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认识中国化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根据学者的梳理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方法》, 《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班固著《汉书》的《河间献王传》,班固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原意是指做学问一定要占有充分的实际材料,才能从中求取到真实可靠的结论;以后被引申理解为泛指从客观实事中求是的认知态度和思想方法,即所谓“言必有征”“取实予名”“格物致知”。随着明清“崇实黜虚”实学思潮的高涨,清乾嘉年间的考据学派把“实事求是”引入经学研究范围内,作为考据学的训诂方法大力提倡。毛泽东古为今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了实事求是以新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要求做决策、干事情要从客观条件(包括地理条件、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禀赋条件、生理条件等)出发,发现规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

置于政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普遍意义上的实事求是不再赘言,这里说说教学活动中的实事求是。为什么要说这个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影响,如果老师上课宣扬实事求是,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却做着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事情,那你说老师的理论还有说服力吗?就如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在主席台上痛斥腐败,似乎与之为仇敌,结果私下里腐化堕落,与之相伴随,你说下级官员和人民群众还会听信主席台上那些话吗?

当然,这个问题扩散而来,那就大了,是个宏大命题。因为教学活动直接面向学生,影响最直接,那么就从这个角度说。

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说法和做法都与实事求是相违背,老师常为而不觉。比如,一个教师同时带不同的班级,分别属于文学、管理学和工学门类,而上课的时候一个PPT、一份教案复制几遍讲下来。这明显就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做法,因为学生情况不一样嘛。你同样是讲市场经济,跟学经济管理的学生和学机械的学生的讲法自然要不同。又如,考试的时候,出的题目大都是知识性复制类的,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方面动脑子,这明显也是违背实事求是的事情。知识记忆那是中小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大学则重在理解知识和阐发观点,你用考核中学生的方式考核大学生,明显的没有从现实出发。更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讲区别,不讲背后的原因,即是制度、方法、手段根植的文化土壤、现实基础等,这就不全面、不客观,这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

当前,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点赞率等说事,这完全没有道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一个学生低着头不等于不听课,更不等于听不进去课;一个学生抬头,不等于在听课,更不等于听进去课。听课,是用耳朵不是用眼睛,学生能抬头更好,不抬头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情,更不是衡量标准。教师不要总想着谁满意,去迎合所谓的“三率”,机器点名、上课提问,动辄将学生的行为和考试联系在一起,“捆绑”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听课。老师也曾经做过学生,换位思考一下,恐怕自己也不能做到。笔者觉得大学上课要有大学的气象,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品质,不要把自己的身价拉低。著名党史专家张静如先生曾经说过,不要希望每一句话被听者吸收进脑,一堂课,如果有一句话、一个材料、一个观点被听者吸收进脑,那就不错了。教师应该做的,应该是怎么样能够说出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话,提供具有代表性、新鲜性的材料,说出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而不要一味在形式上“挖空心思”。

当然,做人做事、教书育人要完全做到实事求是很难的。目前,大的社会环境方面尚存在不利于实事求是的方面因素,而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受思维习惯、固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完全做到实事求是。这也不能苛求。领袖都不能完全做到实事求是,何况我们?不过话又说回来,领袖做不到,我们不一定做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意实事求是,求真、求实、求是,别做些生搬硬套的事情,别弄些花里胡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