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志(1990—2010)
- 蓝田县志编辑委员会
- 7字
- 2024-11-03 11:38:10
第二章 水土保持
第一节 水土流失
一、区域特征
(一)骊山南麓丘陵沟壑次强度流失区:东起秦岭脚下,西至骊山南麓的横岭半岭地区,包括金山、厚镇、三官庙、华胥、洩湖、三里镇、普化、玉山等8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土地面积355.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18.1%;耕地20520公顷,占全县耕地33.13%。区内沟壑纵横,坡多平少,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74.6%,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岭坪、梁峁表面细沟侵蚀,梁峁以下坡面沟蚀严重,沟谷坡面滑坡、泄流、陷穴断续分布,黄土沟壑发育地形破碎,一般切割深度在50~140米,沟头延伸扩张速度快,冲沟密集,溯源发展侵蚀强烈,沟间日益变窄,沟壑密度每平方千米5条,实测径流含沙量0.1千克/立方米以上,平均侵蚀模数6767吨/平方千米·年,水土流失面积364.5平方千米,属强度流失区。截至2010年底,该区治理面积89.9公顷,占总流失面积的24.66%。
(二)浐灞川道轻度流失区:该区域指灞、浐、焦、汤和库峪河,有华胥、洩湖、三里镇、蓝关镇、普化、玉山、九间房、焦岱、汤峪、史家寨等10个乡镇,104个行政村。川地为河流冲积形成,川随河走,一般海拔高程在438.2~662.9米之间,沟底比降大,川地切割严重。500米以上沟壑密度1.18千米/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150.5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6%,耕地10706.7公顷,占全县总耕地7.3%,人密地狭,每平方千米977人。水土流失方式主要是每逢暴雨,来自上游山岭过境洪水危害,沿河两侧形成水冲、沙压、泥漫、淤积成滩,河道主流倒岸,致老崖崩塌、垮岸,沿阶级边缘坡坎面蚀严重,滑塌多发。
(三)黄土台塬中度流失区:该区指白鹿原、八里原。包括孟村、前卫、安村、焦岱、蓝关镇、汤峪、史家寨等8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区内面阔、坡缓,但原周岸坡陡峭,切割明显。水土流失以面蚀、细沟侵蚀、冲沟发育为多。原周坡脚常受河道沟谷洪水冲刷、坡面不稳定,一些地方渍水出露,黄土层下有大面积红黏土层、砂岩、泥岩等隔水层,每逢暴雨、霖雨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区内500米以上沟壑密度0.8千米/平方千米。土壤侵蚀模数为889吨/平方千米·年,属中度流失区。该区土地面积175.0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9%,耕地14153.3公顷,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2.8%;人口密度667.5人/平方千米,属人多地少区。
(四)秦岭山地中度流失区:秦岭北麓属土石山区,辖玉山、九间房、焦岱、汤峪、厚镇、灞源、蓝桥、玉川、葛牌、辋川等11个乡镇及蓝关镇、普化秦岭坡根地区。地面褶皱,山峦起伏,沟深坡陡,谷底岩石嶙峋,坡面土薄。该区土地面积1506.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5.4%,耕地16533.3公顷,占全县总耕地面积26.7%,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千米。坡多平少,地块分散,难于连片成陇。区内坡耕地14013.3公顷,占区内耕地面积84.7%,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5233.3公顷,占区内耕地37.3%。其土层下有基岩和红色黏土隔水层,水土流失为面蚀,细沟侵蚀伴有水蚀,山剥皮、山崩、泥石流、滑塌等重力侵蚀,平均侵蚀模数1042.6吨/平方千米·年。山腰地带林草面积大,多系石质山地,土壤侵蚀较轻,侵蚀模数740.6吨/平方千米·年,属轻度流失区。低山地带土壤坡面大,林草面积小,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活跃,木材消耗量大,植被破坏严重;筑路、开矿、建厂倾倒废渣,劈山开石,增加泥沙下泄,土壤侵蚀模数3310.7吨/平方千米·年,为次强度流失区。区内水土流失面积1023.53平方千米,占该区土地面积77.52%。
二、流失成因
