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志(1990—2010)
- 蓝田县志编辑委员会
- 1681字
- 2024-11-03 11:37:56
第三节 农业结构调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
20世纪70~80年代,蓝田粮食种植面积一直占农作物总面积95%以上。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连续6年增产,基本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县委、县政府及时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1996年全县粮、经种植比例调整到7∶3,粮食播种面积比例降低,但总产提高。2005年后,国家注重粮食安全,强调提高粮食生产的数量与质量。2010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9466.7公顷(含复耕),产量平稳增长,经济作物形成规模,种植总面积18113.3公顷。
1987年建设以苹果、梨为主的果林基地,按照川、原、岭、山不同地域,建设岭原苹果、川道梨、半岭大杏、山区杂果的四条果业林带。1989年,县农业局组建林果技术集团承包小组,建立21个乡镇林果服务站,从事果林栽植技术服务和物资供应,辅以强制方式,促进林果发展。1990年底,全县苹果总面积2060公顷,1997年达到12753.3公顷,是蓝田有史以来苹果栽植面积最大的一年。1998年开始,因果质及市场等原因,苹果栽植逐年减少,2007年末减为3066.7公顷,2010年底减到1433.3公顷,占水杂果栽植面积16.77%。
大杏是县境内传统果品,是全县产业结构调整重要内容。1990年,全县大杏面积106.3公顷,经几年发展,到2010年有百亩杏园12个,大杏专业村6个,总面积2506.7公顷,占水杂果栽植面积29.3 %。年总产2.3万吨,收入6900万元。
樱桃始植于20世纪80年代,盛植于2000年后。县政府制定扶持政策,促进樱桃发展,作为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至2010年,全县樱桃栽植面积达1400公顷,挂果800公顷,总产4800吨,收入9600万元,占水杂果栽植面积19.67%。
蓝田蔬菜种植历史久远,以农户零星种植为主,兼有集体小规模种植。1990年后,县政府把蔬菜种植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蔬菜生产持续发展。1994年,以蓝关镇西寨村、三里镇白羊寨村、洩湖镇兀家岩村、华胥镇拾旗寨村等为节能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示范点,共建日光温室83座,栽培的黄瓜、西红柿深冬上市。2000年后,蔬菜大棚栽植进入规模发展,栽培技术日益成熟,推广到普化、前卫、马楼等7个乡镇,品种增加到10多种,棚均年收入7500元,最高年收入3万元。在山区张坪乡、蓝桥乡等发展梅豆、西蓝花等无公害蔬菜200公顷,在岭区三官庙、金山、厚镇等扩大晚夏西红柿种植。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400公顷,年总产14.86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92公顷。
前卫镇西瓜
传统蓝田西瓜均为零星种植,占农作物比例不到百分之一。1990年,全县瓜类种植面积20公顷,总产743吨,大多分布在川道和半岭地区。1995年后,县政府将西瓜种植列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地膜西瓜。2006年,全县西瓜发展到2386.7公顷,其中前卫镇种植853.3公顷。2008年西瓜种植面积开始下降,2010年面积维持在1333.3公顷,总产5万吨。
二、养殖业结构调整
1990年,县政府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提出“羊起步、牛坐庄”的养殖口号,到2000年底,全县实现20万头(只)牛羊目标。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引进南非布尔山羊和小尾寒羊,对养殖场、户进行补贴、贷款,在山岭地区划定养殖草场等,当年畜牧业总值达5359万元。1996年羊饲养量23.43万只,并稳步上升,1997年牛饲养量达18.66万头,均居西安市养殖之首,成为西安地区牛羊肉主要生产基地。
蓝田县种鸡场
2001年后,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养殖业模式从单家独户走向规模化养殖,涌现规模养殖场52个,其中百头牛小区(场)6个,百只羊小区(场)2个,千头猪场1个,万只鸡场1个,各类养殖专业户3218户,养殖业示范村、专业村17个。2005年,金山乡寨子岭村成为全省第一个养牛示范村,户均养牛5头,养羊10只,养鸡20只。前卫镇白鹿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生猪1200头,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瘦肉型生猪养殖基地。冯家村禽业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蛋鸡产业基地。2009年引进福润禽业有限公司3000万只肉鸡加工生产线。2010年6月,蓝田县委、县政府颁布《关于加快肉鸡生产发展的意见》,激励养殖业快速发展。至2010年,全县有规模养殖场(小区)248个,其中出栏商品肉猪3000头以上的猪场4家,百头以上猪场35家,无公害肉猪生产场1个;无公害蛋鸡生产基地1个,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1个;省级奶山羊示范村4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5.99亿元,是1990年的11.17倍,占农业总产值的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