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知之始己,自知知人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反应》篇所称“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有“知己知彼”的意思。鬼谷子所强调的是,通过对自身的深刻反省,进而了解别人,把自知作为知人的前提,这可以说是很有见地的。

战国时,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率兵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截断了上党郡和韩国都城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韩国不愿投降,派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派军接收了上党。两年后,秦国派王龁再次进攻上党。赵国派廉颇率军前去救援。等到了长平,得知上党已被秦军攻占,王龁正要向长平进攻。廉颇于是坚守长平,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秦军对峙以作长期打算。

王龁多次向赵军挑战,廉颇就是不交战。王龁无奈,怕长期消耗粮草不足。秦国相国范雎派人行使离间计,到赵国都城邯郸散发言论:“秦国就是怕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快投降啦!”

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他从小学习兵法,讲起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赵王听了秦国奸细散发的言论,于是拜赵括为大将,去长平替代廉颇。蔺相如劝说:“赵括只懂读他父亲的兵书,用套路,临场应变能力不行,不是将才。”赵王不听。

于是,赵括领兵到了长平。廉颇验过兵符,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大军由赵括统率作战,气势相当壮观。赵括来后,将廉颇制定的号令全部废除,并下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应给予当头痛击。非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不可。”

范雎得知反间计成功,赵括替换了廉颇,就派大将白起去指挥秦军。白起是当时的优秀军事家,他深通兵法极富韬略,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居于首位。白起到了长平,设好埋伏,故意打了几个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结果被引到埋伏好的地点。白起派精兵切断了赵军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赵军切成两段。赵括才知中了秦军之计,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白起又派兵把赵国的援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赵军苦守四十多天,士兵饥饿不堪,无心作战,甚至自相残杀。赵括走投无路,集结军队几次突围都没成功,最后率精兵出战,结果被秦军的弓箭手射死。赵军听到主将被杀,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后来,四十万赵国降卒全被白起坑杀,只放回二百四十多个小兵。长平之战,惨绝人寰。赵国军队就这样因为赵括纸上谈兵、缺乏经验而全军覆没。

先哲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自知才算明智。而那些没有自知之明、不自量力的人,历史上从来就不少见。或许他们并非愚钝之人,但缺乏经验、不懂变通又自恃高明,不具备将帅之才却傲视一切,肩负重任却不了解自己,往往意气行事冒险而为,从而造成惨痛的悲剧,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