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城的名称和位置几次变化

北京地区和城市在历史上的名称很多,不断演变。为弄清楚历史上北京的多个不同名称和先后衔接顺序,下面从最初说起。

北京地区的历史,传说开始于上古时期,距今大约四五千年。上古时期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舜“肇十有二州”,其中有幽州。“幽州”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名称,始于舜,商、周相延,一直到辽升格为南京,又称燕京,幽州名字才消失。

关于北京城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在《说北京》中写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它的起源算到现在,至少也已经有三千多年”,“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周初始于周武王灭商之年,现在一般认为是公元前1045年。北京建都八百多年,而建城已有三千多年;当时城址中心在广安门南,现在建有标志物。民间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种说法混淆了建都史和建城史;或者不知道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都城“蓟”是北京最初的前身,即北京建城已有三千多年,而潭柘寺始建于西晋,只有一千七百多年。

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礼记·乐记》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这个“蓟”指的就是北京这个地方。《史记·燕召公世家》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都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周初期,蓟和燕是相邻并存的两个奴隶制国家。后来,燕国逐渐强盛,蓟国逐渐衰弱,于西周中晚期之交,燕国把蓟国吞并,将都城移至蓟城,以蓟城为国都,蓟城成为燕国的统治中心。战国时代,燕国崛起于北方,号称七雄之一。侯仁之教授进一步明确地说:“这时史书上已经明文记载说:燕国的都城叫作‘蓟’,‘蓟’就是北京城最初的前身。”

公元前226年,秦灭燕;前224年,秦在原来的蓟城设广阳郡,“郡下领县,秦县有蓟县、良乡等”(见尹钧科主编《北京建置沿革史》)。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制,又置燕国,立亲信为燕王,统治原燕国地区,仍以蓟为都,曾在蓟城建万载宫和明光殿。前80年,复改为广阳郡;前73年,又改为广阳国,下领蓟等四县。隋朝时,北京为涿郡治所,领蓟等九县。唐代改郡为州,因为蓟城是幽州的治所,所以叫幽州城。根据史籍和出土文物,唐幽州城的位置在今西城区(原宣武区)内:西城垣在今广安门外的手帕口南北街一线,东城垣在今宣武门外大街西侧的烂缦胡同一线,南城垣在今白纸坊街一线,北城垣在今新文化街南口一线。整座城垣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呈长方形。五代时期,幽州及附近地区落入契丹人手中。936年,契丹改国号为辽;938年,占据幽州城,在这里建陪都,改名南京,又称燕京。

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定都黑龙江阿城。1123年,金兵攻克燕京,后为北宋赎回,改燕京为燕山府。1125年,金灭辽后继续攻宋;1126年北宋灭亡,金人再次占领燕山府。从此,北京处于女真人控制之下。1153年,即贞元元年,金迁都燕京,改名圣都,不久又称中都,为北京正式建都之始。中都城的旧址与现在的西城区(原宣武区西半部)部分重叠。

金中都以辽南京为基础,从东、西、南三方面各向外扩展了一里半,并对城市进行改建,工程相当浩大。金袭辽制,以中都为京师,设立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等五京,中都渐渐成为当时北中国的文化中心。

1212年,中都第一次遭到蒙古军的进攻。两年后,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攻至中都城下,金宣宗屈服议和,后迁都汴梁(今开封)。不到一年,蒙古军攻占中都。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颁诏以燕京作为陪都。又过了四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并决定迁都中都。两国交战的时候,中都遭到破坏,元朝另在中都旧城东北郊外创建新城,并改中都为大都。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从这时开始,北京成为真正的统一国家的首都。元大都东西两边城墙在今二环路上,南城墙在长安街,北城墙在北二环路以北五里处。现在的东土城、西土城、北土城是元大都遗址。

元朝十一代帝王在北京统治了101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同年8月派大将徐达挥师占领元大都,元顺帝弃城北逃。从1369年起,徐达主持重建新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改建,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废弃,在南面五里处建起新城墙。其他三面墙仍建在元大都城址上。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并于1370年封四子朱棣为燕王。明太祖死后,因长子早死,由长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攻下南京,夺得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永乐元年正月(1403年2月),将北平改为北京,北京之名由此开始。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五百多米,至今天的前三门一线。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的城垣、宫阙基本建成。第二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后来,又在城南加筑了外城。

