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气候

一、光照

蓝田春分日出06时07分,日没18时10分;夏至日出04时50分,日没19时13分;秋分日出05时49分,日没17时56分;冬至日出07时03分,日没16时52分。

1990~2010年年平均日照2024.8小时,各月间日照时数差异较大,最多7月211.6小时,最少2月133.4小时。春季占26.1%,夏季占31.1%,秋冬分别占22.1%和20.7%。

光能辐射年总量为118.5千卡/平方厘米·年。7月份辐射量最大为14.7千卡/平方厘米·月,12月最小为5.8千卡/平方厘米·月。各界限温度期间的总辐射量和生理辐射量见表:

表2—2—25 蓝田县1990~2010年各界限温度期间总辐射量和生理辐射量情况表 单位:千卡/平方厘米

二、降水

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年际降水变率较大。1950~1990年,年平均降水量720.4毫米,最多983.4毫米(1964年),最少525.1毫米(1969年)。1990~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676.3毫米,其中最大2003年年降水量920.6毫米,最少1997年年降水量395.5毫米,很不稳定,较过去明显秋霖减少。

春季(3~5月)、夏季7月、秋季10月降水量比较稳定,小麦播种和春季生长发育得到一定的水分供应。秋末和冬季降水相对变化较大,阴雨多在9月,干旱多在6月和8月。20年总体情况看,春季占全年降雨20.2%,秋季占28.7%。

境内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在395.5~920.6毫米之间。总体看,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南部草坪年降水量802.7毫米,比北部三官庙740.6毫米多62.1毫米;东部玉山931.7毫米,比西部华胥620.6毫米多311.1毫米。玉山地区呈多雨区,鹿原则是少雨区。

1990~2010年年平均蒸发量1471.1毫米,除多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他年型降水均感不足,需采取灌溉和保墒措施。从月季变化看,秋季多雨年的9、10两个月以及少雨年的10、11两个月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有时可造成湿害,需排水。其余各类年型的各月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水分不足,尤以6月缺水最为严重,对秋田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表2—2—26 蓝田县1990~2010年自然降水情况表 单位:毫米

表2—2—27 蓝田县1990~2010年不同年型水分供求差情况表 单位:毫米

县境内农作物20年平均产量的光能利用率以水稻为高,为0.46%,有效利用率为1.15%。油菜最低,平均产量光能利用率0.08%,有效利用率0.19%。农作物平均最高产量光能利用率为0.62%,有效利用率1.54%,高产田块的光能利用率比较高,小麦、玉米分别达1.31%和2.4%,有效利用率1.0%以上,夏玉米高达6.0%。

表2—2—28 蓝田县1990~2010各类农作物产量光能利用率和光能有效利用率情况表

三、气温

县境内1990~2010年年平均气温13.3℃,最热7月平均26.3℃,最冷1月平均-1.2℃。年平均最高气温20.6℃,年平均最低气温7.2℃,年平均日温差11.5℃。6月为全年温差最大月,平均温差12.9℃,11月为全年温差最小月,平均温差10.9℃,极端较高气温42.0℃(2006年6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21.2℃(1991年12月28日)。四季划分按张宝堃标准,冬季从10月27日至次年4月4日长达160天,春季自4月5日至6月3日共60天,夏季自6月4日至8月29日共88天,秋季自8月30日至10月26日仅58天。

蓝田县平均初霜日11月1日,最早为10月2日,最晚为11月18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3日,最早3月6日,最晚5月2日;历年平均无霜期277天。

因受县境内高山川原影响,气温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在8.2℃~13.1℃之间,东部山区低,南部山区次之,川道高,最高华胥至县城一带为13.1℃,最低灞源乡为8.2℃;南北差异不显著,北部三官庙11.2℃,南部草坪10.7℃。各季平均气温:冬季-3.8℃~6.9℃,春季7.6℃~20.9℃,因高度不同而差异明显。夏季20.2℃~31.5℃,秋季8.8℃~19.3℃。

