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
- 任裕海
- 7203字
- 2020-08-29 04:17:53
二、身份认同的维度
身份认同虽然涉及诸多维度,但就其内涵和结构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个体的人格特征;二是人们所看重的价值观,它反映出事物本然或应然的表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三是人们界定自己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类别属性,这通常与人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角色和地位联系在一起。本节所要讨论的内容涉及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
(一)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层面的自我定义,包括自我目标、价值观、信念信仰、行为与决策的标准、自尊和自我评价以及对未来自我的看法等。自我认同也包含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意识,即作为“人”所具有的觉知和反思的能力与意识。自我认同的性质具有两极性,个体在具有自我感的同时也会具有非自我感,认识到具有差异的他者的存在。自我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层面身份认同的内容,而且涉及个体层面身份认同的过程,强调自我在创造和发现自己的身份认同过程中所具有的行为者功能。自我认同表现为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中对自我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探求,它包含个体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自我生活的归宿感和自我生命的意义感,在探寻和回答“我是谁”、“我应该成为谁”、“我能成为谁”、“我不应该成为谁”这样一些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我之为我”的意义和价值。个体的自我概念通常包括自我形象、自尊和理想自我三方面。自我形象是自我的描述性部分,包含对自我不同方面的感知,如身体形象、人格特征、个人成就、角色和关系等。自尊是自我的评价性部分,涉及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和感觉。理想自我包含我们对自我的渴望。
埃里克森从不同层面对自我认同加以分析和定义,指出在发生学上,它是儿童期的结果,是处理早期发展任务的成功和失败;在适应性上,它是自我对社会的适应性反应;在结构上,它是包括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在动力学特征上,它是调节自我与客体、本我与超我的主动过程;在主观上,自我认同能给人提供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为个体的存在提供关于自我和世界的意义感。玛西亚(J.E.Marcia)拓展了埃里克森的观点,将探索(exploration)和忠诚(commitment)作为自我认同的变量,认为自我认同是青少年在探索和选择的经历中产生个性感、个体角色和体验跨时间的同一性以及对自我理想的投入过程。(14)关于自我认同的形成,米德认为个人将自我看作一个可以与之交流对话的“对象”;并且,自我认同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并且不断进行修正的。库利(C.Cooley)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认为我们如何应对他人的反应,导致我们形成和修正对自己的看法。换言之,我们认识自己是通过自发地将自己同他人比较而进行的。许多后续研究,如费斯廷格(L.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塔杰菲尔(H.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以及詹金斯(R.Jenkins)提出的社会学观点,都以此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当代如布尔迪厄(P.Bourdieu)和吉登斯(A.Giddens)等提出的理论,在强调个人反思性的同时更加突出社会结构因素,倾向于认为自我认同应当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进程。(15)在吉登斯看来,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自我认同不能仅仅指涉其在时间上的某种持续性。与作为一般现象的自我相反,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自我认同是以个人的反思性或个人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它固然有其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但它不是既定的,而是个人通过其反思性行动不断创造和维持的。拥有合理稳定的自我认同的个人,会感受到能够反思性把握的个人经历的连续性。在反思控制的范围内,个体有充分的自我关注去维持“活生生的”的自我感,而不是像客体世界中的事物那样具有惰性的特质。根据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自我认同不仅是与自我意识、个体人格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而且是指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反思性、自觉性和一致性。(16)
(二)社会认同
塔杰菲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7)社会认同包含个体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类别属性。个体将自己认同于某些社会群体,意味着个体觉得自己与该群体的其他成员具有相似性,与他们共享某些显著的群体特征、价值观、意义和目标。人们所认同的群体类型可能存在很多差异,涉及年龄、性别、工作、宗教、社会阶层、地方性、共同的兴趣等等。特纳(J.C.Turner)和塔杰菲尔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通常是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做出的自我描述。(18)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是,当个体以组织成员身份确定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会在随后的社会行为中产生心理区辨效果,形成主动归属的社会心理而产生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与个人认同或自我认同对自身特点的描述不同,社会认同强调的是一个人根据自己所归属的社会类别的特点来界定或描述自我,这种社会性自我也成为个人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19)
