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必不如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毕业生同学:

今天,学校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庆祝2014届硕士生、博士生圆满毕业。在此,我代表研究生导师,对各位同学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是山大的一名教师,同时又是一名老学生,今天站在这里,代表导师讲话,我的感受其实是双重的。

那么,什么是老师呢?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回答:“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授业,基本做到了;解惑,只能做到一部分;传道,则令我惶恐。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得道了?什么是得道?我想,明乎公私之分,明乎家国大义,像司马迁所说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达到这样的境界,或许可以说是有道了。有了道,才能传道。老师传的是正道,学生才能走康庄大道,这是我们老师应当时刻牢记并不断为之努力的。

那么,学生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们把韩愈的话反过来,那就是“修道、受业、问疑”。今天是毕业典礼,说明大家在受业方面已告一段落,疑问也解决了一大部分,至于修道,那必须终身为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有的毕业生将要去当老师,或者走上其他岗位,还有的要继续深造。无论到哪种岗位,都不要忘记继续当学生,都不要忘记继续修道,“学不可以已”,活到老,学到老。

那么,师生关系是不是永远不可逆转呢?这一点最重要。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在这方面有切身的体会。2004年,我受国家清史委员会委托,主持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为清朝人的著作编一部总目录,包括中国人写的,也包括中国人翻译的外国著作。从而回答一个问题:清朝人到底写了哪些书?开个总目录出来。我们用了八年时间,做了130万条资料卡片,参加者300余位,主要是山大的硕士生、博士生,也有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的师生。这是一部经过严密分类的历史上最大的古文献目录,共记载清朝人著述22万7千余种。有了这项成果,清朝人的著作才有据可查,我国的传统学问,明末以来输入我国的西方学问,才一笔一笔载入史册,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脚印,从一个角度得到了清晰的描述。这项成果尚未问世,就经常收到兄弟院校的咨询,我们可以给出最新的权威答复。

最令人感动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焦桂美,一放假就来山大工作,国庆节、中秋节放几天假,也来加班,晚上在项目组地板上休息,舍家撇业七八年,说是要报答师恩。我时常问自己,是不是做得比学生好呢?有人说:“你教出来的好学生。”我回答说:“她比我强,我要向她学习。”这就证明了那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想说:“得天下英才,切磋学问,共同进步,三乐也。”

希望各位同学毕业以后,积极参加各类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事业,在各种困难和曲折面前都不要退缩,要有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用辉煌的业绩谱写自己的人生,为母校山东大学增光添彩。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母校的老师,向我们的毕业生,表达这样的心情:“如泰山松柏,我们的友谊万古常青!”

(山东大学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2014年6月23日。)