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志(1990—2010)
- 蓝田县志编辑委员会
- 1122字
- 2024-11-03 11:37:25
总述
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部45千米处,北纬33º50′~34º19′,东经109º07′~109º49′。县域为秦岭北麓延伸地带,总体呈东南—西北倾斜,是一个山、岭、川、原相间的农业县。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总耕地47166.67公顷。东、南以秦岭山脊为界,与商洛毗邻,北以横岭脊为界分别与渭南市和西安市临潼区相连,西与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接壤。县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1℃,年均降水量720.4毫米。境内有灞河、浐河两大水系,4千米以上河流114条。农耕区主要分布在川、原及岭区,林业以山区为主。传统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豆类和水稻等。
蓝田在西周时称“弭”,为宗周畿内。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秦献公六年置县,因境内出美玉,美玉曰蓝,故名蓝田县。建县以来,名称建置基本稳定,偶有分合,隶属随朝代变化而因之。宋时蓝田属京兆府、永兴路。元代属奉元路。明清时属西安府。民国初属关中道西安府,抗日战争开始先后属商州和咸阳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五易归属:1950年隶属渭南专区,1956年归陕西省直辖,1959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复归渭南专区,1983年划归西安市。
2010年,全县共辖22个乡镇,519个行政村,2477个村民小组,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4.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0.89%,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61人。
中共蓝田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分别驻县门街32号、6号。
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早在115万年前,“蓝田猿人”便在此生息繁衍,并从此出秦岭,沿灞水,进入渭河走向黄河,同时在蓝田境内完成漫长的进化过程,留下各时期人类活动遗迹。史载蓝田为“三皇旧居之地,以境内有华胥氏陵、尊卢氏陵、女娲氏谷等地也”,亦有“伏羲城”等记载。民国《续修蓝田县志》称:“中国文化之祖于羲圣,而文周两圣人实产吾秦,衍羲圣继而光大之,此固它邑未有也。后越千余年,程张再起,一开洛学,一恢关学,宗仰师法,四献实两先生之大嫡嗣也。一脉递传,下逮明季之秦关,涓涓不息。斯圃天心之奇,而人道之赖以常存者,三辅之琳琅,邑乘之精华也。”“四献”即北宋蓝田理学家吕氏四兄弟,秦关即明代关学重要传承人蓝田王之士。清末关学最后传人牛兆濂亦被誉为“横渠(张载)以后第一人”。蓝田作为中国文化始祖伏羲以及宋、明、清三代理学核心人物和《吕氏乡约》的故乡,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重大影响。《易知录》载“太昊伏羲制荒乐,歌扶徕,咏纲罟,以治天下之民;女娲治天下,命部下制作笙簧以沟通各地民俗”,自此始有音乐;蓝田出土的许多早期纹饰陶器,即最初的绘画艺术;大量流传蓝田的女娲补天造人等神话故事,不但形成丰富的口头文学,也印证了史前先民生活斗争状况。京畿蓝田,山灵水秀,不仅孕育了大批本土精英人物,也成为历代王公贵胄、文人墨客寓居乐游的热土,留有汉代史学家蔡邕居住过的蔡府庄和才女蔡文姬冢,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辋川山庄,书法家柳公权恩敕蓝田的故居柳家村及墓地等。韩愈、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柳宗元、欧阳修等历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都曾在蓝田长住短游,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华章。蓝田自古为“秦楚要冲”,为中国南北民族迁徙融汇的焦点,南腔北调、东韵西风,民间文化丰富厚重,不仅有儒家道德影响的一整套婚丧嫁娶及祭祀礼仪文化,也有风格独特的山歌、孝歌、民谣、曲艺、社火及民间工艺等。作为革命老区,还存留大量革命遗址和传说歌谣等红色文化,地域文化色彩丰富独特。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蓝田县依靠自然和历史文化优势,从无到有,逐步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陆续开发了蓝田猿人遗址、水陆庵、悟真寺、蔡文姬墓、辋川溶洞、王顺山、汤泉湖、白马河、莲花山、流峪峡、汤峪温泉、葛牌革命遗址、白鹿原观光带、辋川王维遗址80多处景区景点。旅游综合收入从1985年的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7834.5万元。多次文化文物普查,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文化遗产及文物遗址,蓝田水会音乐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初评入围56项,蓝田占其三,最终吕氏墓园发掘榜上有名。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生机勃勃,各种文化团体应势而生。1990年至2010年各类出版物近千种,是1989年的40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发展蓝田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成为对外的亮点和窗口。