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一个人社会认同的形成发展,是在某种社会文化中作为特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结果。这种社会群体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特征和关怀,塑造了个体看待自身特点的方式。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之间的比较中获得的。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人们会使用各种策略进行区分,特纳和塔杰菲尔认为有三组变量会影响群体间的区分:(1)人们必须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2)情境允许群体间的评价性比较;(3)外群体必须是可以充分比较的。塔杰菲尔认为,由于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因此对社会认同的追求也是造成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的。特纳进一步提出自我归类理论,对塔杰菲尔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些类别中,并且通过分类而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积极自尊来源于在群体比较中认为自己的群体优于其他群体。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为明显,而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群体间的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使个体寻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尊以群体成员关系为中介,当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更好,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往往容易引起群体间的偏见、冲突和敌意。社会认同理论还对群体间的地位关系进行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位较低的群体成员的自我激励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采用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社会创造等策略来维持和提高社会认同。(20)
从人性的认同需要分析,社会认同乃是基于两种人性需求之间的根本性张力:人类个体一方面需要与他者之间达成某种相似性和有效确认,另一方面又需要体现自身所具有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换言之,在身份认同的需要构成中,既包含适当的群体归属,又包含适当的个性化区分,它们构成了社会交往活动的双重动机。布鲁厄(M.B.Brewer)认为,个人认同是指个体化的自我,即在特定社会语境中使得这一个体区别于其他人的那些特征。社会认同是将自我以类别化的方式置于更具包容性的社会单位之中,以减少自我概念中的个人化信息,使“我”成为“我们”。因此,从个体认同到社会认同需要转换感知方式,即从感知自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转变成感知自我作为某种社会类别的可替换的代表。社会认同可以看作个体与他者之间认同与区辨关系的一种妥协,其中非个人化的需要能够在内群体中得到满足,而区辨性需要则通过群体间的比较而获得满足。布鲁厄还提出平衡状态(最佳区辨性)原则,其条件是要求所认同的类别具有适当的包容性,使个体能够获得同等程度的自我区辨与类别同化。若相关的群体规模或包容性过大,则个体仍需要对自我做进一步区辨;若个体区辨性过高,则仍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群体中寻求包容。最佳区辨性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1)若社会群体或类别所具有的包容性水平能够有效地解决自我区辨性需要与类别同化需要之间的冲突,在此条件下的社会认同程度最高。(2)最佳区辨性并不等同于群体成员身份的评价性涵义,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会更加倾向于正面的群体身份,而不愿接受负面身份。(3)特定社会认同的区辨性是否应当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取决于社会认同在特定时间得以界定的参照框架,可以包括某一社会群体的参与者乃至整个人类。(4)类别区辨性或包容性的最佳程度是由同化与区辨之对抗驱力的相对强度所体现的。对于任何个体而言,这两种需要的相对强度是由文化规范、个体社会化以及最近的经验所决定的。布鲁厄指出,这最后一项假设使该理论模型与那些强调自我定义存在文化差异的理论具有一致性。然而在任何社会中,除非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极端个体化或极端类别化成为最佳状态的可能性不大。文化对人类基本需要的塑造是有一定限度的。(21)
(三)族群认同
族群认同从根本上说涉及祖先世系,是关于自己祖先源起的信仰。个体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获得关于族群认同的观念,这些观念随之扩散到身份认同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社会过程和社会制度中,性别认同的观念往往与祖先、婚配、生育和抚养后代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内涵会因其族裔性而具有某些特殊的意义。(22)
族群认同包含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一方面,构成族裔性的基础包括民族起源、种族、宗教或语言,族群身份从属于拥有共同祖先的更大语境,其成员共享文化、宗教、语言、亲族关系和原生地因素。另一方面,族群认同又是一个动态、多维的建构,是一个人作为族群成员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认知。族群认同并非一种固定的类别划分,而是关于自我和族群背景的动态理解。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也是个体在不同族群中发现差异并试图在更大的背景中理解其族裔性涵义的过程。(23)族裔性是一个发生在族群成员心灵中的长期延续的现象,由于在心理上和历史上具有共同的传统、世界观、遗产和传承,族群成员彼此间形成情感和认同的纽带。然而,一个与特定族群有关系的个体,其行为未必会符合该族群的规范和标准。族群认同的归属性可以这样理解:虽然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所出生的族群,但是族群身份对于其整体身份认同所具有的意义是可以选择的。
族群认同作为一种群体认同,包含对族群群体归属认同的跨越时间的主观感受。对族群认同的具体测量涉及人们用以标明自己族群身份特点的自我标签、具有归属某一族群和作为其成员身份的主观感受,以及族群认同的发展水平。要了解一个人的族裔性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就需要关注此人族群认同的内涵和显度。若了解源出文化的个体主义—群体主义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推知具体族群的价值内涵。以美国社会为例:那些强烈认同本民族传统价值观的亚裔、美洲原住民、拉美裔往往表现出群体主义价值取向;那些强烈认同欧洲价值和规范的欧洲裔美国人,往往表现出个体主义价值取向;美国的非洲裔为了适应美国社会的生存环境,在融合非洲族群的价值观和接受同化的美国价值观的过程中,则可能既支持群体主义价值观又赞同个体主义价值观。(24)
族群认同显度是指个体对与其有祖先世系关联的群体的主观忠诚程度。族群认同显度紧密关联着代代延续的不同群体之间保持疆界的问题。族群认同可以经由共同拥有的语言或者宗教等客观性特征而得到维系。凭借某种内群体的主观感受,人们能够通过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情感的联结,感觉他们彼此同属于一个自己人的群体。然而,许多生活于多元文化社会的少数族裔群体成员,常常在其族群认同与所处社会环境的文化认同之间感到挣扎。而另一些具有灵活选择和建构能力的所谓“边缘个体”,却可能利用他们自己内部和他们以外的资源,创造出一种“双重意识”状态。在经历了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延展、压力与适应的过程后,他们能够重新建构一种动态的身份认同,从而在主流文化与他们的族群传统之间形成有效的联结。(25)
