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有志儿女,奔赴延水之滨,经受革命洗礼和考验;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宏图巨著,记述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指挥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全过程,闪烁着集全党智慧凝结成的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灿烂光芒。

一时间,宝塔山成了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长久地闪烁在中国革命史册和全国人民的心中。尤其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的英明决策和神奇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占有极为光辉灿烂和令人震撼的一页。

延安市东临延长,南与甘泉、富县、宜川毗邻,北与子长、延川接壤,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曾经群星闪耀、英才云集,引领着中国革命的航向,为全世界所瞩目。改革开放之后,延安地区改为延安市,原延安市改为宝塔区。

早在秦汉时,就在此设高奴县,西魏时置延州,隋置肤施县,同时设延安郡,唐时改延安郡为延州,宋时设延安府,元改为延安路,明清复为延安府。

延安城东有一座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的嘉岭山,站在山顶,全城尽收眼底。唐时在嘉岭山顶上修建起九级宝塔,通高44米,为中空楼阁式,砖筑而成,平面呈等边八角形,高超碧落,巍峨壮观,成为延安的重要景观和标志,人们遂将嘉岭山也称作宝塔山。后人有诗云:


巍巍一柱壮延州,

天险由来籍宋贤。

夹岸长涛青草没,

倚空孤剑白云连。

钟声夜度三山月,

岚气朝收万井烟。

登眺年年人自乐,

何须范老更忧先。


这里的“范老”是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大文豪范仲淹,那首脍炙人口、辉映千秋的《渔家傲·秋思》就是在他担任陕西经略史、延安知州时撰写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首词里,作者以博大的气势、豪迈的激情,抒发了远离家乡的边防将士不畏艰难、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延州的地理环境、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范仲淹在延州任上,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威震边关,使西夏不敢来犯,朝野上下赞誉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范仲淹这首词中所反映的精神追求和他在《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是一致的。

至今,范仲淹在宝塔山上修建的南关围城、烽火台、范公井、望寇台等遗址清晰可辨。登上宝塔山顶,延安全城尽收眼底。范仲淹在此留下“嘉岭山”三个巨书大字,庄严雄伟、气势磅礴、耐人寻味。后人在此也题有“重岗叠翠”“石云生烟”“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巨书,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氛和地域特色。

延安城西横卧一山,地势险峻,树木葱茏,天高地迥,宛若凤凰展翅,翩翩欲飞。山上古城墙蜿蜒起伏,依稀可辨,十分壮观,人们将其称作凤凰山。

延安城东有一石山,突兀眼前,山上名胜星罗棋布、金碧辉煌。万佛洞、三世佛洞、弥勒佛洞、仙人洞、观音洞等十多个佛洞错落有致,镶嵌其间,大小佛像十万余尊,千姿百态,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为陕北最大的佛教圣地,名曰清凉山,取佛教中“佛国净土、清凉世界”之意。延安时期的中央印刷厂、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群众日报社等在此办公。如今,在这里的山脚下建有延安时期新闻博物馆。

延安城南的杜甫川有一座万花山,是一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山上建有木兰祠、《木兰辞》碑和木兰墓,也有花木兰从小习武生活的遗迹。《木兰辞》碑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诗句,气势豪迈,照耀千古。万花山古木参天,花草繁茂,每年春天,漫山遍野各种各样的牡丹花迎春绽放,别有一番韵致,被誉为中国牡丹的源生地。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考证,天下牡丹以延安为宗。一代“诗圣”杜甫曾赋诗赞颂这里的牡丹“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当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两度来这里观赏牡丹。

延安城山环水抱,地势险要,自古为陕北军事重地和交通要冲。北宋陕西经略使兼延州知州范仲淹,著名科学家、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抗金名将狄青、韩世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一代“诗圣”杜甫,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在此留下了许多遗迹和脍炙人口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革命先驱就在此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直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的13年间,毛主席和党中央主要生活、战斗在延安,开启了光辉灿烂的延安时期。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成为新中国的摇篮。1937年年底,中共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凯丰为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校歌歌词就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对全国有志青年和爱国进步人士的强烈吸引力和号召力: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1945年4月21日,毛主席在延安召开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对延安和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做过这样的概括:“有人说,陕北这地方不好,地瘠民贫。但是我说,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有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

如果说延安和陕北的“两点”是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落脚点和红军抗日的出发点,那么,陕北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臻于成熟的时期;延安时期,是高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奋发进取、攻坚克难、锐意创新,令人心驰神往、热血沸腾的时期;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集全党智慧,运筹帷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新中国的最为艰难、最有生气、最为精彩,气势最恢宏、成果最辉煌的时期。

延安时期,不仅对全国爱国进步人士、有志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就连世界上许多热爱和平、追求民主、推动文明的有识之士和爱国华侨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马海德等国际友人相继来到延安,支持中国革命。

1940年5月,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领的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一行到达延安访问,受到延安各界的热烈欢迎。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人多次接见了陈嘉庚一行。慰问团在延安参观了工厂、学校、部队,目睹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加紧生产、全力支援抗日前线的情景,很受感动。回到南洋后,陈嘉庚受邀到处介绍回国观感,发表演讲。他说:“在延安人人平等,相亲相爱,刻苦耐劳,从事建设,成绩斐然。毛主席的办公室设在一座窑洞里,布置很简单,壁上挂一张地图,室内一张办公桌,几把木椅和一条长板凳,如此而已。”延安留给陈嘉庚的总体印象是:军队与民众合作,联络一气,同甘共苦,竭诚相待,以民族利益为重。陈嘉庚最后感慨地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延安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宝塔山。宝塔山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陈毅元帅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对宝塔山做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犹如竖战旗,敌军胆气丧。”

郭沫若先生也曾赋诗赞颂宝塔山:“岭头犹见塔巍峨,不拜菩萨拜荷戈。塔是人民之所造,留为纪念换山河。”

延安是令人神往和令人陶醉的,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其影响力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一曲雄伟庄严、酣畅淋漓的《延安颂》,将延安和宝塔山像雕塑一般凝固在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心里: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经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经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