深化改革 扶贫攻坚
改革开放以前,美丽的蓝田山川曾一度被“穷山恶水”替代,加之又是“文革”和“三期社教”的“重灾区”,干部群众长期无法摆脱极左路线造成的思想创伤和“山大沟深条件差,改变面貌没办法”的悲观情绪。蓝田是革命老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做出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蓝田县委曾致书中共中央反映蓝田贫困现状,胡耀邦总书记批复蓝田县发扬革命传统,改变贫困面貌。1985年,国务院批准蓝田8乡为革命老区,中共蓝田县委在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的同时,在全县开展旨在“扫灰气,长志气,加快蓝田建设”的“认识蓝田、热爱蓝田、振兴蓝田”大规模教育活动,编写三讲教材反复宣讲,激发干部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1987年,蓝田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当年蓝田贫困线以下有26.8万人,山岭地区半数人缺吃少穿,喝涝池水,点煤油灯,走羊肠道;118个村不通电,181个村不通公路,蓝桥乡野竹坪流传着“野竹坪,一大怪,外出卖猪四人抬,人受罪来猪自在”的顺口溜。当年起蓝田县委陆续开展了旨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真理标准和商品观念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摒弃“左”的思想束缚,把精力转移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扶贫开发入手,引导群众从小到大,从内到外,积极寻找发展路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治穷致富势头。
初期扶贫主要是扶贫帮困。县委抽调千人入户调查,成立扶贫领导小组,利用老区建设资金扶持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国家贴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建材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1994年到2000年为扶贫攻坚阶段。先后成立四个扶贫基金会,向贫困户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发展短、平、快项目。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派出三批工作组驻蓝扶贫,组织全国十强县(市)对蓝田开展对口帮扶。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分别组织有关部门帮扶蓝田,中央及省、市领导多次来蓝田指导扶贫工作。1996年6月,蓝田县根据国务委员陈俊生来蓝提出提前两年脱贫的要求,做出以扶贫开发总揽全局的决策,先后三次召开县、乡、村千人扶贫动员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于1997年12月实现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越760元标准,提前一年越过温饱线。
2000年开始实施新时期扶贫,当时全县仍有166个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左右;48个贫困村饮水难,30个村不通电,53个村不通电话,166个村行路难,贫困人口11.5万人。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于2002年元月再次将蓝田确定为省级贫困县,先后派出两批共20个单位驻蓝包扶20个贫困村。省、市财政共投入4205万元,启动115个重点村建设;对条件恶劣地方的群众实施移民搬迁,使2225户9812人从根本上告别贫困。至2010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5.99万人。
扶贫开发是蓝田历史上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工程,不仅贫困状况极大改善,也推动了改革开放和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90年的309.7元增加到2000年的1699元和2010年的5331元,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立足县情 农业为本
蓝田是传统农业大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农业生产放在重要位置。1982年,全县推行并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1993年进一步明确承包责任制“一定十五年不变”,鼓励农民承包“四荒地”发展绿色企业和养殖业。1998年又做出延长土地承包“一定三十年不变”的决定,再次给农民吃了“定心丸”。随着《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和取消农业税,农民珍惜承包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外出经商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又出现土地纠纷、搁荒、转让情况。根据这一情况,县政府在二轮土地延包的基础上,于2010年制定了《蓝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土地流转,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
