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打袼褙(一)

这两个老太太是妯娌。嫂子瞟了瞟弟妇的脸,她并没有引起蜜枣的联想。“今天这太阳不着实。”她喃喃自语似的说。她的意思是今天的太阳没力气。“是啊!现在比上午还好点儿。西北风尖着,明儿八成要晴好了……”弟妇缩了缩脖子,把手袖得更深了一些。她的眼光罩在老嫂子的脸上,她也没有想起蜜枣,一点儿往枣的方面想的念头都没有。她嫂子痴痴地看了看地下的日影儿,也把手袖得更深了一些,依旧自语似的说:“夜里只怕更冷,今晚上早点儿关门,早点儿睡……”

打袼褙不算细活儿,一般人都干得了,但也不算粗活儿,心思不够还是打不好。打袼褙要的不是力气而是细心和耐心,把案板或者桌子搬出来,找出一堆破布、打上半锅糨子就可以打袼褙了。打袼褙的天气一定要好,不然三天两天的袼褙还干不了就会因受潮而发霉,袼褙就不能要了,所以一般要做鞋了才会打袼褙的。打袼褙的破布一般是旧衣服或者旧床单,新的谁舍得呢?先用手沾满糨子在案板或者桌子上糊上一层,再摊上一块较大的破布,再糊一层糨子,再把比较小的破布摊上去,摊满一层再糊一层糨子,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觉得差不多了,再像刚开始一样摊上一块较大的布片。直到这个时候,袼褙才算是打完了,剩下的就是等着袼褙干了。在等袼褙干的空挡里就可以做鞋面儿了。做鞋面儿的布料是那种有斜纹的呢子,一般是黑色或者深蓝色,拿了鞋面儿的鞋样裁出鞋面儿,再裁出鞋里儿。等鞋面儿剪裁完了,袼褙也干透了,再拿出鞋底的鞋样儿剪裁下来,一层层的摞起来,就成了千层底。这样还不算完,还要用细白布剪出一指宽的布条条把它们一层层的喂起来,叫做喂鞋口。剪喂鞋口的布条条是有讲究的,不能顺着布纹剪,而要斜下去,这样剪出来的布条条喂起来才能服帖、匀称。当然,最下面的一层要整个儿用细白布包起来边儿喂进去才行。喂完鞋口就可以纳鞋底了。纳鞋底虽然只是用一根针和线把这些一层又一层的袼褙结结实实地缝到一起这么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这是整个做鞋的过程中最吃功夫的。且不说那么厚的鞋底子每一针都耗费不少力气,单是那么厚的鞋底子一针过来一针过去的不知要纳上多少针这份耐性就够人受的。不光这样,还有针脚的大小、松紧、方向、形状……讲究多了去了,就说针脚的大小吧,大了不行,小也不行,非得一样大小一样均匀看起来才会好看。再说松紧,太松了不结实,太紧了容易断线,一针松一针紧的又不耐穿,非得千针万线都一样紧称才行。还有针脚的的方向,要横就横,要竖就竖,讲究的是整齐、一律儿,要是一针横一针竖的成什么样子啊?形状呢,本来是没有什么讲究的,只要以上几点做得好就是一双好鞋底。可是,偏有手巧的,他们真是见缝扎针,一点也不肯放过对亲人疼爱的机会,就连这形状也被他们变换着纳出了千百种形状来,比如有菱形、心形,还有的能纳出花儿来呢,比起那些艺术家们一点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