(一)自然因素:蓝田县地形复杂,山、川、岭、原相对高差大。在全县耕地中,坡耕地40906.7公顷,占总耕地77.3%,15度以上土地155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77%。沟壑面积1506.6平方千米,沟壑指数74.64%。由于地形高低差悬殊,坡地面积大且陡峭,径流量大,雨水集中快,冲刷力强,每逢暴雨、霖雨,山岭沟坡泥沙俱下,河水泛涨,滑坡、泥石流、崩塌伴生,为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半岭、横岭的坡面、坡脚,白鹿原的原坡一带红色土,质地黏重,抗冲抗蚀力低,易产生干裂泄流,导致水土流失。华胥红河、玉山稠水河及发源于横岭的各条河流,两侧沟壑较多,河水发红或灰褐色,皆与这类土壤结构、质地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又因这一带群众在作物倒茬上预留白地较多,一遇夏秋雨季,极易流失,其中阳坡土壤侵蚀模数为6804吨/平方千米·年,比阴坡的3696吨多出3108吨。水土流失与季节、区域、高差等因素密切相关,据罗李村水文站不同时期降水观测特征记载:1956~2010年,各年大于50毫米的日降水量均集中在6~9月,1990年以前这4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为478.3毫米,1990~2010年降雨偏少、集中,局部暴雨年年发生,有的成灾。1996年6月16日张坪乡鹅项沟突降暴雨40分钟,降雨量15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一日侵蚀模数上千万吨,相当于张坪乡年平均侵蚀模数的20多倍。
(二)人为因素:①毁林开荒。蓝田农耕历史悠久,具有垦荒种粮的古老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原因,毁林开荒,烧草垦荒成风,水土流失不断加大。至2010年,致北岭地区10多座水库淤积报废。②建厂倒渣。20世纪70年代,三线单位进驻辋川等地,占地93.3公顷,修路、开矿、建厂房,将238万立方米废渣倾入河内,每遇大雨,河道堵塞,形成滑坡、垮岸、决堤等。致使辋川河两岸20余千米河堤残缺。③开矿削山。1980~2010年,沿川、半岭建砖瓦厂、山区采矿、砸石等,致华胥、辋川等地发生垮崖,致人死亡。蓝关镇徐家山村南采石放炮,粉尘飞扬,千余平方米山皮被剥,植被破坏,岩石裸露。④挖沙采石。2000年后,由于高速公路、乡村道路和建筑业突飞猛进发展,灞、辋等河流大量挖沙取石,致使河床降低,两岸垮崖、毁堤,河水浑浊,农田超旱,从许庙至县城灞河两岸堤防几乎全毁。⑤违规耕作。山岭地区农田耕作违反自然规则,许多农户不沿等高线水平耕作,而顺坡耕作以及挖放土坎梯田等做法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三、流失危害
(一)土地生产力下降:水源涵盖能力减弱,使地表调节功能下降。流域内地面径流时间缩短,洪涝灾害危害程度提高。灞河洪水在20世纪60年代,洪峰起落持续36~72个小时,2000年后落为12个小时左右。据调查,全县每年土壤侵蚀总量404.13万吨,年流失有机质肥料4.85万吨,其中氮3208吨,钾533吨(折硫酸钾),过磷酸钙16318吨,占全县每年施肥量71.4%。
(二)植被面积减少:2010年,全县沟壑密度为1.99平方千米,0.5千米以上的沟壑2744条。沟壑年平均延伸0.23米,刷深0.014米,扩张0.066米,蚕食荒地0.037亩,蚕食耕地0.056亩。
(三)造成次生危害:上游水土流失,致下游水库渠道淤毁。1958~1978年,全县修建33座水库,其中因淤积报废18座。8座小(一)型水库设计总库容2192.8万立方米,至2010年底,总淤积量761.3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淤积量为80%以上,近万亩水浇地返为旱田。
(四)生态环境影响: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和能量转化,引起自然灾害频率升高。据统计:1990~2010年共发生较大洪、旱灾40余次,年均2次,1994年7~10月仅降雨295.1毫米,连续干旱40多天,属195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旱涝相间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对植被生态造成较大破坏。2005年9月24日,辋川、灞源等乡镇因暴雨诱发滑坡25处,造成泥石流5处,使辋川苜蓿沟老滑坡蠕动,错落25~30厘米;灞源乡南石门滑坡错落32米,致山皮脱落,植被冲毁,破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