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芬的《R. S.托马斯诗歌美学研究》一书即将付梓,她请我为之写序,我欣然答应。

蒋芬性格温和,为人忠厚,重情重义,做事相当扎实,学习刻苦用功,很有悟性,富有灵气,非常适合研究文学,在学术方面潜力很大。在天津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里,她是我所招收的十几个在职读博的学生中坚持在学校寒窗苦读潜心学问的唯一一个,而这三年,正是她心爱的儿子刚进初中特别需要母亲呵护关爱的时候。尽管有时候她也为此深感痛苦,觉得愧对儿子,但为了学问,她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全心全意钻研美学、宗教、哲学、文化理论和中外诗歌研究等方面的著作,精心写作关于R. S.托马斯诗歌研究的博士论文。皇天不负苦心人,她的博士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一致的高度评价。博士毕业后,她继续搜集、研读关于R. S.托马斯的最新资料,进一步加强文化、宗教、哲学方面的修养,同时对博士论文加以扩充、深化和完善,完成了这本《R. S.托马斯诗歌美学研究》。

R. S.托马斯,是英国20世纪的牧师、诗人、思想家,一生创作了1600多首诗歌,出版了诗集27部,由于突出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被称为“20世纪威尔士最杰出的诗人”“20世纪英国和欧洲最主要的诗人之一”,甚至被推崇为“20世纪最优秀的诗人和最具洞察力的思想家之一”。国外对其研究颇为全面、深入,国内对其研究则还刚刚起步。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其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他的宗教思想、某部诗集或某些诗歌的艺术特色等,而缺乏一部对其诗歌美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著作,蒋芬的著作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通观蒋芬这部著作,我觉得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资料可靠翔实,第一手资料相当丰富

资料是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也是决定学术著作好坏的试金石,外国文学研究这方面尤其重要。如果没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那么这种研究很难说能有多大价值。因为学术研究与文艺批评或文艺评论有些不同,文艺批评或文艺评论往往只是写出自己的感悟表明自己的观点,归纳作品或作家的优点,指出其不足或缺点,以促进或引导文艺的发展;而学术研究即便有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像文艺批评或文艺评论那样直接说出,而是要借助对学术研究对象的归纳、整理,尤其是借助对以往学术史的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推进对问题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搜集、掌握丰富的资料就十分重要。如果闭门造车,对学术情况尤其是现当代研究状况不了解,那么很可能别人早已做过,甚至做得比你更好,你再去做,不只是撞车,更重要的是浪费时间。目前,国内仍有一些做外国文学或外国文艺理论、外国美学等而根本不看外文资料者,甚至整本书都没有一个外文注释,这种研究纯属自说自话,其学术价值可想而知。

蒋芬的这本著作,则是在大量可靠翔实的资料尤其是相当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纵观全书,作者对国内外研究情况十分熟悉,对英国从刚起步到今天的R. S.托马斯研究,更是了如指掌,并且进行了全面而概要的梳理。20世纪70年代之前,评论界对R. S.托马斯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早期自然诗主题的解读。从70年代开始,评论界开始对R. S.托马斯的诗歌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首先是对R. S.托马斯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诗歌主题的研究;其次更多评论家探讨其诗歌的宗教主题;最后是对其诗歌中体现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90年代,对R. S.托马斯诗歌的研究,又有了多方面的新开拓:首先是探索其诗歌中蕴含的自传的性质;其次是对其诗歌中的上帝做出了新的解读;最后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其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对R. S.托马斯的研究形成又一高潮,出现了一些涉及面较广的新趋向:一是对托马斯诗歌的文学关系的影响研究;二是将R. S.托马斯与20世纪诗人进行平行比较研究;三是从宗教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其诗歌中的上帝;四是R. S.托马斯关于绘画的诗歌和爱情的诗歌也开始受到评论界的关注。而这些研究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综合性的新动向,反映了文学批评的新趋势。这种丰富而又可靠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这本学术专著结论的可靠性,也提升了这本著作的学术质量。

