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真香!

早先的煎饼是小米面的,现在改成棒子面的了;早先几乎只是男人吃,现在是大姑娘、小媳妇儿吃得也挺多;早先只有本地人吃,现在不要说周边县的人来吃,也有特意过来的,吃过的还真不少。“吃碗儿肉”,在莒县好多人的脑子里形成了一种意识,几天不吃,肚子里的馋虫会“咕呱咕呱”叫,就像烟民断了烟、酒徒缺了酒那么难受。所以,“碗儿肉”成了莒县唯一的传统小吃儿。

田家的碗儿肉锅盘在临街,七印锅里老汤翻滚着,热气腾腾,上面漂着厚厚一层浅红色辣椒油,空气里散播着特有的香气,使人不免咂下口水。

锅台前忙着老掌柜的,皮帽、棉衣棉裤、大头鞋、白套袖、白围裙,六十来岁,中等的个子,头如斗,面如盆,红光满脸,一副憨厚相。紧邻是肉案子,上面摆列着羊肚儿和无骨羊头,两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更忙活,女的用盘子秤称肉,嘴里报着斤两,男的切肉、装碗,送到锅台上。

棚里没空桌儿,棚外没闲座儿,吃饭的真不少。

永胜站在棚口前,想找个空桌,瞅了一会儿没找见,就大声地召唤道:“掌柜哩,忙着啊?”

“又赶集来啦?找个地儿先坐下。”老掌柜见来的是熟客,连忙招呼,又对端饭的服务员说:“丫头,给他们找个座儿。”

“这桌快吃起(完)了。”服务员领着永胜来到棚外一个条案前,“你们稍微等会儿啊。”

几个年轻人基本吃好了,有的只是在喝最后几口汤,见来了新客人,纷纷站起来腾座,说着“坐吧、坐吧”。

永胜挺感激,还双手作揖感谢人家。

张永青支上车子,从后依架上解下白塑料酒桶,和小兴一同过来坐下,屁股还没坐稳,就见老五从棚里笑眯眯地走了出来。

老五:“你们坐着吧,我去要……”

张永青乐呵呵地点头,而后对永胜说:“还是孩子们多了好啊!”

“奶奶儿多了香篓也多。”永胜开始掏烟袋锅。

张永青起身从柜台那儿拿来三个空口杯,提起酒桶说:“二分水,五块钱一斤,喝着着实的不赖。”

这时服务员端上来一盘小菜儿,还有两瓶牛栏山二锅头。

永胜伸手按住张永青的手,说:“省省你的吧,今儿个咱喝瓶儿的。”

“别介,咱们都少倒点儿,喝了这个再喝那个。”张永青看永胜执意不让打开,又说:“咱哥儿俩喝二锅头。小兴,来倒酒。”

“行。”小兴接过张永青递过来的塑料壶,先放地上,拿过酒瓶打开盖子,给两人倒上。

也就在这工夫,服务员端来三大碗羊肚儿、羊头肉,哪碗都冒了尖儿,足有一斤。

“这一大碗,吃不清!”张永青瞅着肉直笑。

“使劲儿吃!”永胜举杯礼让张永青一同喝。他喝了一口后拿起箸子,要夹没夹时看着碗里有点儿不对劲儿,问:“那白咕浓浓的是什么啊?”

张永青翻了一下自己碗里的,露出两个白色的小“馒头”,一笑:“哈,这可是好东西儿——羊脑子!”

永胜:“你可真会吃!”

永胜:“我赶了这么多年的集,也就是一碗碗儿肉就俩烧饼,哪儿舍得这么吃啊。”

张永青:“这年头儿,光靠吃吃不穷。”

“你说的一点儿都不假!”永胜先夹羊脑子,吃着是真香啊,“猛吃猛喝猛发财,不吃不喝钱儿不来。吃饱了还不想娘。”

两人又吃又喝、又说又笑。

永胜瞅着条案上的菜直发愁,说:“撑死咱们也吃不清,还吃什么碗儿肉啊。”

“你不是说‘使劲儿吃’嘛。永胜老弟,今儿个是个好日子,你逮住了俩便宜。”张永青对小兴说:“你年幼,多吃点儿。”

小兴不像父亲他们细嚼慢咽,一口是一口的,脑门上已经冒出了汗珠儿。

“卖碗儿肉的这么多,属这家儿买卖大,谁都弄不出这个味儿来。”张永青对小兴解释道:“八四年,***来咱县视察,就是吃的这家的。”

永胜开始时喝得勤,动箸子少,现在已经反了个,又吃肉又喝汤,脑门儿上冒着热气。他还自言自语着:“干活儿干出泪儿来,吃饭吃出汗儿来,……四大爷,别光顾着说,吃啊。”

“吃,咱们都使劲儿吃!”张永青也不再放箸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