1980年以前,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一直占农作物总面积95%左右,单一作务长期制约着农民致富。蓝田县委在坚持商品观念教育的同时,大抓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多种经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从1990年的7∶3调整到2010年的1∶1,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量却持续增长,经济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417808万元,比1990年增长10.7倍。
在连续多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下,蓝田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科技兴农”,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逐步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1990年蓝田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强力推进土地治理和产业化开发。至2010年,先后投资9267.38万元,实施土地治理17期,共29.2万亩,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335325吨,是1989年的1.69倍。
占全县总面积70%的山岭决定了蓝田林业的地位。自古以来,蓝田便以林木丰茂、山川秀美吸引了无数游人和大批寓居者,横岭地区曾以“秀岭春芳”列入蓝田八景之一。然而一段时期,贫穷使人们忘记了爱惜美好家园,“靠山吃山”,乱砍滥伐,30多家木材加工厂吞噬森林,安家山6000多亩白皮松被砍殆尽,种植木耳、蘑菇、天麻用材等也成为林分锐减重要因素。1999年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和封山禁牧令发布后,蓝田县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取消商品木材经营,关闭木材加工厂,山林得到休养生息。2003年后,蓝田在“天保”工程的基础上,陆续启动退耕还林、日元贷款工程、大绿工程、产业体系工程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实现从木材生产到生态建设、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从生态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从专业办林业到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蓝田开始飞播造林,90年代以来每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至1998年,全县共造林90多万亩,“四旁”植树1333万株,但因责、权、利不实,成活率低。1999年后,林业投入大幅增加,至2010年造林工程总投资3745.59万元,实行“谁承包、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原则,累计造林39.76万亩,“四旁”植树1177.2万株。陆续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和全面禁牧,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36.7%提高到2007年的50.1%。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林,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至2010年,全县经济林发展到64108.5亩,结合旅游观光建设森林公园,解决了山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时期曾出现两次水利建设高潮,但这些工程之后大多报废。1991年以来水利建设为第三次高潮,本次水利建设注重科学化、环保型、节水型功能,项目主要是平整土地、人畜饮水、节水灌溉、防洪排涝、城乡供水等。从1990年5月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蓝田召开到2010年间,年年开展以机械修地为主的夏季农田基建会战,连续18年获省政府农田基建先进单位称号。人畜饮水主要解决岭、原地区饮水难问题,先后打机井507眼,解决47.78万人饮水问题,重点集镇实施统一供水工程。县城新增机井3眼,修建了第二水厂。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打灌溉机井977眼,推行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先后两次修建灞河标准河堤61千米,启动李家河水库工程。结合流域治理和蓄水工程改造,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洪防涝,并利用这一资源发展水面养殖3660亩,开发一批湿地景观,促进“山水蓝田”建设。