二、回归艺术本体,并且富有问题意识

我国的文学研究,包括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由于时代风潮的影响,以往过于重视社会、政治批评,而今由于受西方文化理论的影响,又过于重视文化研究。当然,文学是文化的子系统,文学因有文化做根基而具有深度,但文学毕竟是一独立的艺术门类,有艺术才有文学。因此,回归艺术本体研究,在当前的中国学术研究中就有了颇为重要的学术意义,以及一定的现实意义。蒋芬的这本著作,首先梳理、归纳了R. S.托马斯主要体现为无序与统一性并存和自然神秘主义的哲学观,和体现为“诗歌是一种技艺”“诗歌是宗教”“诗歌产生于张力中”的诗歌观,进而颇为全面、具体、深入地分别论述了在这种哲学观和诗歌观指导下,其诗歌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继承与创新。这使本书不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很有新意,回归了艺术本体研究。

与此同时,这样的研究,也体现了蒋芬的问题意识。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蒋芬发现,英语世界对R. S.托马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民族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神学思想、早期诗歌语言艺术、诗歌主题及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就其诗歌思想而言,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评论界多关注R. S.托马斯的神学思想及诗歌主题,对其哲学观及诗歌观基本没有涉及;第二,评论界颇重视R. S.托马斯早期诗歌的语言与艺术特色,对其后期诗歌的艺术重视不够,而R. S.托马斯诗艺最成熟的作品恰恰体现在晚期的几部诗集中;第三,很少有研究者关注R. S.托马斯的美学思想,并在其美学思想的关照下来考察其诗歌艺术。这本专著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写的,或者说就是试图全面、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正是这种问题意识,赋予本专著某种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文本细读做得不错,并兼有高度、深度

这本学术专著是研究诗歌艺术为主的著作,而诗歌相较于小说、戏剧、散文等,更为重视语言的艺术,更讲究艺术技巧,因此研究诗歌,也就相对来说更需要良好的文本细读功夫。当前国内有些文学研究著作尤其是诗歌研究著作,就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支撑而显得空洞。蒋芬的著作则在文本细读方面颇见功力。

如对诗人1939年所创作的《仙客来》一诗的分析:“R. S.托马斯此诗采用了不和谐的音韵结构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仙客来》与R. S.托马斯早期的大部分作品不同,它是一首自由诗。自由诗不押韵,它的诗行就是一种外在的节奏单位,语言分成行数便形成有节奏的结构或声音的抑扬。但是,这些诗行的长度不一,最多的有七个音节,最少的才两个音节,这些长度不一的诗行构成一种不和谐感。同时,不同于早期自由诗多以行末停顿为主,此诗中间只在第五行末有停顿。诗人用语法停顿来连续跨行,使它的基本节奏发生了变化。全诗由一句话组成,分为八行,每一组成部分按照呼吸的节奏分为更小的部分,五个介词短语、两个过去分词均单独成行。从音韵来看,大量辅音的使用,尤其是k、t、d、g、th、v等的使用在声音效果上更加尖锐刺耳。诗人以短小的诗行、刺耳的不和谐音强化了世界的脆弱及杂乱。阅读时,注意力随着短小的、临时性的、快照式的景象移动,快速跨行用一个意象取代另一个意象,各种不和谐音不时跳出来,让读者停下来思考。”

而对《一个劳动者》一诗的细读更是具体:“这首诗作于1943年,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看出R. S.托马斯的‘音强型模式’的特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诗人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轻重、重轻的韵律形式,开始使用诗歌结构来指挥读者阅读这首诗的暂时性体验。这首诗每行都有四个或者五个重音,如第一行有四个重音(tell, years, winds, stretched),第二行有五个重音(tight, skin, bare, racks, bone),并且诗人在这一行用灵活的重音韵律组成了重音群——‘光秃的骨架上’(bare racks of bone)。这样安排重音使得诗歌中描述的农民外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变得可触可感,如风(winds)、皮肤(skin)、骨头(bone)、脸(face)、石头(stone)、光秃的(bald)、难测的(inscrutable)、无色的(colorless)等。这首诗以一个无重音的抑扬格(who can)开始,使得读者很快就滑向中间的停顿。诗人还没有来得及向读者介绍这位劳动者,读者就停下来考虑‘他的年纪’了。‘年纪’后面的抑抑扬格(for the winds)将这种反思停顿拉长,因为连续两个非重读音节延长了这个停顿,迫使读者等待下一个重读的到来。诗人在第一行的结尾试图再建立一个抑扬格(have stretched),第二行前面的几个有规则的抑扬格呈现了一连串的意象,将读者的注意力牢牢扣在‘那个劳动者’身上。这首诗与其说是关于一个劳动者,我们不如说它是一首关于如何‘观察一位劳动者’的诗。R. S.托马斯就是使用这种‘音强型模式’创作出了伊古·普里瑟赫——一个威尔士农民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很见功力的文本细读后面还有对诗歌更为细致到位的阐析。

