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式的论元实现:基于识解的压制研究
- 董成如
- 766字
- 2020-08-29 04:15:46
1.2 论元实现研究简述
现代语言学对论元实现的研究肇始于Fillmore(1968)的格语法和Gruber(1965,1976)对题元关系的研究。Fillmore(1968:45)认为句子的深层结构由情态和命题两大部分组成。情态包括否定、时制(tense)、语气(mood)和体(aspect)等因素。命题由动词和一个或多个体现为名词短语的格构成。而“格”不是指传统语法中表示语法关系的主格、宾格或领属格等概念,而是指一套普遍的也许是天生的概念,是对发生在人类身边事件的判断,如谁做了什么事情,谁发生了什么,什么发生了,等等(Fillmore 1968:45-46)。Fillmore(1968,1977)最初提出,后来又经过修改,现已被广泛接受的格有:施事、工具、处所、受益、对象(objective),即现在广泛使用的受事(patient)、目标和来源等。
Fillmore(1968:55)的另一主要贡献是根据各种格关系提出了主语优先(或无标记)选择(preferred or unmarked subject choice)规则:“若有施事,施事则成为(become)主语;要不然,若有工具,工具则为主语;否则,对象(受事)成为主语”(If there is an A,it becomes the subject;otherwise,if there is an I,it becomes the subject;otherwise,the subject is O)(A表示施事,I表示工具,O表示对象)。Fillmore所说的“成为”相当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映射、连接、表现、实现”等术语。可以说,Fillmore提出的主语优先选择规则是第一个论元实现的规律。但其主语优先选择规则还不能解释一些例外现象(Langacker 1991,2008)。此外,还需要探讨宾语选择原则,即宾语是如何实现的。
与此同时,Gruber(1965,1976)在研究移动类动词在句子中的表现时,发现不管句子如何变化,都离不开表示处所变化的客体(theme)。因此,Gruber(ibid.,2001)将表示各种语义关系的论元称为题元关系(thematic relations),也提出了与Fillmore的各种语义格相似的题元关系。
20世纪80年代,Chomsky(1981/1993,1986/2002)将论元研究纳入他的生成语法理论体系,探讨句子的形成,并提出了论元实现的投射原则。从此,论元实现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形成了两大理论派别或进路:(以动词为中心)投射主义和构式语法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