培植财源 强化工业
长期以来,蓝田因工业薄弱而缺乏财源,而财力不足又导致培育财源困难,迟滞了蓝田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蓝田县委针对影响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企业,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把企业从计划经济模式推向市场。1995年开始产权制度改革,采取转、租、并、卖、破等办法,对企业进行改制、改造,对国有小企业实施破产、兼并、承包租赁、股份改造,盘活一批企业。2004年,以实现产权多元化为目标,实施做大做强一批,做专做精一批,分开搞活一批,关、停破产一批战略,淘汰一批长期亏损企业,新生一批骨干企业。
1989年全县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176个,总产值10963.7万元。在“工业强县”战略指导下,乘西部大开发契机,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培植重点工业企业,陆续建立各具特色的小寨、华胥、汤峪、前卫、玉山、普化工业小区和县工业园区,蓝田工业迈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至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8714个,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7个,集体控股企业58个,私营控股企业496个,个体经营户8143个,总产值52.73亿元。基本形成以建材和机械加工为龙头的机械、木器、工艺、建材、化工、纺织、缝纫、印刷、医药、食品等工业体系。还有60个在建项目,奠定了后续发展潜力。
1997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田分区建立,2006年正式更名为“陕西蓝田工业园区”。至2010年,先后入园工业企业2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形成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成为蓝田重要的工业基地。
工业发展壮大改善了蓝田经济结构,也改善了地方财政状况。1990年,蓝田县财政收入仅为1561万元,其中农业税占有较大比重。之后取消农业税,但财政收入却逐年提升。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49689万元,是1990年的31.8倍,有力支撑了蓝田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乡建设 面貌一新
蓝田县城从北周时移治现址,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积仍只有0.57平方千米,人口(包括农户)6000余人。20世纪70年代,城区依旧街巷不整、尘土飞扬,群众戏称“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80年代加快城区道路建设,先后延伸县门街,开通北环路、体育路、新民街。90年代新建蓝新路、青羊路。至2000年县城面积扩大到4.8平方千米,人口4.5万。进入21世纪,在城北围绕工业园、建材市场、蓝梦园小区等修建文姬路、迎宾路;城西延伸北环路、向阳路,新建汽车站、居民小区、青羊湖公园;城南建灞河公园、商贸城、天鹅湖小区、二水厂。其间,又新建北新街、文化路、蓝水路、南河路、白鹿路、西威路、豪奇路,延伸迎宾路、北环路、向阳路、新民街、蓝新路,城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至2010年,县城面积扩大到11平方千米,近10万人口。
蓝田县城先后进行五次规划,其中第四次为1998年编制的至2010年发展规划,总体实施“北扩、南充、西开发”,性质为“西安市卫星城”,突出“山水园林”特点。2005年对第四次规划进行补充,将县城范围扩大到灞河以南。2009年第五次编制2009~2012年县城规划,定位为关中生态旅游重镇、西安绿色产品基地、秦岭北麓山水园林城镇。规划城区面积123平方千米,规划用地20平方千米。
1989年城区供水量仅36万吨。1990年起先后修建第一、第二水厂,2007年实现年供水730万立方米。城区排水管道从1989年的4.3千米增加到2010年的46.86千米。2009年开始修建大型污水处理厂,标准按城市二级处理技术设计。
随着现代化城市意识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加快。县城从1990年前的零星植树到2010年达到23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实现四季常青。城区路灯从1978年的35盏发展到2010年的1200盏(套),高杆钠灯、霓虹灯、中华灯、景观石灯、灯箱覆盖城区大街广场、闹市公园,把蓝田县城的夜晚装扮得绚丽多彩。
1982年全国农村住房工作会议以后,蓝田村镇建设从自发状态逐步纳入统一规划。1987年开展“两镇三村”试点,至2000年完成22个乡镇现状测绘和建设格调定位。同时以县城为依托,建立3个中心镇、2个副中心镇,对10个建制镇实施初步整治。2002年,根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部署,全县确定“七镇四乡”试点,初步形成县城、中心镇、副中心镇、集镇4个层次战略体系。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启动,2008年确定蓝关镇、汤峪镇、玉山镇为“关中百镇”试点镇。2009年,以县城为龙头,以东川玉山镇,西川华胥镇、洩湖镇,鹿原前卫镇,南山葛牌镇,南川汤峪镇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全县小城镇建设面积44.6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达22.7%。随着农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建房热逐年升温,并快速从传统土木结构柴房转向砖混结构楼房。县政府制定《蓝田县村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结合灾情庄基、危房拆迁、新农村建设等逐步使村庄建设走向规范。通过培训村镇建设管理员等措施,首先于2007年完成139个村的规划建设,投资2.02亿元用于村庄改造,乡村路硬化及改厕、改灶、改水、改电,修建垃圾台、文体广场、安装路灯等。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变。
