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台区志
- 汉中市汉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1165字
- 2021-03-26 13:25:47
第一章 地貌
第一节 类型
汉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自南向北依次为汉江冲积平原、丘陵地带、秦岭南坡山地。按地貌特点划分为低阶地平坝区、宽谷浅丘陵区和秦岭低山区(简称平坝区、丘陵区和山区)。
一、平坝区
平坝区范围,东至洪沟河,南以汉江为界,西至褒河,北到塬上、拐拐店、白基寺一线以南。土地面积约202.61平方千米。区内人烟稠密,是粮油主要产地。
平坝区属汉江、褒河冲积平原的河漫滩I0、I1、I2级阶地,海拔478~540米,南北比降为1∶132;属堆积成因地貌类型。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开阔平坦。由于新构造运动,使北部地壳上升较快,汉江河道不断向南侵蚀,逐渐形成现在的地貌景观。
河漫滩I0褒河和汉江在境内发育有较宽阔的河漫滩,最宽处2千米,窄处百余米。海拔标高478~500米,高出河床2~5米。主要岩层为全新统细砂层及砂砾石层;局部地段分布有砂金。
I1级阶地 分布于汉江河床以北,褒河河床以东,北与I2级阶地相接,为内叠式阶地,呈弓形地带,海拔标高为500~510米。土壤为淤土、潮土和发育在冲积母质上的水稻土。阶地平坦,一般宽度为4千米,其前缘高出河床4~15米。
I2级阶地 分布在凹口寺、石马坡、王家坎一线以北。与I1级阶地相接,为内叠式阶地,海拔标高为510~540米。I2级阶地多为冲积母质和黄褐土母质的水稻土。土壤依河流走向呈条带状分布。阶地开阔,阶面一般较平整,仅遭轻微切割。阶面前缘高出I1级阶地6~10米。
二、丘陵区
丘陵区属I3级阶地,分布于塬上、拐拐店、白基寺一线以北地区,海拔541~700米,土地面积151.34平方千米。在曹寨、汉王一线以南为嵌入式阶地,前沿陡坎高出I2级阶地15~20米,以北为基座式阶地。由于第四纪以来地壳仍不断抬升,地势倾斜,长期受地壳径流和山洪切割,其深度为20~30米,冲沟多为“V”字形谷;再因阶地平面屡遭破坏,形成沟梁相间的“九岭十八坡”。沟谷纵横交织,南北走向的纵谷较大,东西走向的横谷较短小,为纵谷的分支。另外由于沟谷切割,形成岭梁高低起伏,沟道宽窄不一,有的丘陵长达5千米,但也有不少孤丘断梁和小盆地。区内地层为第四纪中更新统亚粘土夹砂层及砾卵石,含水性较差。由于地形特殊,在西汉时期,就修筑王道池、草池、月池、顺池等水塘,蓄水灌田。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兴建650个塘库。构成新的水利网,使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
丘陵区地貌
三、低山区
位于秦岭南坡,属秦岭东西构造带的一部分。为中心地貌类型。面积约184.61平方千米。海拔标高700~2000米。最高峰为溜石板梁,海拔标高2037.6米,相对高差一般为500~600米。区内沟谷纵横交织,峰岭叠嶂,地形形态受岩石性质的控制,一般岭峰均由石英岩、石灰岩等比较坚硬的岩石组成,其沟谷则多流经片岩、千枚岩等软弱岩层,因而使区内地貌特征表现为山高、谷深、坡陡,地形坡度在35度~50度,河谷均呈“V”字形,岭峰均呈尖棱状,并形成许多悬崖峭壁和峡谷。区内地貌在其发展史上正处于壮年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