与此同时,这本学术著作还兼有高度、深度,即具有理论高度、历史深度、文化深度。

理论高度指全书首先归纳、总结了R. S.托马斯的哲学观、诗歌观,具有理论制高点,进而以此来探究诗人如何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结构艺术、语言艺术和意象艺术,前面已经谈到,兹不赘述。

历史深度则指把R. S.托马斯及其诗歌放在英美文学发展的纵横坐标系中考察,知人论世。首先介绍了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其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以及英美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诗歌概况,尤其是《英诗宝库》、丁尼生、乔治、凯尔特文化传统、爱尔兰诗人叶芝,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兰塞姆、惠特曼和华莱士·史蒂文森等,进而指出:“纵观R. S.托马斯的诗歌生涯,他从模仿‘乔治诗歌’起步,采用传统的抑扬格节奏创作歌颂大自然的抒情诗;从威尔士古老题材中寻找灵感,在诗中融合了神秘的凯尔特神话、英雄传奇,将重音、头韵、中间韵等富有威尔士诗歌特色的形式注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他大量阅读现代派诗歌,借鉴美国自由诗形式,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用诗歌结构表达情感的‘R. S.托马斯神学风格’。R. S.托马斯视诗歌为一种技艺,崇尚简单、感人的词汇,注重诗歌的音乐性,不断探索诗歌的语言艺术,创作简洁、清晰、冷峻的诗歌,一扫现代派晦涩、模糊的诗风。他特别重视想象、隐喻的作用,视诗歌为宗教,用诗歌的形式探索神性,追求人生的精神性。”这样,就把R. S.托马斯诗歌的继承、创新分析得不仅来龙去脉分明,而且具有历史纵深感。

文化研究则指全书在回归艺术本体有良好的文本细读功夫的基础上,还注意挖掘诗人所创作诗歌的文化深度,其中最突出的当然是探析威尔士文化以及20世纪乃至21世纪科技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如蒋芬发现R. S.托马斯喜欢使用大量科技术语入诗,经过研究,她发现,诗人使用科技术语入诗有三种作用:首先,使用科技术语,而不关注科技术语背后的意义,给诗歌的语言带来了陌生化的效果;其次,大量运用科技术语来嘲弄世界、嘲弄这个时代,表示反讽;最后,使用纯科学用语是因为神性与纯科学有着相似的直觉性和想象性。这就不仅挖掘了科技文化对R. S.托马斯诗歌艺术技巧的影响,而且凸显了其某方面的思考或思想,颇有文化深度。

综上所述,蒋芬的这本著作是一本翔实可靠、回归艺术本体并且具有理论高度和历史文化深度的优秀学术著作,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相当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颇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蒋芬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很有学术眼光。第一,R. S.托马斯是20世纪英国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诗人,国内对其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第二,作为兼具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和威尔士特色的大诗人,R. S.托马斯既有独创性,也有时代赋予的一些共同特色,由他可以进而研究英国当代诗歌的发展;第三,20世纪的威尔士诗歌成就不俗,很有特色,出现了以迪兰·托马斯、R. S.托马斯等为代表的不少诗人,由R. S.托马斯进而研究威尔士诗歌乃至文学,空间广阔,前景很好。因此,特别期望这位出手不俗的年轻学者在R. S.托马斯乃至威尔士诗歌研究方面有更多更新的著作问世。

曾思艺

2018年11月于天津南开区竹华里览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