(四)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文化或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它形成于个体作为某一文化群体成员的过程中,包含学习和接受一种文化的传统、语言、宗教信仰、祖先传承、美学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人们将其文化中的信念、价值观、社会习俗和规范等加以内化,并且将该文化认同为他们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文化认同包括人们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文化认同也包括采用那些在某个社群中联合个体的文化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文化世界观涉及对人性的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道德和宗教的价值观。世界观信仰体系通过日常行为:工作、娱乐、饮食以及各种文化礼仪而代代相传。文化认同的独特之处在于,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文化属性。由于文化本身是一个意义和价值观念的系统,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文化认同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的认同。(26)
艾德勒(Peter S.Adler)指出,文化认同的概念有两种运用方式:其一,是作为特定群体体验和反应的集体自我意识的参照。文化认同概念用在群体意义上包括了文化行为类型,它融合了共有的基本假定、价值观、规范、信仰以及无意识行为模式。其二,这个概念更具体的运用是围绕个人认同与其文化之间的关联。艾德勒分析了文化与人格的关系,认为文化与人格在每个人的认同结构中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文化认同结合了群体内共有的世界观、价值体系、态度和信仰,因此也成为个人基本经验的表征。文化认同的深层结构是嵌入个人心理形态的意象与感知,此意象的中心是一个生物的、社会的和哲学动机的心理文化融合,它包含内在化的角色、规则、标准和功能,成为文化语境中人际交往的协调机制。文化认同的意象引导个体的行为,将生物的、社会的与哲学的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许可与奖赏、图腾与禁忌等方式运作,它们相互交织而被文化勾勒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特征。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人类与他们的文化是有区别的,正如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文化的影响,也没有人完全是所属文化的投影。所有文化都以一定的方式关涉生命本原、知识本质和现实意义等生命哲学问题,这体现了文化认同的哲学心理功能。(27)
就其形成过程来看,文化认同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未经查验的文化认同阶段、文化认同的探寻阶段、文化认同的获得阶段。在未经查验的文化认同阶段,个体对探寻文化问题无甚兴趣,其文化特征被理所当然地接受,人们并未探寻文化的意义以及作为该文化成员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从他们的父母、社群、传媒等途径接受了文化认同的既有观念。因此,人们往往会不加质疑地接受他人持有的定型观念,也会将自己文化的定型观念加以内化。在文化认同的探寻阶段,个体逐渐对其文化进行探索和质疑,并且通过更多的文化认知而理解作为该文化成员的身份所蕴含的意义。生活中的转折、某些重要事件、对日常经历的重新解释和更新的意识都可能引发对文化认同的探寻。文化认同获得阶段的特点,是文化身份的具体而清晰的内化,以此作为个体未来行动的确定指引。处于此阶段的个体已经清楚获知该文化对其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并且发展形成应对定型观念和歧视看法的有效策略。
由于人们的文化属性是后天形成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可变性。文化认同的可变性意味着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个体可以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移居他乡、宗教皈依以及感知转换,都会影响和改变文化认同的方式。不少学者对文化认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作出了阐释,例如:金荣渊(Young Yun Kim)研究探讨了人们跨越文化疆界的适应过程,指出他们了解学习新文化的涵化过程,同时伴随着脱离原生文化的去文化过程。也有学者从后殖民视角探讨文化认同的变化,指出应当改变那些由霸权体系强加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改变那些由居统治地位的文化推行的作为女性、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群体成员的意义和标准。由此看来,文化认同的发展过程可以成为自我解放的过程。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认为,文化认同不仅包含已成为的状态,而且包含成为的过程。文化认同绝非固置在某种本质化的过去,而是不断受到历史、文化和权力的影响。(28)
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这几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看,个体为发展和增进其安全感和幸福感需要获得一种稳固的群体认同,对社会群体的认同可以增进一个人的积极自我观。社会性或群体性自我作为个体自我观的一个方面,来自于对自己在社会群体中成员身份的认知以及与此成员身份相关联的价值和情感意义。因此,自我感知的内涵所反映的不仅是个人特质,还包括我们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意义。同时,个体的族群和文化认同也是构成群体性自我观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以身份认同或自我概念来思考自己的过程还涉及个人能动性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塑造个人、族群和文化的经历。我们自我塑造的过程也通过自我认同的意义和形式而作用于世界和他者。作为自我叙事的编导,我们在自我形塑时汲取广泛的社会、族群和文化资源。这样的自我建构,不仅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进行的,也是受到他者的设计、社会习俗、族群传承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自我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自我是个人创造的,由阐释而具有复杂性,并且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被建构。然而,自我形塑的发生并非简单的由内而外的过程,个体在形成自我观时通常要接受社会的影响,并且通过族群和文化的资源以维系自我的意义。自我认同不能脱离相关的社会、族群、文化和历史语境,社会行为、族群归属和文化传统成为人类经历和建构自我认同的多维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