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志(1990—2010)
- 蓝田县志编辑委员会
- 7字
- 2024-11-03 11:37:48
第四章 人口控制
第一节 人口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人口高出生率得到控制,进入低平稳增长阶段,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性转变。1990~2010年,蓝田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口总量呈惯性增长。蓝田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三次大的人口增长高峰期。进入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增大,成效显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虽然增长速度放慢,但受增长惯性作用,人口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成为制约蓝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第二,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主要表现有三。一是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政策内生育水平明显上升。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子女已进入婚育期,形成人口出生小高峰。按照“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胎子女”的规定,这种“双峰叠加”的局面将持续十几年,2010年前后将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期”。三是蓝田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对低生育水平不具备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基础尚不牢固,任何不利影响都有可能诱发人口生育反弹。
第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出生性别比决定人口性别构成,影响婚姻、家庭形态和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妨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率水平的稳定,而且对今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一定威胁。蓝田出生性别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攀升,90年代升高速度加快,2000年后在县委、县政府专门治理下缓慢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103~107),突出表现在二孩出生中。此外人口问题还表现在人口年龄构成逐渐趋于老龄化、人口迁移及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等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