春季气温从0℃升到20℃一般需要100天,由0℃升到10℃需要56天,由5℃升到15℃需要53天,由15℃升到20℃需27天,平均5.3天~5.4天升1℃。秋季降温相对较快,平均由20℃降至0℃需94天,平均4.7天降1℃,由15℃降到5℃需45天,平均4.5天降1℃。

表2—2—29 蓝田县1990~2010年平均月气温变化表 单位:℃

表2—2—30 蓝田县1990~2010年年份及四季冷暖划分表 单位:℃

表2—2—31 蓝田县1990~2010年各仪表地点月、季、年平均气温表 单位:℃

四、地温

县境1990~2010年地面平均气温为15.7℃,年平均最高值31.4℃,最低值7.4℃,极端最高值为71.5℃(2005年6月22日),极端最低值-26.8℃(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最高值31.0℃,1月-0.4℃。冻土出现最早为11月15日,最晚于3月10日解冻(2010年)。最大冻土深度22厘米,有15年冻土深度大于10厘米。冻结期为1月3日,1月23日解冻,大部分于夜冻昼消状态。

五、风、雾霾

(一)风:蓝田属于季风性区域,大气环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季出现的风也随之变化。

2010年全年各风向频率图

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频率8%,其次为东南风,频率6%,其余风向出现少,频率1%。

年平均风速为1.4米/秒,春夏风速高,秋冬风速低。

境内大风及风灾自古有之。大风一般发生在春夏季,平均春季占36%,夏季占40%,以4月较多,占15%,12月最少。20年间县境内局部发生大风16次,大于或等于八级以上大风5次(天),最大风速为28.9/秒(2004年6月8日),正常年份各月最大风速为10.6米/秒。

干热风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小麦生长后期,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气候,严重时曾致小麦减产5%~20%。1990年以来发生轻度干热风69次,较严重的33次,为1996年5月和1997年5月,均持续。

表2—2—32 蓝田县2004~2010年风速表 单位:米/秒

(二)雾霾:1990年至2010年,蓝田出现的雾霾天气逐渐增多,也出现过扬沙(尘)天气。20世纪90年代,出现雾霾天气大多在秋季,农历十月一日前后,年扬尘气候10天以内。2000~2010年,年雾霾天气增多至月余天,春秋季为多。扬沙(尘)天气大多在春、秋、冬季,年15天左右,遇小雨落土为泥。

六、物候

蓝田地形有高山、河谷、丘陵、台塬,因海拔高度不同而致气温差异明显,一般从低到高顺序为东部山区、南部山区、北岭、西部台塬、川道,故动植物生长发育、农作物播种、成熟、收获时间各异。四季物候现象概括为:春季,气候温和,草木萌发,大地披绿,万物生长,百花盛开;夏季是最热季节,农作物和各种植物茂盛生长,也是动物繁殖生育旺盛期;秋季是庄稼和各种植物果实成熟期,气候转凉,万木失青,树叶脱落;冬季是四季中最冷时期,树叶落尽,百虫蛰伏,天短日斜,西北风迅疾。隆冬时水面结冰,土地冻结,晨霜浓铺。降雪时川、原、岭白雪皑皑,无降雪则一片苍黄。

七、农业气候区划

境内地域差异明显:河川道、黄土原、半岭为西部温暖半湿润农业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2℃,其中县城以西川道﹥13℃,年降水量为600毫米至900毫米。光照足,温度高,水热条件一般能满足小麦、玉米一年二熟要求。骊山南麓丘陵和秦岭浅山区为温和湿润农林牧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该区水利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倒茬作物之需要。秦岭山区为东部温凉湿润农林牧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850毫米。该区水分资源丰富,但热量资源明显不足,夏季短而凉,冬季长而寒,生长季节短,不利粮食作物生长,而宜于林木、药材生长,利用草山草坡发展禽牧业有很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