加强基础 凸显民生
蓝田山区地貌特征造成几千年交通不发达的现实,不仅在历史上出现过“雪拥蓝关马不前”等现象,也造成长期封闭的经济滞后。1958年以后,陆续修建几条简易公路,但远未解决“行路难”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以后,蓝田群众喊出了“要得富、先修路”的切肤心声。县委、县政府顺应形势民意,实施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新修和改造了一批乡村公路。从2006年起,在国家道路建设资金投入鼓舞下,乡村旧路改造和水泥硬化工程全面铺开。至2010年,全县农村道路总投资3.8亿元,油路改造120千米,水泥路硬化2063千米,通达工程108千米,基本实现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水泥路网,群众高兴地称其为“惠民路”“幸福路”。1993年后改建扩建县道4条。1996年修建蓝小公路。1998年后陆续有西蓝高速公路,101、108蓝商高速公路,107省道(关中环线),西商高速公路以及西合铁路过境蓝田。至2010年,县境内国、省、县、乡公路达2747.74千米,形成以国道干线和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地方公路为脉络,以西安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依托大城市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明显显现。1984年实行运输业开放搞活,至1989年全县货运汽车发展到367辆,1995年达到1791辆。至2010年,全县年货运总量1126万吨。1989年有客运汽车89辆,10条营运线路。2001年成立蓝通客运公司,至2010年客运汽车发展到216辆,经营线路38条,日发客车400余班次,旅客8000人次。2000年蓝田县城兴起小三轮拉运乘客,2005年出租汽车市场正式启动。至2010年,全县出租汽车发展到180辆,年客运量259.2万人次。2009年开启“村村通”客运,至2010年开通农村客运线路9条,客运汽车23辆,肩扛马驮历史再也不复返了。
1975年以前,蓝田仍以自行车投递信件报刊包裹,群众发电报、打电话要赶到县邮电局。1990年以后,传统邮务逐渐退缩,特快、专递、电子汇兑,电子商务,数据库商函业务以及速递物流等应时而兴。2003年,启动服务“三农”分销业务,至2010年累计分销种子、化肥等2000吨。全县邮路不断调整,增加了西安市直投和汽车邮路。1978年全县市内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200门,1991年开通1000门市话与长途电话程控交换,实现市话直拨。2001年在县城安装IC电话,2002年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5000多户,2004年固话实现全国联网直拨。2010年全县市话和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9150门,固定电话用户88892户,占全县总户数54%。1993年开通无线电寻呼业务,但很快又被“小灵通”和手机代替,至2010年,全县平均百人中有35人持有手机,田间商铺,随处可见。1999年始开设计算机互联网宽带业务,至2010年,宽带用户发展到11569户,其中农村用户4743户,推动了蓝田信息化建设。
1980年蓝田县首先在企业单位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从2000年起,相继在全县实行城乡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机关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至2010年,全县陆续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失业职工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试行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保障体系覆盖各层人群。对于突发性灾害及特殊原因所致困难和“五保户”等,实行救助、救济、供养等机制,基本民生重大改善。