明朝灭亡后,清朝亦定都北京,名称依旧,城墙、宫殿、城区基本没有改动。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6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改南京为首都,改北京为北平,并划北平为特别市。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10月,日伪又改北平为北京。日本投降后,北京复改为北平。1949年9月27日,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都北平,即日起改名为北京。”北平再次改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北京成为首都。

老北京(明清北京)分为内城(北城)和外城(南城),内城修建在先,有九座城门;外城修建在后,有七座城门。

北京内城(北城)是1369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即将元大都城北面城墙南移五里;1419年,将南城墙从今长安街北侧南移至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东西城墙仍建在元大都城墙基础上。南、东、西、北四面有九座城门,即:南边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边朝阳门、东直门,西边阜成门、西直门,北边安定门、德胜门。1421年,北京内城的改建完成,城周长四十五里。这时的城墙是夯筑的土墙,也没有城楼。经过60多年,到明正统元年(1436年),开始建内城的九座城楼、瓮城、箭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又经过70多年,到正统十年(1445年),才开始用砖将原土城墙内外包砌,使城墙加固,得以保存下来。城墙高三丈五尺,衣宽六丈二尺,顶宽五丈。

北京外城(南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才开始建,为的是更好地抵挡当时的蒙古骑兵侵犯。原设计是在北城外再建一圈城墙,后因经费不足,只修起了南边,在东西便门处与内城相接,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即为南城(外城),城墙周长28里。外城比内城低一等,城墙高二丈,顶宽一丈四尺。外城共有七座城门:南城墙正中是永定门,东侧是左安门,西侧是右安门;东为广渠门,西为广安门,还有东便门、西便门。外城的城墙比内城低,城楼比内城矮小,也没有箭楼。过了约200年,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才重建了外城的七座瓮城,并增建七座箭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建、扩建永定门城楼和广安门城楼。至此,北京城完整建成。

解放前后还存在的北京城墙和城楼,是从1369年到1767年将近四百年间逐步兴建完善的。它原为土城墙,后改为内外用砖包砌;原来没有城楼,后来建起城楼并增筑瓮城和箭楼,逐步变得坚固、巍峨、气魄、美观,令人神往、敬畏、赞叹!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侵略者为了让火车从天津直达正阳门,在左安门旁开了个城墙豁子,这是对城墙第一次开刀。1915年,因修环城铁路,拆除了朝阳门、德胜门、东直门、安定门四门的瓮城,正阳门的瓮城也因妨碍交通被拆毁。1920年,宣武门的箭楼被拆毁。1921年,崇文门的箭楼被拆毁;同年,德胜门的城楼被拆毁。1926年,在前门与宣武门之间破开城墙,打了两个邻接的洞,后称为和平门。1927年,东直门箭楼被拆;1935年,阜成门箭楼被拆。日寇统治时期,又在内城东西城墙与东西长安街延长线的交点上破城墙为豁门,东边的叫长安门,西边的叫启明门。抗日战争胜利后,长安门改名为建国门,启明门改名为复兴门。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都是拆城墙破洞、开豁口而成,没有城楼、箭楼,也没有瓮城,不能与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相提并论。临解放时,北京的城楼和城墙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整体面貌受影响不大。

1949年北京城和平解放之后,人民政府开始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当时有一种意见,是把老北京保护起来,另在西郊永定路一带建新北京,但没能得到认可。北京回到人民手中后,要发展生产、搞建设,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于是交通成了大问题。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有人提出拆城墙、扒豁口,这个意见被采纳了。1951年,在新街口、东直门北小街、陶然亭、劲松等处开了五个豁口。1952年,在武定侯、左安门东、宣武门侧开了三个豁口。1953年,在永定门、雍和宫、范家胡同、东总布胡同、东直门侧、广安门侧开了多个豁口。1954年开了白纸坊豁口。1955年开了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侧的豁口。1956年又开了龙潭湖豁口。至此共拆出将近20个豁口。从1956年到1958年,城墙多处被拆除。外城的城楼,因打通道修路问题,永定门、广安门、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都于20世纪50年代末被拆完。内城不少地方的城墙也被拆,但多座城楼还存在,包括前门及箭楼、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以及德胜门箭楼等,老北京的整体面貌依然可见。后因修地铁、修防空洞等,除前门及其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便门旁内城东南角楼及至北京站一段明城墙外,余下部分在1965年至1969年间都被拆除。

明清北京城的城墙、城楼从1369年开始修建,1767年完整建成,1969年基本消失,风风雨雨整整经历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