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寂寞圣哲”因你阅读而不再寂寞

复旦大学附中 黄荣华

读了《寂寞圣哲》的《后记》(读书有先读后记的习惯),就有了向同学推荐的冲动,待认真拜读完鲍先生的大作,更有了一种非推荐不可的强烈冲动。

很高兴,这本书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有的同学几乎每天都将其置于课桌的右上方;有的同学在高一、高二时常读,到高三时让其陪读。

他们说,《寂寞圣哲》不仅对学语文大有裨益,对学历史、学做人也都很有启发;它不仅可助应试,更能助人成长。它是文学读本、历史读本,更是思想读本。

他们说的都没错。或许,老师更有自己推荐的深层理由。

不敢说鲍先生已成圣哲,但鲍先生肯定是继往开来者。他著作的《寂寞圣哲》就是证明。

他的写作目标很明确,也很宏大。他在《后记》中这样说:

“作为个案研究,我的目的就是要借此了解个人与庞大的体制之间的关系,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环境。”

“从社会的方面说,这关系到如何为社会肌体保存大量的活跃的细胞,从而使整个社会保持活力与创造力;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这更关乎人的幸福与尊严。”

我以为他的写作很好地完成了这些目标。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获取幸福的启示录。

《寂寞圣哲》从“人的幸福与尊严”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环境”。与其说作家是在讲“圣哲”,不如说作家是借探讨“圣哲”及其生存的文化环境,阐释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社会的人,应当如何去求得人生的“幸福与尊严”。

先秦诸子各自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赢得了“圣哲”的美名;各自以其无可企及的深刻,揭示了人生与社会的种种关系,但他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深刻”的“揭示”,都有着自身致命的片面性或者说缺陷。而从两千多年前到今天,中国社会却似乎一直只尊崇儒家文化,只认为儒家文化才能更多地带给人们以幸福与尊严。这是为什么?这是必然的吗?这是真实的吗?在东西方文化大碰撞的今天,作为个体的人在协调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中,在努力获取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时,我们如何从诸子“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片面”的“深刻”中获得启示?《寂寞圣哲》对此都有着独特的阐述,能启发读者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性、更切合自身地思考。

圣哲们都是寻求幸福的大师。让常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的幸福之路往往是寂寞之路。圣哲们都拥有人的尊严。同样让常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的尊严之路也往往伴随着漫长的寂寞之旅。

难道圣哲的幸福就是那生前身后的漫漫寂寞?

圣哲从来都寂寞,就因为他是圣,他是哲。是圣,就在常人之上;是哲,就在常人之前。高高在上,令人敬畏;遥遥领先,难以企及。

但人类需要圣哲。没有圣哲的天空一片混沌,没有圣哲的天空永如长夜。

所以,任何时代,寂寞的圣哲都有不寂寞的时候。因为任何时候,都有怀揣敬畏之心朝谒圣哲者。他们虔诚,他们虚心,他们聪慧,他们更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司马迁如此,韩愈如此,梁启超、鲁迅亦如此。司马迁们的阅读,不仅使“寂寞圣哲”多了一分难得的热闹,多了一种合理的承传方式,多了一重个性化解读的价值,多了一样启凡成圣的可能,也使阅读者自己在阅读中成了我们生活天空中的又一圣哲,从而拥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幸福与尊严。

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我要向学生推荐。

我期待他们在阅读圣哲中走向圣哲,甚或成为圣哲,成为真正幸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