1990年,全县乡以上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由70年代末的194人增加到722人,病床从167张增加到597张。村级“合作医疗站”因体制缺陷逐步改为个体经营的卫生室。随着医疗卫生改革和经济基础提升,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增加,医疗设施和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加强。至2010年,全县有乡以上医疗机构41家,医务人员1581人,病床1501张;配备急救车9台,建起急救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500多个农村卫生所实现了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71所个体诊所方便了各类患者选择就医。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持续开展,城乡“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计划免疫和疫病防控逐步加强,县、乡、村三级防治网络体系更加完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疟疾、小儿麻痹、炭疽等传染病基本消灭,结核病、艾滋病、麻疹等得到有效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群众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明显提升,蓝田人口从1990年的成年型到2010年基本达到老年型标准。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蓝田教育事业步入大发展时期。全县相继开展了中小学“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活动。陆续开展了校点调整,新建和改造危漏校舍,改善教学条件及新农民文化技术教育等工程。2006年起,实施山区学校建设和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对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及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等。实行县、乡、村三级“控辍保学”责任制,保证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在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中实现新发展,其中田家炳中学和城关中学相继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1989年全县有幼儿园9所,至2010年发展到188所,入园儿童12136名。六年义务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通过省、市验收达标,全县小学、初中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86和5.24平方米,图书、仪器标准配备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基本巩固在53%~58.9%之间。高中毕业升学录取率逐年提高:1990年为11.84%,1999年为45.33%, 2010年达到56.24%。1983年开始设长安师范蓝田师训班,相继办起草坪、华胥高级职业中学,在普通中学附设高级职业班以及各类“电大”“函大”班等。随着“人人技能工程”的实施,职业教育出现多元化办学,适应蓝田地方的玉雕、烹饪、卫生、裁剪及各种农业技术学校和培训班应时而生。成人技术教育推进了全县扫盲工作进展,至2007年,全县基本实现无盲县。
弘扬优势 打造名牌
蓝田拥有众多的自然人文优势,其中著名的有特艺蓝田厨师、特产蓝田玉、特地白鹿原、特水汤峪温泉等。
蓝田烹饪,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名厨辈出。史前伏羲、女娲“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被称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之祖。唐代蓝田有以烹饪为业的“行厨”和“僧厨”,当时长安集市的“行厨”多为蓝田白鹿原人。《紫桃轩杂缀》载:“唐有静尼,出奇思以盘钉簇成山水,每器占《辋川图》中一景,人多爱玩,不忍食。”这个静尼就是水陆殿(今水陆庵)香积厨比丘尼梵正,亦为蓝田白鹿原人。北宋蓝田“四吕”在各地做官,家乡庖厨随任,蓝田人外出从厨渐成群体。明末蓝田王承恩事厨崇祯,被封为司礼秉笔太监,名倾朝野,家乡人竞相送子弟学烹饪,蓝田厨师渐成气候。清末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设行宫,请名厨,蓝田李松山、侯智荣等为其执厨,被慈禧慨叹“京师厨人不及也!”从此全国各地官府豪门争相聘用蓝田厨师,时谚曰:“要找蓝田乡党,大小衙门厨房。”民国初陕西都督张凤翙聘蓝田许生枝主厨,许被推为西安“灶君会”会长。民国三十年(1941)调查,西安餐饮界蓝田人占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蓝田向全国各地输出厨师千余名,大多成为各地名厨大师。1978年西安市首批十名特级厨师,蓝田占其四。蓝田厨师还走出国门开办中餐馆,或为驻外使馆主厨而享誉国际。蓝田厨师不断创新发展传统陕菜,研制出“仿唐菜”“八景宴”“饺子宴”等大批名菜名食,为中国饮食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蓝田县委、县政府从1980年开始大力兴办烹饪教育,强化烹饪输出,先后办起各类烹饪技校(班)30多所,到2010年共培养厨师近2万人,输送到全国各地机关、厂矿、学校、部队及餐饮企业,由此每年劳务收入由最初2000多万元上升至2亿元。通过举办“美食节”等活动,蓝田厨师、蓝田美食声名远播,蓝田获得“中国厨师之乡”称号。县境内烹饪业迅速发展,2010年全县有各类餐饮企业2000余家,比1984年增长10倍,涌现出茂盛酒店、九大碗民俗食府等十多家著名餐饮企业及遍及各地数千名著名厨师、企业家、饮食文化专家。
