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回家种地

张兴五见儿子起床了,便从牛圈里走出来,说:“永鹏,学校的事你也想开些。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寻思了很长时间,也算想开咧。仔细想想,这四里五庄的,哪一户人家是过得顺顺当当、痛痛快快的?庄户人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活着,谁不往好处想哩!那还得看自个的运气,看有呒有那个福分,运气和福分是强求不来的。你回家来也好,咱家里又多了一个劳力,往后咱再想点门路,只要咱一家人一门心思用在过日子上,也不愁过不好。”

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汉显得很豁达,但眼里透露着一些无奈,眼神里也缺少了往日里永鹏做老师时所具有的神采。张永鹏知道这是父亲安慰自己的话,他听了反倒觉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只对父亲说了一句:“我知道了”,就钻进灶房替母亲烧火去了。

吃过了早饭,张永鹏便开始跟他父亲一块下地劳作去了。他们所处的这个村子是鲁北平原上普普通通的一个小村子,只有百十户人家。官庄名字的由来,是因着村西一条古河的名字——渑水河,这条河在《新华字典》中有注解:古水名,在今SD省临淄附近。张兴五小时侯经常跟伙伴们一起到这条河里捕鱼、游泳、嬉戏,曾经带给他们很多的欢乐。老汉记得那时候荒地很多,到处长满了野草野菜,洼地里有的是水。人们干活累了、渴了,随便找一个地方挖个坑,一会儿就会渗出又清又凉的水,让人喝个痛快。而今一晃儿几十年过去了,那些一起光屁股的伙伴们的孩子都成了大人,想一想这人可真不经混。那些曾经地快乐时光伴着童年的记忆远去了,随着气候的日趋干旱,古河早已干涸,河道也被人垦荒种上了庄稼。如今农田浇灌及人畜饮水只能依靠打深井汲取地下水。村子周围的七百来亩水浇地,就是全村人赖依生存的粮仓了。近些年,人们的吃穿问题解决了,粮食价格低,所以人们对种粮的兴趣不大。村里又把耕地分成了两大部分,一是口粮田,按照人口数平均分到每家每户,每人一亩地;另外的耕地拿出来让人承包,每年都要向村里交纳承包费,这给村干部们带来了不少实际的好处。那些承包了土地的农户,实际上大多数还是种上了庄稼,也有少部分开始搞蔬菜大棚和果树种植。

张永鹏家的四亩口粮田位于村子南边,处在一块叫“南窑”的地片中,全部种植了玉米。

父子两人吆着牛架着耘锄出了村子。村西的十几个蔬菜大棚有序地排列着,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现在是夏天,正是蔬菜大棚的休闲期,棚上的薄膜都已被撤去;等到秋末,种植大棚的农户们才会起早贪黑地忙碌起来,种植管理、浇水喷药、拉放草垫……一家人忙得象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