟约规定:
一、诛责不孝逆子,不废太子,不立妾为妻;
二、尊重贤人,养育人才,表彰有德者;
三、敬老、爱幼,礼遇贵宾和旅客;
四、士人官职不得世袭,公家职务不得兼任,录用士子要得当,禁止独断独行地杀戮大夫;
五、不到处筑堤,不禁止向邻国购粮,有封赏必须报告盟主。
最后,盟约强调,参盟各国务必恢复旧好。
盟会结束,宰孔(王室太宰)执行襄王交付的使命,将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赐给齐桓公,传达襄王的话说:“寡人祭祀了文王、武王,现将祭肉赐给伯舅。”
桓公要跪拜领谢,宰孔说:“别忙,请稍等,天子还有旨意。天子说,伯舅年老,且功勋卓著,特加赐爵一级,不必下阶跪拜。”
桓公想要拜领襄王恩赐,管仲牵动桓公衣袖低语道:“不可!臣不行臣礼,君不守君位,是祸乱的根源。”
按: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乃是习惯礼貌用语。郑与王室同姓,从前襄王的父亲称郑文公为叔父,今天襄王称齐桓公为伯舅,都不足为奇。但襄王让桓公不必下阶跪拜受赐,就不符合当时君臣间的礼仪规定了。管仲是守礼的,三年后管仲受桓公指派解决戎人问题立了功(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结西方的戎人攻打王室,襄王派兵讨伐王子带,引发了王室与戎人的矛盾,管仲处理得非常完满),襄王奖励管仲,以上卿之礼设宴款待;管仲认为不符合自己下卿身份,不敢僭越,婉辞谢拒,也说明他非常重视礼制。孔子曾批评他不知礼,恐有以偏概全之嫌。
且说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劝告,立即下阶跪拜说:“臣小白不敢加辱于天子尊颜,请允许小白仍下阶跪拜受赐。”
在场诸侯对齐桓公的表现都很赞赏,齐国的霸主地位更加巩固了。
管仲为齐国的辉煌勤勤恳恳工作了四十年,积劳成疾,于公元前645年去世。临终前,嘱咐齐桓公千万不可亲近和重用易牙、竖刁、堂巫和公子开方四个人,但桓公未能坚信,还是提拔了他们。桓公重病,这四人与桓公九个妻妾所生的儿子勾结起来,为争夺君位打得不可开交,齐国陷于混乱之中,桓公的尸体摆在卧榻上达六十七天之久,居然无人过问,管仲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在贵族们的贪欲争斗中化为泡影。
鲍叔牙自愧在宽柔、忠信、坚持礼义以及治国、治军诸方面远不如管仲,孔子对管仲的才干以及他用道德和感化取代暴力和战争大加赞扬。管仲是杰出的政治家,对政治哲学贡献良多,但他不可能不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将自己与一个好酒色、贪婪而残酷的封建君王捆绑在一起。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他那个时代所有士子们的悲哀。
说明
本文根据《左传·庄公八年》《左传·庄公九年》《左传·庄公十五年》《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左传·庄公三十年》《左传·闵公元年》《左传·僖公元年》《左传·僖公二年》《左传·僖公三年》《左传·僖公五年》《左传·僖公七年》《左传·僖公九年》《左传·僖公十年》《左传·僖公十二年》《左传·僖公十六年》《国语·齐语》《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牧民》《管子·大匡》《管子·权修》《管子·任法》《论语·宪问》《论语·八佾》以及《孟子·告子下》中的部分资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