闻名遐迩的蓝田玉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大量史料典籍都有蓝田玉渊源、特征及历史地位等记载。蓝田玉性凉温润,秦始皇“以蓝田水苍玉制为玺”,奉为“传国玉玺”。蓝田玉保健功能显著,又以色彩斑斓而在全国四大名玉中独显其贵。2002年地质勘测表明,蓝田玉储量1100万立方米,开发潜力很大。改革开放带来玉雕产品市场兴起,蓝田县不失时机,相继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起玉川乡和县玉石厂,制定各种鼓励措施,使各类玉雕加工和经营企业迅速发展,逐步实现开采、加工、营销、培训、推介一体化产业链。2004年,蓝田玉分别获准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以“蓝田玉”名称进入国家宝玉石标准。在当年蓝田首届美食美玉节期间,仅美玉一条街实现收入356万元。至2010年,全县有玉器加工企业180余家,经营门店42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营业额5亿多元,实现税金300多万元,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玉雕工艺品发展到10大类1000多个品种,远销国内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蓝田县城已形成三条玉器专营街,经营网点遍布全县集镇和旅游景点,获陕西省“玉雕之乡”称号。
白鹿原是秦岭北麓“七十二峪”切割的黄土台原中面积最大、地理突出、文化积淀深厚而最负盛名的一个。白鹿原传说因白鹿出现而名,其上的鲸鱼沟又因一只神鲸出现而名,两个神话传说为白鹿原增添了无限神秘、瑞祥色彩。白鹿原是见诸记载的2700多年历史古原。《魏书·地形志》载:“蓝田县有白鹿原。”《长安志》载:“白鹿原在县西五里,其原接南山,西北入万年界。”按今行政区划,白鹿原分属西安市蓝田县、灞桥区、长安区各一部分,主体在蓝田。其中蓝田的三个完整乡镇总面积135.37平方千米,加上其他五乡镇的部分,共约占白鹿原总面积263平方千米的65%。明代蓝田八景“鹿原秋霁”一景,即表明了“丰原长岁获两成”的景象。鲸鱼沟水在秦汉时曾与名山大川共享帝王祭祀。白鹿原是一部厚重民族史册,是“蓝田猿人”向外迁徙发展的着脚点,分布着各时期人类活动遗迹。历史上曾两次分蓝田而建白鹿县。从黄帝战蚩尤到刘邦绕峣关、逾篑山、抢占白鹿原等见诸史载的战争数以百计,留有“尤凤岭”“将军圪垯”等许多遗址。白鹿原是蓝田乃至西安地区的中共革命策源地,革命志士在这里播下火种并坚持革命活动。《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正是从这块土地汲取营养才创作出惊世名作,小说中许多人物、事件、故事发生地都有相应原型。文学魅力与本土文化结合,一夜间使白鹿古原再次扬名全国,并兴起白鹿原文化热。蓝田县于2003年成立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管委会,对白鹿原实施开发。至2010年,已有总投资73亿元的灞上籣田、航天测试中心、航天4号、女娲生态艺术园、白鹿春晓苑、白鹿山庄、白鹿银羚养生苑、白鹿溪岸、滋水云天、白鹿原度假山庄、鹿山清水湾、白鹿原生态运动度假公园、白鹿原影视基地等14个项目落地生根。其中白鹿原影视基地由《白鹿原》中的滋水县城、白鹿古镇、白鹿村祠堂等实景组成,是一个集影视拍摄和开展旅游的综合项目。文化厚重、魅力无穷的白鹿原生态开发前景灿烂。
汤峪温泉是中国4400多处温泉中最驰名的26个历史古泉之一,因泉为唐初高僧发现,又称“神僧泉”,以“可治百病”享誉于世。唐玄宗赐名“大兴汤院”,建“融雪”“玉女”“涟珠”“漱玉”“濯缨”五塘,洗浴者代代不绝。汤峪温泉位于石门谷口塘子村,山环水绕,风光秀丽,为蓝田八景之一。有“刘秀洞”“黄巢堡”、李自成石门平叛等人文资源。1938年,国民政府西京筹委会把汤峪列为陪都之郊实施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省人民政府在民国开发的基础上修建疗养院。1980年始有村、镇小规模开发。1990年提出建立汤峪旅游开发区的意见,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塘子街村围绕地热资源首先实施综合开发。2003年正式成立“西安汤峪度假区管委会”,对110平方千米开发区和10平方千米核心区分别进行规划。先后建成多座浴池以及大型宾馆、酒店、别墅、南山汤院、御宾苑、滨河居公园、垂钓园、碧水湾露天浴场等;利用穿镇而过的汤峪河,整修河堤、拓建道路、绿化亮化;建设商贸街、文化广场及供排水、照明等设施;以“走进汤峪、体验温泉文化”为主题,举办每年九次的各种内容洗浴节文化活动。至2010年,一个古香古色、颇具秦淮色彩的现代化新兴水镇形成,日接待洗浴观光游客2万人,最多达10万人。
回顾蓝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多年发展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并为今后蓝田进一步大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各项事业蓄势待发。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与西安市其他区县相比,蓝田经济仍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支撑县域经济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还需下力气培植一批有前途的财税大户项目,改变因财政紧缺而束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循环。要立足县情,放眼长远,确立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同时,充分依靠蓝田地域文化优势,继续营造山水人文蓝田,打造一批“我有人无”的蓝田“专属”文化品牌,从汇聚人气、提升蓝田知名度入手,全面推进蓝田社会、经济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